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愿意给父母养老的女儿,都是怎么想的?她们三位这样说
文❤初蔻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家庭都不再希望生儿子越多越好,而且更多地希望家有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才是最完美的。
有女儿的人家,对自己的“小棉袄”也是呵护备至,甚至比对儿子还要好。
但有的女儿出嫁后,她们对父母的养老问题并不积极,有些会找理由逃避,有些会直接当面拒绝。
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分女儿不愿意为父母养老呢?来听听她们的真实心声。

方女士,48岁
我是一个70后,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一个家庭里最少都是两个孩子。我家也不例外,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而我就是夹在中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个。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的大小活计都是我和我妈一起做的。当时我才几岁而已,要帮着我妈打土坯、打煤坯,还要去粮站买粮、打油。
家务做的最多,饭却吃的最少。那个年代物资紧缺,我哥和我弟总是可以吃到家里不常见的荤菜,而我,连个鸡爪子都啃不上。
我从小就对父母有怨言,我妈说:“将来你要嫁人的,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啥都别和你兄弟争,没你份。”
我的意识里,父母只负责养我到长大,以后我就不是他们的女儿了。
前两年,我父母都70多岁了,我哥没退休,我弟在国外,赡养老人的义务就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哥和弟出钱,我出力。
看着父母年老被疾病所累,我心里也挺难受的。但一想到他们那样轻视我,直到现在,儿子一个都不来伺候,依然是他们心里的好儿子时,我就感觉有些厌恶我的父母。
活了一辈子,直到现实摆在眼前,都不会说女儿一句好,这样的老人,让我怎么心甘情愿地照顾。

彭女士,52岁
我家姐妹三个,我是老大,当年我亲妈去世的时候,我小妹妹才3岁。我当时10岁,已经懂事了,我知道我妈是累病的,我爸不给钱看病,我妈是累死的。
不到2年,我爸给我们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和我爸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小弟弟可是全家的宝贝,我爸不允许我们大声和弟弟说话。
我从小就是我弟的家庭保姆,主要负责照顾小弟。不是没抱怨过,但我没能力反抗。后来我刚18岁就接了我爸的班,正式成为一名工人。我爸为了让我有工作,提前退休了,就这一点,我也得感激他。
可我两个妹妹可没这么好的命,她们都没怎么念书,早早步入社会,二妹嫁了一个外地人,好几年也见不着一面,有一年回来,所有人都说二妹比我老多了。
小妹从小社会上混,不良记录多次,结了几次婚都离了。
我爸身体不太好,我后妈也不管他,跟着她的宝贝儿子去海南定居了,把我爸留在这里由我照顾。
50岁退休的我,面对马上80岁的父亲,我心里既恨又怨。但一想到他对我唯一的好-----让我有工作,我又不得不照顾他。从心里讲,我不愿意。

吴女士,60岁
面对我85岁高龄的母亲,我是欲哭无泪。我这老母亲太能“作”了。只要有一点她不满意的地方,拐棍敲的楼下邻居都抗议。
我还有一个弟弟,平时不怎么来看我母亲,我把母亲接到我家照顾,电梯的高层,便于她上下楼,同时也方便我照顾她。
要说我母亲虽然偏心我弟弟,但我并不难过,我们这个岁数的人,从小都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重男轻女现象让我们感觉这很正常。但我受不了我母亲的脾气。
她有时要看电视在沙发上睡,这岁数了,沙发不舒服,看她睡着了,关了电视抱她时,她就醒来骂我。其实我抱她也很费劲,我也算是老年人了,照顾我母亲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照顾我母亲,我孙子都是亲家带的,为此,儿媳妇一家对我颇有怨言。我也理解儿媳的难处,但我真的没办法。家有一老,我难两全啊!
为了照顾母亲,我丈夫和儿子儿媳妇都有意见,为此我也伤心过。但谁让她是我妈呢,我有义务赡养她。也很感谢我老伴的支持,儿子媳妇的迁就。

结语:
子女是否愿意照顾年老的父母,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否让他感到温暖。有时候,错误的思想和方法,是对孩子一种无情的打击。
别总说孩子小,不懂。其实他们都懂,他们很清楚谁才是真正疼爱他们的人。这些隐隐的恨,也许积压在心里,等待长大成人之后逃离父母。
但义务还在,亲情还在。希望天下父母明白:子女对你的照顾发自内心的,要比只讲义务的那种,来得幸福得多!
初蔻,洞悉人情世故、擅长男女情感分析。如果喜欢我,就请关注我,有问题咱们坐下慢慢聊!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