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姆林根小镇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呀

在德语国家,有一种叫wimmelbuch的历史悠久的无字书类型,可译为“密集绘本”或“情景认知绘本”。它的特点是每个对页都是一副大场景,场景中人物众多,细节丰富,故事线索多条并行,可以让不识字的学龄前儿童毫无压力地认知情境、识别食物、追踪情节、逻辑联想、视觉大发现、看图讲故事……是深受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喜爱的童书。而今天我们打算推荐的一套书,就是「刷新了这个品类最高水准的罕见奇书」——《四季时光》套装。

这套书由全球知名的童书大师「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创作。

她于2002年、2004年和2014年三度入围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评选最后5人的短名单,并于「2016年最终摘得桂冠」。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对其评价是:“「贝尔纳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性怀有深深的敬意,而且总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这些故事。」

而关于她的代表作《四季时光》,颁奖词里这么说:

贝尔纳的作品一直以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又能紧贴文本、回应文本的要求,例如她的《四季时光》完美营造了一个具体小镇的具体世界。

「贝尔纳总是能像变魔术一样,让那些看上去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又迷人,让投身进去的大小读者,欲罢不能。」绘本创作领域,「顶级高手的拿手好戏就是让作品富有层次性」,使得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就精于此道。

推理无字书集大成者

+

原来以为正常的故事绘本,镜头多变,像这样固定镜头的大场景,很难把故事讲清。但是这书每一页之间的剧情衔接得那么好,多条线齐头并进,又能和谐融合!这就太厉害了!画面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性格,这就使得故事数量变得非常大!

《四季时光》「全书没有特写镜头」,每本书的模式都一样,就是一条街上7个场景的固定镜头。这7个场景分别是:

三层住宅区

农场、维修站和加油站区

火车站区

社区和幼儿园

小镇中心广场区

商场区

公园/咖啡馆区

整个过程就像,围观小镇7个摄像头的画面,然后逐渐了解了小镇居民的生活细节。

这部作品中几乎每一个地方,无论是人,还是小动物,还是风景和建筑,都「埋藏着各种相互关联的线索,这些线索由简到繁,纵横交错,这使得每一页都成为一个自洽完满的故事截面,整本书则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幸福小镇」

打开书,一头扎进去,你就会爱上这个可以叫做“苏珊娜宇宙”的魏姆林根小镇。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推理的逻辑,观察和分析的过程,绝对会让阅读能力提升一个档次!或者也可以说,它会让你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都变得不同,当遇见海量庞杂的信息的时候,你开始学会抽丝剥茧」……

我们且拿三页来稍微展示一下这本杰作的精彩片段。

这一部分需要一点点耐心,但是这点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我们先给大家上三张内文图,就第一册《寒冬》的前三个跨页吧:

居民楼住宅区

第一页的图画部分,大概看过去,三层小楼,一片花园,一条街道。

农场

第二页,一个农场,一个维修站,一个加油站,一条街道。

火车站

第三页,一个车站,一条街,人突然多了起来。

注意一下,这三页共有内容,是不是街上都有一辆蓝色公交车?

公交车有变化

然后我们截图出来对比一下:

公交车对比图

截图在此时反而比较方便,如果是看书的话,你要来回翻。好,现在按照前后顺序对比:

三个场景乘客对比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场景的时候,车上除了司机,只有四个大人,一个孩子。

第二页的时候,有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上车了。

问题来了,上车的这三个大人和孩子是什么时候上来的呢?都是谁呀?

想要找到这个答案就得往回看,现在我们翻书到第一页:

路上行人

路边正好有三个大人一个孩子等公交,其中戴发带的女人还拉着一条狗。我们来对比一下看,是不是正好是他们几个呢?

确定上车人

放大一看,车里的小朋友带着红帽子,对着的男人带着黑绿相间的毛线帽,再往右就是带耳罩的短发女士,再往右就是带发带的女士和她的狗狗。跟第一页上面等车的人是一模一样的!

按照这样的模式,我们还会发现画面上有更多人。

就比如,上图有个骑自行车的男人,带着一个扎鞭子的小姑娘。

我们往回翻看,在第一页会发现两人正在院子里:

注意鹦鹉

那这里,我们基本可以推理,第一页住宅区的三楼就是这父女俩的家了,对不对?

那我们要不就去他们的家里看看呢?

观察房间的细节

一进三楼,首先就看见一个开了门的鸟笼,也就是上图右边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如果你刚才留意的话,扎辫子的小女孩跑下来的时候,她左前方白色柱子上有一只鹦鹉。

那很显然这只鹦鹉就是他们家跑出来的。事实上,这套书里关于这只鹦鹉的故事也很精彩。

然后,大家特别要注意,上图我标记放大了他们家卫生间的牙刷,还有桌子上的碗。牙刷只有两只,然后碗一大一小凑一对,正好两对。那所以,这家人大概率只有爸爸和女儿。

你可能觉得这是不是牵强了?

