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苏北农村婚礼过程:真实、亲切、淳朴,让人过目不忘

图文:红艳


在苏北的乡村,筹办婚礼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盖好的房子里,铺上瓷砖,上面吊顶,然后添一些家具、几套棉被和一些常用的电器,这便是婚礼的全部家当。如今,由于新郎新娘都在城市里工作,家里的一切,只要看上去能回事就可以了。



在苏北的村庄,婚礼上的喜气,盈满整个村庄,甚至邻村的人也能隐隐约约感受到这种喜庆的气息。



乡村的婚礼,流程大致是八九不离十的,走进新郎官的家里,就可以看到“外柜”处,正常情况下,基本都是三个人在场,一个负责收取礼金,一个负责记账,一个负责发放客人的礼品。



在前两天,村里的大老知就会把婚礼当天的具体事宜,安排妥当,到了结婚那天的早上,就会用红纸写上,每个人具体干啥,各司其职,一目了然。



早上6点多钟,厨师们就开始生火洗菜,忙碌起来了,农村的婚宴,一般要六七十桌,有时甚至更多,因此,他们要早早准备,不能有任何闪失。



乡村婚礼上的厨师,连主厨加副厨,大多是三个人,洗菜洗碗的,一般由妇女担任。



农村婚礼上,喇叭班也是少不了的,这是丰县乡村的一个习俗,似乎没有喇叭班的吹吹打打,总觉得像菜肴里没放盐一样,少了一些味道。



去接新娘子时,也不能空手,按照丰县乡村的规矩,要拿粉丝、公鸡、整羊之类的。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尊重。



反正带去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代表的寓意,这些,年轻人都搞不明白。



接新娘时,在接近她村庄的地方,大家就会全部下车,喇叭、唢呐、锣炮齐鸣,当然也少不了打旗的小伙子们。



热闹的动静,自然吸引了路人的围观,很多正在忙碌的乡亲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农活,凑个热闹。



新郎在新娘的家里,会被当地村里人和伴娘们拿来“取乐”,当然都是开一些玩笑,在新娘子家停留的一个小时里,是新郎最难熬的时刻,但为了将来的幸福,所有的“忍辱负重”,都是值得的。



如今的喇叭班,人数基本是五个人左右,有他们在,婚礼的整个过程,才不会显得过于冷场。



新郎和新娘挽手走上“拜堂”的地方时,会经受同龄的小伙伴们的“枪林弹雨”,有些夸张的,还把新郎绑在电线杆上。



新人拜堂时,由于院子里人比较拥挤,有些人干脆爬到屋顶上,将所有的画面,尽收眼底。



当新郎打开新娘子红盖头的时候,新娘就要改口称新郎的父母为爸妈了,这也意味着,新娘正式成为了男方家中的一员。



拜堂之后,是婚礼中的重头戏——吃大席。这时,盛菜的,端托盘的,上烟酒的,送馒头、筷子和桌布的,都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乡村的喜宴,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平常的人家,三四百也就够了。吃大席时,大家一边饮酒,一边吃菜,时而高谈阔论,说着家长里短。一场婚宴,两个人牵手,让全村人和亲朋都跟着喜庆,想来很有和谐的意味。



这次,我作为一名摄影师,见识了苏北这场乡村质朴的婚礼,以及不随世沉浮的原始民风,呼吸着农村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农家田园风光的自然秀美,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祝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恩爱一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