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里横”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走不出去?是机会不好吗,你咋看?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个企业如果只是在国内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实在整体上来看,它的发展也是受限的,这也是今年近几年为什么这么多的国有企业都不断的想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收获更大市场的原因。

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大的收益,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但是从近几年的实力来看,我国好像很少能有企业突破“窝里横”的魔咒,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都屡屡受挫。

先是前几年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没有像大家预期中的大力扩展美国市场并在美国市场大放异彩,而是屡屡受挫,在亚马逊等竞品的多方面围堵,并没有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市场扩张结果,甚至数据惨淡。到今年的Tik Tok和华为也是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面限制,可以说是在美国无论是华为还是take talk,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迎接他们的是无尽的挑战。

那为什么走出国门如此艰难,各大企业明明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为什么到了国外这样的发展模式就不再有效了呢?

首先是国内外的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化底蕴是蕴含在每一个国民的思想中的。不同国家的人由于风土人情不同,偏好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足够广泛的时候,也能逐步走向世界,例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日本的ACG文化,都是一个文化输出的成功典范。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大国,也有很多独特的中华文化,孔子学院唐人街也似乎在全球有所发展趋势,但是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种像好莱坞一样的流行呢,首先是因为我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思维模式上的大相径庭,西方讲求的是独立人格,追求自由和权力的神圣不可侵犯。而我国则更注重仁义礼智信的基本道德构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个人的牺牲和集体的奉献。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宣传方式,中国文化的内核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魅力无法得到彰显,自然不能吸引受众。在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有极大的误解的情况下,在中国文化中涨起来的中国企业自然也发展不顺。

另一方面,企业竞争说白了是一种商业利益活动,发展受限的本质还是利益的冲突,这才是导致中国企业频频受挫的最大原因。

如果华为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企业在外国发展起来,掌控了其他国家的大部分市场,对于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这样的威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安全会受到侵犯。特别是在现在5G行业还是属于新兴龙头企业的情况下,华为更是掌握了关键性技术,美国这样的国家要怎么能容忍他们挑战自己的国际控制权呢。

并且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核与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冲突的,美国极其害怕社会主义文化会侵蚀他们的资本主义文化,而这些强有力的企业在他们眼中看来都是中国政府的傀儡,如果这些企业在美国成功立足,他们所损失的不仅仅是经济和市场,更是人才和国家层面意识形态的安全保护。

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自然是要不起顾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他怎么会容忍他们周围的国家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不断的侵扰他们的国家利益呢?

中国的企业屡屡受挫,本质原因还是中国不够强大,只有我当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在国际上掌握最大的话语权,中国的企业才能迎来丰富辽阔的未来前景,才能真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