不信你看!我们去二楼和一楼看看其他线索:

从牙刷推测人数

二楼两把牙刷,事实上二楼就住着两口子。

一楼三把牙刷,住着三口人。

但是千万注意,一楼左侧有一个婴儿房,婴儿房里两张床。而右侧我们看见一个女人,大家注意她的肚子,这位其实是怀孕了!

看各种细节

还有桌子上的碗筷,三个大碗+三个勺子,外加一个水杯,两个小汤杯,基本上也可以推测出他们家是三口之家,那么这位女士怀的其实二胎!

怎么验证呢?

线索其实非常多,比如我们可以翻开第二本《暖春》验证一下。

全家福

第二本就是第二年开春,开春的时候,一楼这一家的墙壁上换了一张照片。换成了一张全家福。画面上有四个人,妈妈怀里抱着一个,想想看这是谁?其实,这个正是冬天在肚子里的小朋友出生了呀。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应该会发现,照片上的两个人是不是很面熟?

还记得《寒冬》第一张图里面,等车的两个人吗?

等车的父子俩

你观察一下他们的衣着,是不是发现冬天在马路边等车的父子俩,和全家福上的爸爸和儿子一模一样呢?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这个住宅区的场景,一共住着三户人家。

一楼四口人,男人女人两个孩子。二楼一对老夫妻,三楼住着父女俩。

最有意思的是,一楼的这家人还养了一只猫。

猫和鹦鹉

如果要仔细琢磨一下,三楼养鸟,一楼养猫,感觉这两家关系有点微妙啊,是不是可以深挖一下呢。其实如果八卦党,也可以重点观察一下作者在画这两家人在其他场景时候相遇时的构图。也许你会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我们就随便这么看了一下,就有这么些好玩的点。

这套书,正是这些内容才最有魔力!

事实上,如果你往后看,你会知道公交车上的人他们都要去做什么。父女俩骑自行车要去做什么。你在各个场景还会发现更多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做。这些都需要你就像上面那样,去抽丝剥茧,跟着线索去推理!

交叉验证,这个小镇不简单!

+

这套书之所以比一般的无字书更有感染力,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画面上的信息可以交叉验证。

一般无字书的线索设置,通常深度和复杂度有限。但是《四季时光》不一样,这里面关系的真实感非常强。不是说画风写实,而是说他呈现出来的东西,里面的强关系,使得这里面的人物本身活了,有了灵魂。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

比如上一节,我们讲到了住宅区三户人家,我们确定等车的那对父子就住在一楼,用的验证办法是看第二本《暖春》墙壁上他们家的全家福。

那么没有第二本,我们其实也可以验证这个事实。

送孩子到文化中心

首先这父子俩是在文化中心门口下车的,父亲把孩子送到了里面。

走路路过市中心

然后步行路过市中心。

买东西

他走到了百货公司,然后在三楼买了一个滑雪车。

玩滑雪

翻到最后一页,我们发现他正跟一只猫咪玩滑雪呢。

你还记得我们上面,提到孕妇家的猫咪吗?嘿嘿,这就是那一只呀!

如果你返回去,去找这只猫的游走路线,你会发现,这只猫从家里出来,一直跟着这个男人。但是因为我们识图本能的关系,如果不是专门去看,这些信息往往不容易注意到,这就是这种书有意思的地方。

这个推理过程,跟上面我们讲到的全家福是不是共同验证了这家人的关系啊?

再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了住在一楼的女主人是个孕妇,在第二年的春天,她就生了孩子。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套书的四册的顺序《寒冬》是在前面的,然后次之是《春》,5套书的顺序是冬-春-夏-秋-夜,而不是春-夏-秋-冬-夜。

这里验证这个呢,证据就更多了。除了上面的人,其实还有动物,还有一个最最直观的线索,则是小镇幼儿园的建设过程。

幼儿园四季建设变化

幼儿园的工地上,有通知牌,会跟小镇上的市民公布进度和活动。

幼儿园指示牌

通过这个线索,我们也可以确定这五本书的一个时间顺序:

《寒冬》讲的是第1年冬天

《暖春》讲的是第2年春天

《盛夏》讲的是第2年夏天

《凉秋》讲的是第2年秋天

《月夜》讲的是第3年夏天

诸如此类的相互验证线索非常非常多。这就让魏姆林根小镇整个都活了。人有人的性格和脾气,动物有动物的可爱之处,这些事物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魏姆林根小镇的幸福生活。相信当孩子们或者大人们开始推理去了解魏姆林根小镇的人的生活,那就一定会爱上它。

