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复出硬刚网暴:你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凭什么我买单?
在Papi酱开心公布已经”卸货”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人因为生孩子被网暴到如此地步!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Papi酱“网暴”“被网暴”始末
5月10日是母亲节,刚卸货两个月左右的papi酱在母亲节时候发了一条微博,感慨生孩子以后不容易,并且祝所有当妈的母亲节快乐。看上去很简单的母亲节网红营业照,却捅了马蜂窝。

没想到被部分“极端女权”大V指责和辱骂,说她从前靠各种支持女权的话题获得人气和好评,现在辛辛苦苦生了孩子,孩子却要随父姓,不符合从前的独立女性人设。“papi酱孩子随父姓引争议”成为热门话题。骂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你很难想象这些文字背后的人,是一群受过教育的人。
然后,我身边很多小伙伴都懵了:跟父姓不是主流吗?偶尔有跟母姓的也有,但这不都是人家私事吗?自己生的孩子又不是商品,“冠名权”还要甲方爸爸同意?是我们成了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还是又一波人开始缴“智商税”了?
然后,就像那些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爽文一般,故事开始反转了。
“素人大V”恩和疑问papi买通稿骂她。我当时想的是:
Papi你也是,都骂了,还不挑个更大的V对骂。
在papi酱上热搜后,观察者网发布了一个评论这一事件的视频。但是网友下载时却发现,该视频在制作时被取名为“papi酱推广”。这个发现直接让网友“石锤”了papi买推广,为了复出自己买热搜这件事。

这件事背后,我们想讨论两个问题:
攻击papi酱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作祟?
- 从众心态: Papi酱是公众人物,骂她两句也没事,人家都这么干,谁让她是公众人物呢?要告得告多少人?告得过来吗?
- 释放自身压力: 大形势不好,房贷、车贷、老婆贷、娃儿贷、父母贷,似乎越赚不到钱贷越多,你说我压力多大啊?在生活中骂人,是要冒着被打,被关的风险,网上安全啊。
- 一元论:跟我不一样的,跟理想不一样的都要骂。
我穷,你富?骂!
我连老婆孩子都没有,你动不动就离婚结婚,老婆孩子还一个比一个年轻漂亮?凭什么?骂!
我婚姻不幸福,你敢不结婚?就我一个人在坑里望月吗?骂!
心理学上有一种逃避心理,人在得不到的时候就会跟自己说,我不想要了。再极端一点的,我得不到,你得到了,我就会骂你,用各种高大上的理论包装起来骂。

以李诞为代表的“丧”和“佛”文化,心理起源就是认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然后就开始骗自己不想要了的人。而网上那些肉眼可见的“网暴”,多是“我得不到就要毁了得到了的人”。
想想你小时候,最反感的什么人?
天冷了,要穿秋裤!
良药苦口,不能不吃!
你还是学生,你怎么能早恋?
为什么还没有对象?你是不是有什么病啊?
你再不结婚,我真是死不瞑目呀!
挣这么多钱有什么用?不还是个没人要的赔钱货!
对比一下上面的逻辑,看看用的是不是都是“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得不到就要毁了你”两个逻辑?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活成了自己小时候最不想成为的人?很少有人能精确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你活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为什么要Papi买单?
这一次,Papi酱选择硬刚,她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9月8日,搞笑博主出身的Papi酱很难得地正襟危坐,变声器也抛掉了。她坐在镜头前,逐一驳斥网友总结的“疑点”。
- 利用网暴炸别人微博?本人及公司没有做过,我没法证明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 利用微博置顶视频,“内涵”杠精?2019年8月置顶的这个视频,请“穿越者”自重。
- 观察者网发布相关视频,上面有“papi酱推广”字样,疑似papi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网暴?没做过。为什么会有推广字样?麻烦去问观察者网。
- 为什么5月份的事情,现在才驳斥?还不是炒作?5月份卸货没多久,坐月子、带孩子、当老妈子,我还不够乱吗?网友和工作能比我自己孩子重要?
- 那为什么现在回应?我不要为我没有做过的事情背负骂名!
总结一下:我没有自我炒作,你们不能这么说我。但我没有证据。

但是,她这一番话,明显是用最刚的语气,说着最苍白和无奈的话:我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只能摸着良心说,不是我,我没做。
在当今所有人都争做“超级个体”的年代,每一个人都要力争“语不惊人死不休”,也会受到更多非议,有深陷“网暴”的可能。很多人上网,多多少少都经历过类似的网暴。
这种网暴,是那种明明对方智商不在线,你却有种“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力感。你说的对方不懂,你只能把自己降维到对方的层次去辩驳,辩着辩着,你就成了他。然后你就收手了,因为你发现他已经把你带进去了。
像papi一样发声明?你不是网红,没有证据,谁会听你在那“洗白自己”?
那么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实人,就应该“任人宰割”吗?
真的老实人,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这一刻起,我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在众多民法学者看来,它的问世意味着国家对公民的权利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说穿了,《民法典》是一部保护老实人本人的法律。很多人误会,保护老实人的法律,并不是保护老实人不受欺负,而是要教会老实人,在遇到不公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比如:
- 孩子用我的手机给网红打赏几十万,我能不能要回来?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分析:如果孩子还不到8周岁,赶紧拿着这个条款去要回来。走到这一步,根本不需要律师介入你就能解决问题。
- 买房买车生孩子,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这就意味着一旦你的信息在买房买车或者生孩子的时候被泄露了,你有权告对方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 老公借高额外债要老婆分担,老婆被迫离不了婚怎么办?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所以,如果你没有签署任何形式的共担协议,他的债,跟你没有任何关系。打官司他也赢不了。
就像papi酱一样,如果她手中有本《民法典》,就无需这么委屈又没有证据地替自己辩驳,而是可以有理有据地辩驳了。因为《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对侵害公民人格有详细界定和惩罚措施。
其实说来说去,老实人不应该首先寻求他人庇护,而是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