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纵横|为贫困县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成品)
视频加载中...
【节目导视】
如何在贫困重压之下为山里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期1:就从高一开始,我们同学就树立考一个理想大学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三年持之以恒。同期2:促进老师进行教研、教学研究,不仅仅是教学生,自己要进行研究。)
提升县里各所高中教学质量、合理分配生源,重视县级教育的发展。(同期:县、乡是贫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只有重视乡村学生的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稳定,成效才能长远。)
敬请收看本期节目——《为贫困县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解说】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集深山区、石山区、冷凉地区、干热河谷地区及泥石流滑坡地区于一体,106.8万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17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属于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2010年以来,该县139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贫困学生就有47人;13559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41281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30%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大批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这个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在贫困重压之下为山里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解说】9月初,会泽县雨碌乡的因残致贫户王玉荣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儿子王淼高考文科631分,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女儿王秀媛高考文科591分,被云南师范大学录取。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雨碌乡座江村村民 王玉荣
王淼同学,你被录入我校历史学公费师范生专业。
【解说】高中期间,由于舍不得花钱买学习资料,王淼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园书店,悄悄把练习题誊抄在本子上带回去学习。
【同期】陕西师范大学学生 王淼
我就发现它(学习资料)的价格真的很贵,我买不起,后来我就想自己偷偷地抄几道回来,下个星期过来的时候又翻它的答案,再看一看,理理思路,就是这样,过了三年。
【解说】在地处乌蒙山腹地的会泽县,像王淼这样的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约占全县16万余名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这个比例和全县建档立卡户占全县人口的比例基本一致。
今年2月,会泽东陆高中组织老师和学生上网课。由于家里的手机信号忽强忽弱,高三学生范天兰常常要爬到屋旁的山坡上,裹着大衣,在风雪天气中听课。她的学习场景被传到网上后,被人称为“山坡找网女孩”。
【同期】“山坡找网女孩” 范天兰
那天早上是下雪了,然后就是上面那些山上,到处都是白的,但是也要上网课,要上课,就背着书包上去了。因为太冷了,那种笔记真的是根本没办法记,把它截图下来,回家来再把它慢慢地整理一下。
【解说】9月,范天兰高考理科644分被西南大学录取,姐姐范天珍被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录取。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学,他们的父母养了70多只羊、3头牛和1匹马,在2015年实现脱贫。
【同期】范天兰母亲 王云仙
在我小时候,因为家里姊妹太多,父母无力供我走出这座大山,我想着我再苦再累,为了这两个娃娃,我说你们再不济,就算考不取一本二本,就算是自费,我也要供你们把大学读出来。
【解说】在今年高考中,会泽县茚旺高中毕业生有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6人集中在2017级理A班,这个班42人全被“985”“211”高校录取,被称为该县“最牛高考班”。校长付飞认为,除了学生努力和各种机制保障,优秀的班主任至关重要。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教师 邹美灵
我最主要的一个想法就是,第一是明确目标,让同学有一个目标,就从高一开始,我们同学就树立考一个理想大学的目标,把理想大学的目标埋在心里,他们就有高远的目标来奋斗,围绕这个目标,三年持之以恒。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教师 邹美灵
因为我们会泽县本身就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贫困的面较大,同学中一部分就是留守儿童,有的是一个班级达到了三分之一。他们觉得要走出大山,要走向全国的一些名校,为自己的将来生存奠基。目标(早)就已经确定了,要好好地学习,所以他们拼搏这一块很好,特别吃苦耐劳。
【解说】过去三年中,邹美灵和同学们一起精心呵护着约定,学生早上6点半起床,到晚上11点半熄灯睡觉,邹美灵比学生来得早,学生睡了他才走,师生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邹美灵是会泽1500多名高中教职工之一。谈起傲人的高考成绩,会泽县教育部门最自豪的是全县教师队伍。在该县,一大批守望家乡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校长 付飞
只要你能够干事,想干事能够干成事,可以说都能够打破一些选人用人的条条框框。
【解说】不少教师认为,会泽县教育队伍的特点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县教育体育局的局长、科长,到各学校的校长等,都当过十几、二十年的老师,非常了解教学的问题在哪里、老师们需要什么。同时,“不讲资历讲能力”,激发教师们干事创业的信心。
【解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定向招聘、政府购买服务等渠道,会泽县不断补充、优化教师队伍。2016年以来,全县共招聘新教师2569人,以满足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和新建高中学校办学需求。
【解说】在会泽县,一项坚持了10多年的工作被视为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从2005年起,该县每年都组织中学教师参加模拟考试,连“最牛高考班”班主任邹美灵也不例外,他参加过8次考试,有6次得了满分。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教师 邹美灵
我觉得一个方面可以促进老师进行教研、教学研究,不仅仅是教学生,自己要进行研究,在考试当中也同时和同学们一起考试,同时感受我们在做题当中可能会犯的一些错误,同时又用这一点来指导同学的答题方面。
【解说】教育专家认为,在贫困落后地区,教育改革能顺利推进,必须有一批愿意为家乡教育奉献的、有情怀的人士。同时,必须有制度性激励机制,才能鼓励教师展开教学研究,带领学生共同进步。会泽县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奖励,实施普通高中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每年投入200万元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形成尊师重教的鲜明导向作用。
除此之外,“不掐尖、不办超级中学”成为当地教育界共识,各高中在生源质量均衡的起跑线上,展开良性竞争。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中校长 付飞(画外音)
我们取得的成绩不靠掐尖形成好生源,而是划片招生,划片范围也早在中考成绩公布前就划定。
【解说】教育专家认为,通过高中滚动划片招生的做法实现生源的合理分配,实际就是给各所学校以良性竞争,既避免学区房的固化,也避免了资源过度集中造成的大班额甚至关系户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家庭子女尤其重要,教育资源的均衡意味着机会公平。
【解说】今年,会泽将迎来脱贫摘帽。会泽县积极争取普通高中建设资金9.1亿元,在县城新建三所高中,增加180个教学班9000个学位,解决今后几年净增学生的就学问题。
【同期】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中校长 付飞(画外音)
巩固脱贫攻坚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县级教育的发展。县、乡是贫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只有重视乡村学生的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稳定,成效才能长远。(完)
制片人:李杰
编导:王超
记者:吉哲鹏 孙敏 丁怡全 江文耀
配音:刘嘉磊(实习)
统筹:王健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