阅读这套书的方法和技巧

+

这样的书你可以先随便让孩子看,但是苏珊娜高超的表达技巧,一定会让小朋友在不经意间发现并解开一个谜。这个过程,其实有点像隐喻。那么这套书,怎么读才过瘾呢?你首先要追踪自己有兴趣的人或者动物,然后前后翻页寻找并观察他的状态。于此同时,要搜集相关的信息,比如追踪的人或者是小动物与谁互动,在哪页出现,又在哪页消失,当时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该页面上什么事物与它相关,穿着什么衣服,戴着什么帽子,男女老少是哪个,等等。

多维度搜集这些信息,有个特别大的好处。首先,有的人看图画书比较少,所以看图比较吃力,但是你如果信息搜集的很多,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关于图像的瞬时记忆力差的问题,逐步适应阅读这类无字书。其次,更多的信息能够使人尽快觉察到其他人物关系和事件联系。比如里面有个姑娘的帽子经常会换,换的次数多了,哪怕很粗心的人,也会发现她总是遇到奇奇怪怪的意外事故,不得不去买顶新帽子。从这里出发,就可以去研究她每一次都有哪些有趣的遭遇啦。

有一次换帽子是因为鹦鹉拉屎到头上

而这样的阅读过程,往往充满各种惊喜。你会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试着确定前因后果而作出解释。

还有一点,推理可以举一反三,去琢磨规律。比如鹦鹉丢了的那一册《凉秋》,只要发现一次鹦鹉是在躲猫咪,那么你就可以重复去寻找这样的模式。就能很快在每一页都找到躲起来的鹦鹉。再比如说,这套书上的视线都画得特别绝。有些人物的故事,从视线里可以挖出很多点来。

隔着座椅眉目传情

路上看见一堆人在做同一件事,那么也许这个小镇就是正在过节。好多人手里都拿着礼物,那么一定是有人缘好的角色在过生日。

你可以做出判断,然后去迅速验证。魏姆林根小镇的生活图景就会徐徐展开。

别人画儿童书,就只是出个题目。而苏珊娜,则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细节丰富的城市!简直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像漫威宇宙一样的苏珊娜宇宙。

徜徉在这样的小镇,它会驱使你去接近它,理解它,爱上它。

别忘记你初见它的样子

+

当然了,千万别忘记你初见这本书的样子。它确实长得像英语单词书和视觉大发现。正如那句话,如果一个东西长得像鸭子,叫声像鸭子,走路也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

这套书的确是一套英语单词书,也是很好的视觉大发现作品。

乍看像是单词书

全套书有600多个常见生活词组,分门别类排在每个跨页图的下面,结合图片特别适合记忆和学习。

每个词组都搭配一个图例,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大图中找到对应的小图,所以也是很好的视觉大发现工具书。

视觉大发现

光是寻找这些就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而且在找这些的同时,也不耽误我们发现各种线索。

除此之外,因为它的高度拟真,又是一个完整的小镇生活场景,所以也是很好的生活认知书。

图解内容结构

这里面不仅有各种职业的人,还有各种节日,城市的街景,市区的组成,小孩子们玩游戏,养宠物……都是孩子们关心的话题。

是故事,又是散文诗

+

有人统计过《四季时光》里的故事数量,据说有160多个。还有人做了简单的人物小传:

《四季时光》里的故事,非常的优美,有趣,温柔。大人们忙自己的事情,又照看孩子。孩子们无忧无虑,他们偶尔闯祸,但永远生机勃勃,快快乐乐。总是会过各种节日,也会和朋友们见面唠嗑。人们在小镇上过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日子。

不仅仅是人,就连那些动物都无比可爱。里面的猫猫和狗狗,还有鸟儿和青蛙,都有着令人莞尔的好玩剧情。尤其是还有一只鹅,更是小镇的明星。关于鹅的故事,好想讲啊,但是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写了。这又是一个精彩的推理过程,回头咱们有机会分享。

对应7个场景,我们写了7段话:

墙上的装饰画,换了又换。每一季都有别样的心情。

漂亮的农场新修了一条路,不知它通往何方?

在车站见过很多悲欢离合,也许小吃店里的美食才能抚慰人心。

人们听音乐、跳舞、看展览,衣食住行之外,那是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书店广场的地摊,一年四季有烟火气,去逛一逛都是生活好滋味。

百货公司永远热闹,门口的那棵树,见证了太多的等待和陪伴。

在公园里,人们在夜晚的湖边与最好的朋友喝上一杯。那里永远充满欢愉,有时候是一场生日宴会,有时候是节日的合唱团。即使是在冬天,也有孩子们嬉戏其间。

相信当孩子们开始推理去了解魏姆林根小镇的人的生活,那就一定会爱上它。

团购信息

《四季时光·中英双语》(5册)

原价236元,团购价169元,赠送12色水彩笔一套。

举报
评论 5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