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战败也要耍小心思,二战德国向盟军投降两次
前些年俄罗斯举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典礼,全世界70个国家接到了观礼邀请,其中只有18个国家响应,欧美西方国家没有一个领导人出席,除开当时俄罗斯又惹恼了西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西方国家并不承认5月9日是二战欧洲战场的胜利纪念日。
1945年初德国战败已成定局,英美联军已经推进到柏林以西100公里的易北河沿岸,同时东边朱可夫率领的苏军也已经推进到柏林以东100多公里的尼斯河一线。攻占柏林只是时间问题,东西双方都想抢先进入柏林。
但就在英美联军打算全军突击时,统领西方盟军的艾森豪威尔却下令改变进攻目标,向柏林南方的慕尼黑和莱比锡地区挺近,英美联军放弃了第一个攻入柏林的机会,当时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和美国总统杜鲁门都无法理解艾森豪威尔的决定,认为他缺乏政治头脑,如果让苏联人占领柏林会给后世的人们一个“二战是靠苏联打赢的错觉”。
相较于政治头脑,艾森豪威尔更注重眼下的情况,德国虽然几近崩溃但希特勒为了守卫柏林集结了德国最后的力量(这可比后来叫嚣一亿玉碎的日本实在多了),主要部队包括海因里希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共计80万人左右,拥有超过10000门火炮、1000辆坦克、3300架作战飞机。另外还有20000人的国民突击营以及8个师的陆军预备队(后期德国一个师约为12000人)柏林已经准备好“玉石俱焚”。
如果此时英美联军为了和苏联抢首先占领柏林的“面子”,那么当时作为主要作战力量的美军会付出巨大代价,由于本土没有遭到攻击和德国没有血仇的美国,没有必要用美军士兵的生命去和德国人打巷战,而且即使是欧美占领了柏林战后肯定也是要和苏联分管的。基于以上事实艾森豪威尔决定把“面子”让给苏联人,这也许是他更具备政治头脑的体现,毕竟后来他出任过美国总统。
换到苏联方面,这个“面子”苏联必须要,从1941年德国“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以来,苏联国土沦陷大半,斯大林在红场阅兵后部队直接开往城外战场投入厮杀,整个苏德战争苏联伤亡人数超过2700万,苏联军队是铁了心要杀入柏林报仇的。为此苏联方面集结了超过200万的作战部队,配备坦克6250辆、火炮42000门、飞机7500架。
苏军的进攻从1945年4月16日开始,到29日夜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接班人,次日希特勒与情妇爱娃(应该说是妻子,他们于自杀前一天结婚)双双服毒自杀,7小时后苏联红旗插上了柏林国会大厦。德军被歼灭了70个步兵师和23个装甲师,其中38万人被俘,苏联也付出伤亡30人的代价。
德国新任元首邓尼茨知道是时候投降了,4月30日深夜德国通过广播向苏军提出临时停火的请求。5月1日凌晨4点德国提出先停战再谈判,但苏联人表示没有谈判,德国必须接受无条件投降。于是5月2日残存的15万柏林守军向苏军投降,但此时德国还没有投降,如果想打德国境内还有一些武装力量。
5月6日邓尼茨派出专使来到位于法国兰斯的盟军总部,希望德国可以向艾森豪威尔投降,毕竟比起已经杀红眼的苏联人,同根同源的英美联军显得更加“理智”,艾森豪威尔很希望可以接受德国投降,但是作为盟友怎么可以不告知苏联就单方面接受呢?
这时艾森豪威尔想起了苏联派过来的联络官苏斯洛巴洛夫少将,于是告诉这位倒霉的少将:德国即将投降,希望你能代表苏联在投降书上签字。苏斯洛巴洛夫当时就慌了,他哪有这个资格,于是紧急上报。但是由于联络官的职位太低,他的报告被转送给斯大林的时候时间已经被耽搁了。
于是1945年5月7日德国第一次投降发生了,英美代表是:盟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史密斯上将;苏联代表是:联络官、炮兵少将苏斯洛巴洛夫。德军在法国投降的消息传到斯大林这边,大林书记一拍桌子“这个苏斯洛巴洛夫他**是谁?”
这个受降苏联肯定是无法接受的,经过双方磋商终于决定于5月9日在柏林再次举行受降仪式,这次由苏联主导,规格也高出许多,元帅朱可夫代表苏联接受了德国投降。于是乎到了现代,对于二战欧洲战场的胜利日双方产生分歧,可以想见随着时间推移也许几十年后这个分歧会越来越大。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