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吗?深度解读西游,看完才懂作者深意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作者以唐僧取经故事为主线,实则将明代官场丑陋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部《西游记》揭示了天庭的丑陋及内部斗争,以及佛教势力对天庭阳奉阴违实则谋取私利,取经路上历次磨难也都有所指,看完才明白作者的深意!(解读与宗教无关)

天庭乱象与明朝局势
玉皇大帝是天庭的实际领导人,也是道教势力的领导人,掌管三界众生,主宰万物!

但他也有自己的无奈,道教祖师爷太上老君一系势力庞杂,且心系天庭安危,看不惯众神仙安于享乐不作为的做派!
托塔天王一系虽然从属天庭,但是又与佛教来往过密,他们想干什么?
佛教势力在玉帝面前谦卑之至,但暗地里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们所作的是名义上与玉帝吻合,实际上确实阳奉阴违,为自己谋取私利!
三界乱象丛生,玉帝无可奈何!
玉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高高在上俨然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
而西游世界里,三界的乱象,与大明朝嘉靖年间十分吻合!

作者吴承恩做过嘉靖朝的知县,深知朝廷弊端,最终被诬陷,愤而辞官,拂袖而去,之后卖文为生,穷困潦倒!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社会黑暗的认知,于是决定以志怪小说的名义抒发不满!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太上老君与佛教势力
太上老君一系,实则暗指朝廷文臣,他们“忧国忧民心系百姓”,实际上他们也在背地里干着损公肥私的事情!
因为势力庞大,玉帝无可奈何,于是利用佛教牵制老君一派,佛教其实就是明代的厂卫!

如来在玉帝面前谦称自己为老僧,跟东厂太监的角色一致,他们只是依附皇权的奴才罢了!
所以我们看到取经路上,道教佛教都派人外出公干,名义上是支持朝廷取经工程,背地里却在争夺利益!
沿途的妖魔鬼怪,有他们两派的人,办完公事就被调走,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地方豪强被赶尽杀绝!
途中的一个个小国家就是一个个地方势力,地方官在夹缝中生存,生怕站错了队,谨小慎微!
孙悟空嫉恶如仇,不管是天庭势力,还是佛教势力,他都敢得罪,脾气也是又臭又硬!
孙悟空是指海瑞吗?
有个小说作家说“西游记倒着读更有意思”大家品一品。 “西游记倒着读故事是这样的,唐僧师徒四人带着八部经书和小白龙去东土大唐传教。没想到在一路上遇到各种坎坷,遇到各路妖魔鬼怪。刚开始的时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保持着一颗炽热的心,保护着师傅一路降妖除魔。” “但是,他们三个人打来打去却发现妖怪们个个都是背景吓人。除了毫无背景的白骨精和黑熊怪之外,其他的妖怪要不是这个神仙的坐骑,要不就是那个神仙的宠物,后台硬得很,怎么打都不受到惩罚,并且还死不了。就算有的时候,悟空即将一棒子敲死一个妖怪的时候,也都在最后时刻,天上下来了一个神仙大喊:大圣,手下留情。” “面对着如此险恶的社会,八戒和沙僧觉得太黑暗了,于是一个回到了高老庄,一个躲进了流沙河。从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后来只有悟空还坚持着正义,心中还对这个社会保留着最后的一点倔强。于是,悟空继续保护着唐僧一路降妖除魔去东土大唐传教,结果天庭的诸路神仙终于对悟空忍无可忍。” “天庭众人一起向佛祖请求,最终和如来达成了协议,可以让唐僧安全的到达东土大唐,但是孙悟空这个刺头却必须要除掉,才能缓解诸神的心头之恨。” “天庭诸神和如来佛祖经过一系列的周密计划和阴谋,最终小白龙重伤坠入山涧,孙悟空也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曾经悟空一路保护的师傅也抛弃了他,自己孤身来到了东土大唐传教,传完教之后被封为了御弟,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寿终正寝,再也没有去管自己的三个徒弟。” “就这样过了五百年,孙悟空从五指山之下逃了出来,一腔怒火的悟空便到天庭来了一个大闹天宫。天庭这个时候便把八戒封为了天蓬元帅,把沙僧封为了卷帘大将去和孙悟空打斗。孙悟空面对着曾经一起保护唐僧去东土大唐传教的兄弟,如今却兵戎相见。” “于是,心灰意冷的悟空对这个社会产生了疑问,于是便下凡去找当时的菩提祖师解惑。在菩提祖师这里,悟空得到了回答,心灰意冷的悟空让菩提祖师封印了他的七十二变,也将他的如意金箍扔进了东海化作了定海神针。自己则是回到了花果山陪着猴子猴孙过着平凡的日子,最后也化作了一块石头。”
我们总是把封建时代的作者想象成很有革命性,而忽略了人性。如果说讽刺意味浓烈的话,《西游记》小雷音寺那段讽刺的是武宗皇帝南巡。 吴承恩真正记述的是吴家的家谱和人生主要经历,更是用自己的八字特点安排了取经人物。孙悟空别称心猿,就是指庚午年生,沙和尚别称刀圭,就是指戊寅月生。唐僧手持九环锡杖代表甲木,白龙马代表辰土,合起来就是甲辰日生,猪八戒别称木母,就是乙亥时出生,也就是晚上九点多生。 《西游记》是一本家谱。水帘洞洞天就是涟水吴家,吴鼎、吴贞、吴铭、张氏、儿子吴凤毛等家人都有记述,关键在于破解。很多看起来重复的故事都是指作者经历的事件年代。 读懂《西游记》很不容易,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