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肺部感染没开CT单,不幸身亡,这锅谁来背?

欢迎大家文明留言

前言

患者发热、胸痛,考虑肺部感染,胸片示“左下肺炎”,级医生查房开胸部CT进一步明确诊断,上级医师查房认为“肺炎”已然确诊,没有必要行CT检查,遂取消了该医嘱。

第二天患者死亡,家属打官司,最终鉴定意见:医院对患者的诊疗存在医疗过错。究竟是肿么一回事?

病例介绍

中年男性,误吃鱼刺后感喉中有异物,2天后高热,伴右侧胸痛,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感染治疗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右侧胸痛及吞咽梗阻感,只能进食稀饭。

遂到当地市级医院就诊。

胃镜检查示:非糜烂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病理: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炎,给予慢性胃炎药物对症治疗。

16天后,患者再次发热,社区医院抗感染无效,高热,右侧胸痛,深吸气时胸痛加重,但无咳嗽、咳痰。21天后转当地市级医院呼吸内科。

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胸部X片报告:左下肺可疑小斑片状影,并建议复诊。

住院第一天,下级医生查房。查体:体温39℃,脉搏105次/分,血压144/80 mmHg,呼吸20次/分;右下肺呼吸音较左下肺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右背部第6~7肋处轻度压痛。

粪常规示:黑粪,隐血(++)。

开医嘱行胸部增强CT检查。

后来上级医师查房认为“肺炎”已然确诊,抗感染即可,没有必要行CT检查,遂取消了该医嘱。

住院第二天,患者突然呕血200 mL,小便失禁,面色苍白,收缩压为90 mmHg,舒张压测不到,20分钟后神志不清,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认为医院存在过错,打官司要求赔偿。

鉴定结果

患者高热,右侧胸痛20余天,右背部第6~7肋处轻度压痛,但是胸片表现却是“左下肺小斑片状影”,仅凭胸片诊断“左下肺炎”有些草率,依据不充分,不能完全解释患者的症状,这时候应该进一步完善CT等检查,全面的了解病情。

另外,患者有吞咽梗阻感,未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

因此,下级医师查房开出“胸部CT增强扫描”医嘱,但上级医师认为肺炎诊断成立予以取消CT检查,存在过错。

患者突然休克死亡,死因考虑“食管异物(鱼刺)刺入临近大血管,导致破溃后引起大出血”。但患者进食鱼刺20余天,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即使入院时发现鱼刺进入纵隔,也很难抢救,医院不需要负全责,但需要负部分责任。

后记

误吃鱼刺,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要用原始人的土办法在家里乱整。强吞食物,外加食管本身的蠕动,鱼刺、鸡骨头等各种尖锐的食物可能会刺破食管进入纵隔,导致严重的化脓性感染,或者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关键要及时就诊,最好24小时以内,因为鱼刺进入纵隔后会引起感染,在尚未完全形成脓肿时若实施手术,反而易使感染扩散,就算冒险把鱼刺取出来,后面也可能因严重的纵隔感染死亡。

作为医生,对各种异物要提高警惕。对于这例患者,就算是没有鱼刺误吃史,当目前的诊断不能完全解释患者的病情时,不能草率诊断,要全面评估病情,尽早完善检查。

参考文献:

魏华,蔡伟耀,周晓蓉,等.误食鱼刺致食管主动脉瘘医疗损害2例[J].法医学杂志,2017,33(001):85-86.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云南省一院 孙丹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