见证历史,《新闻联播》换新片头啦!独家整理10个细节变化


2020年7月18日这天,央视《新闻联播》做出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频道包装变化。


全新片头登场!



媒玩来给这个片头拉个片,细抠下来,至少发现了10个变化!


变化1:比例从4:3改成16:9


改版前的新闻联播,在16:9的播放器和电视屏幕中,都会出现两个黑边。这就是因为传统的电视片头包装采用的是4:3的标清制式。



而新的片头,这样的黑边将不会存在。


因为16:9的尺寸比例,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屏幕比例,也是高清制式节目最常用的画幅。



标清、高清,分别对应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原本指的是信号的画面分辨率。根据垂直逐帧扫描的数值不同,通常把720p以下的分辨率称为标清,以上称之为高清。但表现在画幅上,从“标清”到“高清”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画幅从4:3变成16:9。


所以,此次新片头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被认为是新闻联播迈向全面高清时代的一个标志。


变化2: 色调从深蓝变成了蓝绿


过去我们习惯形容地球是蓝色星球,这次新片头让蓝色星球带上了绿色的色调。



色调的变化不仅仅是地球本身,还有周围的光线。过去片头的结尾也有这样的蓝光和绿光。



新版本的一束蓝光和一束绿光,光线贯穿片头始终,光线范围更大,成为整个画面的主色彩,而不是后面的黑色宇宙背景占据上风。



色调上的调整,最大的可能是消解配色上的“年代感”。


上一版本片头已经可以追溯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那个时代的电视包装领域,《新闻联播》的3D立体宇宙粒子片头,算是较高难度的电视包装了。但在今天来看,这样的配色又显得有点过时。


绿色调的加入,让过去的高饱和度的宇宙蓝,带来了更具时代感的渐变配色。


变化3:字体变化


《新闻联播》片头涉及到两处中文,一个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一个是“新闻联播”。


新片头把这两个字幕的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新闻联播”字体进行了优化,新的一“点”连笔,播字的笔划也有变化。



而更大的变化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原来的字体是上个世纪就一直沿用的老台标,是个专用设计体。



新的字体则是回归到一个简单普通的印刷黑体。



英文CCTV则没有变化,延续了21世纪初的双线台标,没有使用2011年后新出现的台标。但出现的位置发生了微调


原来是第二个C占据画面的中心“C位”,现在是整个LOGO居中,在审美上更加优化。




变化4:地球有了立体的山脉、云层


仔细看新片头的地球,会发现相比之前的旋转地球,新的地球有了明显的山地立体感。



更饱满的立体感,则是靠云层衬托的。过去的地球,蓝色的海洋就是真的一片蓝色,如今还漂浮着几朵云。


变化5:地球长“草”了


新的片头里,地球的立体感还表现在对不同地形“分层设色”。


文科同学对这个地理名词应该不算陌生,指的是对不同的地形和植被特征进行着色。



新的地球,绿色的植被更多了​。​有网友戏称:地球能看到草了。



变化6:英文拼音变扁平


过去新闻联播的LOGO下面,会有一个汉语拼音。这也是一个金属感十足的立体字。



如今这一处改为了一个几乎扁平的镂空字,切颜色从蓝色更换为青色,配合整体的绿色调。


变化7:弱化了立体字幕明暗对比


相比老版本,新的立体字上的光线明暗对比明显弱化。



这是因为在3D建模时,减弱了立体字的金属质感,增加了漫反射。



与此同时,改变了原来的灯光强度,并改为“漫射光”。



这样不会有太大的光线变化,也不会有明显的阴影,过去流行的那种深邃的3D感,大大减弱。


变化8:唯一新增的象征元素——圆形光环


当CCTV的台标出现时,以地球为圆心,开始出现向外扩散的圆环。


这是这一次《新闻联播》新片头中唯一新增的有象征意义的设计元素。它应该象征着广播电视的信号,在全球传播。



变化9:演播厅背景饱和度降低


片头从深蓝色调整为蓝绿色,这个色调变化在演播厅也同步调整了。


从要素来看,演播厅包装并没有明显变化,但这一次,背景玻璃所呈现的导播台,不再是实时画面,而是一个图片。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后面的导播台不是直播画面,而是一个固定的联播logo。



此外,主播机位的垂直高度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机位有轻微俯视,还能看到桌面。新的机位则更加平视。与桌面保持水平。这个设计和此前的央视新演播厅类似,可以推断可能已经更换了新的演播室。


变化10:片尾增加“中国”二字


过去的版权页是一个中央电视台字样,和央视官网。



新的版权页则加上了“中国”,全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频道呼号更为标准。


《新闻联播》是中国电视的一个金字招牌,这一轮《新闻联播》的片头改版,并没有这么颠覆式的变化。它主要还是在不变中寻求改变。


不变的是所有的经典元素。改变的是气质和色调,看得出来,媒玩抠出来的变化,都是希望能去除掉本世纪初追求的“深邃3D”审美风格,希望在外观上更有时尚、更具时代气息。


事实上,此次改版的并不仅仅是外观,还有内在硬件。


例如,首次采用了电子提词器,未来,主播将不再需要手推稿件,而是数字化操作直接投射到提词器上。


观众就会有疑问了,这样一来,我们还能在片尾看到主播整理稿件吗?今晚可以守候一下!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