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复苏螺蛳粉蹿红,速食界重燃扛把子之争

一场疫情,将方便面从下滑的轨道拉回了国民食品的宝座。

上周,康师傅发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康师傅实现营收329.34亿元,同比增长8%;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58.37%,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方便面板块成为了康师傅主要的利润来源,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实现营收149.1亿元,同比增长29.16%,占公司总营收的45.27%;净利润16.94亿元,同比增长93.54%。

主要竞争对手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实现收益118.1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润为10.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统一在半年报表示,方便面行业在应对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很好的应急作用。其中“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和“汤达人”等品牌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开小灶”期内扩大了品牌知名度,上半年收益较去年同期实现倍数增长。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6%,销售额同比增长11.5%,方便面市场多年以来的低迷在今年上半年得到逆转。

疫情和电商助推方便面复苏

在今年之前,中国的方便面市场经历了一轮衰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从2017年开始,方便面的产量一路下降,并在2018年出现断崖式下降,产量从2017年的1103.2万吨下降至699.5万吨,同比下降36.59%;2019年方便面产量再次出现两位数的降幅,降至573.3万吨,同比下降18%。

曾经的国民食品遭遇消费者的“抛弃”,当时舆论普遍认为是外卖挤压了方便面的生存空间。另外,长期围绕着方便面的“没营养”标签,也对方便面销量的下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今年年初疫情让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线下餐饮停摆,不少城市的外卖订单在除夕后出现大幅下降。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春节假期中,美团平台的日活用户数较除夕前下降41.3%,饿了么的日活下滑则下降44.8%。

与此同时,方便面的电商数据全面造好。京东大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九(同比去年春节同期),京东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3.5倍,共有超过1500万包方便面通过京东销售给了各个城市的消费者。

在疫情和电商的双重助力下,方便面重回了“国民食品”的宝座。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表示:“方便快速的复苏,既有产业端的创新,也有消费端的刚需,那就是说在某个节点上,它形成了一个产销两旺的局面。” 朱丹蓬认为方便面的复苏其实是从2018年就开始的,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螺蛳粉、自热火锅前途光明

除了方便面,还要不少方便食品在疫情之下异军突起。根据柳州市商务局的数据,“网红食品”螺蛳粉2020年上半年产值达到49.8亿元,全市稳定日产能250万袋,半年出口总值是去年的8倍。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銚阳认为,今年疫情期间,螺蛳粉成为了网红的爆发点。据悉,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产值和原材料等附属产业产值都超过100亿元的目标,有望在今年提前完成。

自热火锅也成了市场宠儿。成立2017年的自热火锅品牌莫小仙在今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创始人王正齐接受采访时表示,自热火锅 2017 年开始爆发,三年便成长为一个百亿级市场,这次更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教育机会,让更多消费者开始接触和尝试自热类产品。据了解,疫情期间莫小仙的销量同比增长近 400%,今年预计销售额将突破8亿元。

“螺蛳粉和自热火锅,相当于把整个方便食品行业进行了外延,这个行业已经显示了一个多元化的趋势。” 朱丹蓬认为方便面和其他方便食品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反而会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方便食品产业体系,“对于目前的这个新生代为主导的主流消费群体来说,方便食品的前途应该来说是非常光明的。”

高端化塑造差异化

为了应对之前几年的销量下降,不少方便面企业开始了高端化战略。2014年之前,国内的高端方便面市场基本上是日清的“合味道”系列一家独大,2015年以来,康师傅、统一纷纷推出5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面。其他如白象、今麦郎和五谷道场纷纷跟进,甚至有产品已经突破了10元大关。

在创新产品爆发和疫情的双重推动下,方便面行业迎来了复苏。朱丹蓬预计,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方便类食品会有5到6年的高速增长期。

至于方便面和外卖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朱丹蓬给了的否定的意见:“2018年以来,方便面市场在复苏,外卖市场在增长,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他认为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点除了快和好吃外,还非常多元,“关键是产业端如何去匹配他,满足他。”

编辑 / 沈寂

转载|商务合作|进入读者群

加时代君微信:Time-weekly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