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敖鲁古雅影像之旅

编者按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人民和谐共处,在呼伦贝尔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文化命脉的维系者,也有很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文化传承》是为了记录呼伦贝尔大地上的文化传承人和为文化传承而努力的人与故事。

本期带您走进青年摄影家王伟的敖鲁古雅影像之旅——

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驯鹿……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所透露出的原始、神秘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对一个职业摄影家来说是绝对具有吸引力的。

出生于呼伦贝尔市的摄影家王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也是一位媒体工作者。2013年,王伟作为媒体人受邀前往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采访拍摄。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让王伟意识到这是家乡濒危的文化形态,由此萌生了利用影像媒介为后人留下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想法,这也揭开了“敖鲁古雅影像之旅”的序幕。

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使鹿部”等,1958年根据民族意愿,被称为“鄂温克族”。由于生产实践方式的差异,鄂温克族又被分为农业鄂温克人、牧业鄂温克人和驯鹿鄂温克人。驯鹿鄂温克人,史称“使鹿部”或“雅库特”,是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所辖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猎民。驯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被称为“使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我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据史料记载,驯鹿鄂温克人的祖先在公元前2000年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的温多山林苔原高地,到了十八世纪,这部分驯鹿鄂温克人又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地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以下,这里山高林密、自然资源丰富……在这样极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下,驯鹿鄂温克人依靠牧养驯鹿和传统狩猎业过着自给自足的山林生活,吃兽肉、穿兽皮,在密林中住着传统的“撮罗子”,形成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驯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位老酋长——玛力亚·索老人曾说过:“大兴安岭的山林中只要有部落的老者和驯鹿在,就会有古老的驯鹿文明存在。”

在早期纪录驯鹿鄂温克人的影像中,可以看到驯鹿鄂温克人狩猎使用的猎枪、野鹿哨和桦树皮船,尽管它们都已尘封在历史中。但透过影像来了解民族文化,直观、准确又具体。驯鹿鄂温克人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狩猎文化、熊文化和萨满教文化等极具独特性,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如今,年轻一代的驯鹿鄂温克人更多地选择了山下的现代生活方式,他们已经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驯鹿文化、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和萨满文化正逐步走向消亡。

驯鹿鄂温克人生产生活中透露出的原始、神秘和独特的文化气息让王伟为之动容,也让他感到这种民族文化形态弥足珍贵。“把他们的影像留下来!”这个念头一产生,就成为王伟挥之不去的创作动力源泉。

此后的几年中,王伟先后九次深入“使鹿部落”进行考察调研。他借鉴影像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法,在不同季节深入驯鹿鄂温克人居住地,将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王伟将大画幅相机、古典湿版摄影术与其他多种摄影技术相结合,将镜头聚焦于这支部落中血统最为纯正的30余位鄂温克族老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力求还原一份质朴的情感和在时间洗礼下所展现的独特美感与厚重的历史感。

2018年,影像创作项目《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敖鲁古雅》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19年,该系列作品先后在北京、安徽、贵州、海南、台湾、新加坡等多地展出。

创作项目从实际拍摄到后期制作历时近三年,行程20000余公里,拍摄大画幅黑白胶片近千张、数码照片一万余张。

谈及艰难漫长的创作历程,王伟说,他希望能通过影像创作作品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性记录和保护,能为今后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王伟 出生于呼伦贝尔市,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也是一位媒体工作者。虽然他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却对家乡濒危的鄂温克族文化执著关注,将镜头聚焦于这支部落中血统最为纯正的34位驯鹿鄂温克族老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士,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记者 于雪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