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弟:96岁去世,“不会做官”当浙江省长,三个女儿都是人才

鲁迅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大作家,原名周树人的他,出生在浙江绍兴地区的一个官宦之家中。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大作家鲁迅先生也有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们三兄弟的命运也各有特色。

像是鲁迅先生,虽然功成名就,但年仅55岁便因病去世。他的二弟周作人倒是活到了82岁,可一生中有着不少污点,最后死得也不甚光彩。仿佛只有三弟周建人,靠着低调的生活态度,一直活到了96岁,还官至副国级。不仅生活幸福,儿女也都成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低调好学的年轻人

比较了解鲁迅先生的朋友们应该知道,鲁迅先生在记叙自己生活的文章中,偶尔会提到自己家境比较困难的事情,这和我们前文说到的鲁迅先生出生于官宦之家看起来似乎有些冲突,实则不然。

在鲁迅先生刚出生的时候,周家的确是富庶之家,但在鲁迅先生12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周介孚因收受朋友贿赂,参与了科举舞弊而锒铛入狱,家里人为了能救老爷子一命,不得不变卖家产打点上下,至此,一个富庶之家每况愈下,陷入了贫穷之中。

而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是,福无双至,祸却不单行,家道中落后没几年,鲁迅先生的父亲又去世,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儿子和妻子,孤儿寡母的熬日子。不过,周母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不仅操持好了家业,还让三个孩子都得到了正规的教育,鲁迅先生和二弟周作人都曾前往日本留学。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疑问了。为什么周建人没有和哥哥一样出国留学,是他的水平不够吗?当然不是了,周氏三兄弟全都是天资聪颖的好学之人。周建人之所以没有选择出国,是因为倘若连自己都离开了家,辛辛苦苦养大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就得终日孤独了。

但是为了孝道放弃留学的周建人,并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他以书本为老师,开始了刻苦的自学,而且最终学有所成,先后在绍兴本地的学校担任教师和校长的职位。

在工作期间,周建人还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仍旧依靠优秀的自学能力,系统的学习起了植物学,还编撰了自己的著作《会稽山采物记》。

不过此时,周建人学习的东西还比较传统,在和母亲一起前往大哥鲁迅的所在地后,他才正式地接触到了新文化。在北京,他申请到了北大哲学系的旁听资格,首次聆听到了马哲的理论,再藉由哥哥鲁迅的熏陶,周建人瞬间蜕变成为了一个满是进步思想的新青年。

身为省长,却"不会做官"

从北大毕业之后,周建人含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和哥哥一起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贡献。即便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周建人的身影也时常被人们看见,面对侵略者他不卑不亢,和爱国人士一起,他不屈不挠。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既是革命战士又是资深学者的周建人被委以出版总署副署长之职,之后又升迁浙江省长。其实按照常理,浙江省省长这个位置,并不是十分适合年逾古稀,而且又一直未公开过党员身份的周建人。他之所以被选中,还是因为卓越的思想和学识。

面对着组织给予的厚望,周建人起初还是觉得为难的。组织多次挽留、劝说后,周建人才应下这一责任。但身居要职的周建人,表现得却是相当的公正廉明,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比如,在成为浙江省长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卖掉自己在北京的房子,举家迁往杭州,原因是为了不占公家的便宜。再次,是让自己的夫人王蕴如辞职好随他调动,实际上他完全可以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她在杭州找一个工作,可他执意不肯。王蕴如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全职太太。

虽然周建人的这一行为有些不近人情,可有时官场上就需要这种不近人情的人。在任职期间,他拒绝了很多家乡亲属的攀炎附势,一直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原则去做事,因此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也成为了他日后称自己"不会做官"的根本。

但仔细一想,他这般聪明的人是真的不懂官场的那一套吗?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值得人称叹的好品质。

不过,他在官场上不屈服的倔强,也延伸到了平日的生活当中。在旁人眼中,他是个不苟言笑,有些高冷的人。这其实并不意外,他自幼丧父,哥哥们又纷纷离家求学,长大后又恰逢国内战乱。他的性格若不坚定刚毅,也是很难有如此成就的。

然而,周建人的倔强也是分场合的,对待亲密的人他仍旧温柔,尤其是好友,更是全心全意。他还曾因好友陈毅元帅去世,追悼会消息未及时通告他而大发脾气,由此可见,友情在他的眼中有多重要了。

出色的儿女

周建人一生中共娶过两位夫人,第一任妻子是哥哥周作人妻子的胞妹,两人有过四个孩子,但最终夫妻因为感情不和离婚,四个孩子都跟随母亲开始生活。

而最终与周建人相守一生的王蕴如,是周建人曾经的学生,两个人的婚姻生活相当的甜蜜幸福,一共孕育了三个女儿,而且这三个孩子还都很有出息。

他们的大女儿周晔出生于1924年,毕业于高校的她,和父亲一样干起了革命事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总工会妇女部部长杨之华的秘书一职。之后她因父亲调任杭州,接触到了出版行业,从编辑做到了上海译文杂志社社长。也许是因为和文字打了多年的交道,她最终选择辞去工作从事文学写作,她的著作《鲁迅故家的败落》是当时被认为最有权威的鲁迅研究书籍。

而他们的二女儿,活得则更加的率性,她学习医学,加入地下党,建国后参军,工作于军队的卫生部。随后又留学苏联学习制药工程,毕业后担任国内药物研究所的党委书记。

出生于1932年的三女儿,则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在苏联学习教育学的她,一回国便分配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从此之后便潜心学术,直到六十岁退休。

这些优秀人才的父亲周建人,病逝于1984年,享年96岁。成为了周氏三兄弟里最长寿的人,而且他的长寿还伴随着安详的晚年和看着孩子们成才的喜悦,也算得上是三兄弟中最幸福的人了。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他,遗嘱要求死后一切从简,但这也掩盖不了他身上的光点,我们应该向这位低调、淡泊学者致敬!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