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的匾,为什么无依无靠?
在北京有句歇后语,叫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匾怎么会无依无靠呢?所以很多人感到迷惑,虽然只听过这句俏皮话,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说?今儿个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太和殿是故宫里的核心建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銮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今天我们看到的,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太和殿是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初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现名;它是紫禁城里高度最高、体量最大的宫殿,同时也是全北京、乃至全国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到如今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
太和殿才不是升早朝的地方,而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宫殿,比如新皇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还有就是每年的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以后改在保和殿举行,但“金殿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所以说太和殿一年到头儿也用不上几回。
太和殿的匾额、上写四个大字“建极绥猷”意思就是君主要在维持善道以驭民之中顺乎自然地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这样自己的统治才能长久。此匾原为乾隆皇帝的御笔,但现在挂的是复制品。这块匾高高的悬挂在金銮宝殿的内部、龙椅的上方,下面当然有托儿、后面可靠的,不然怎么固定。
所谓的无依无靠另有深意,与清朝的传位制度有关。在封建社会的帝位是世袭制,也就是父亲传儿子,虽然弟弟继位、侄子继位的事儿也发生过,但那属于特殊情况,一般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
可到了清朝,改为“立贤不立长”,但是在老皇帝活着的时候,他不告诉你谁是那个“贤”,也就是说不立太子。在清朝历史上,只有康熙朝公开册立了皇太子,他叫胤礽,是玄烨第七子、嫡次子。但是胤礽因为种种原因被两立两废,此后便没有了公开的继承人。
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也就是康熙的九个儿子明里暗里的较劲、争夺皇位,在这场争夺中,四皇子胤禛笑到了最后,也就是雍正皇帝。但是民间流传着雍正修改诏书篡位的说法,说康熙临死之前把诏书写好了,藏在金銮殿的匾额后面,胤禛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结识的武林高手,将诏书偷出来,把上面“传位十四皇子”的十字加了一横一勾,改成了“传位于四皇子”。
当然了,这属于民间传说,或者说是演绎的,雍正改诏书这事儿不大可能发生,您别忘了,过去都用繁体字,于不是干勾于,而是这个“於”,您说怎么改?再者,清朝的诏书都是满汉两种文字,满文可没法把十改成于。
雍正登基后,害怕再次发生九子夺嫡类似事件,决定不再像他父亲一样提前立储君,也就是常说的太子,而是把他心目中的接班人记下来,写在诏书里,一式两份,一份儿派专人保管,另一份儿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后面,等他死了之后两份诏书一起拿出来公布。
匾后藏诏这事儿确实有,但不在太和殿,而是乾清宫,可是民间传说和评书作品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很多人都认为是太和殿。于是就产生了无依无靠的说法。
这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太和殿太高大了,匾额悬于离地数十米的地方,没有架子、也没梯子,一个人轻功再高,也不可能一跳数十米到上面去。换句话说,在没有任何依靠、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是没人上的去的。
第二,清朝不立太子,影响了大臣们的站队问题。可是清朝皇帝不对外公开继承人,大臣们压根儿不知道未来皇帝是谁,万一站错队呢!于是这些人在新老过渡的阶段,都成了无依无靠的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