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事:正月里走亲戚的那块肉,串了多家转一圈又回来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人情道往少不了。过了春节,都兴走亲戚。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虽然也走亲戚,但那时候物资匮乏,东西紧巴,家家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走得艰难。走亲戚都要带礼品,没有空着手走亲戚的。过了春节走亲戚,农村一般都是一四方篮子(白蜡条编的元宝形篮子,主要用于走亲戚盛礼物用)馒头、两包点心,好点的外带两瓶当地白酒。馒头一般是7斤,少点的6斤半,一斤4个,走一趟亲戚需要28个或者26个馒头,再少了就不行了;点心大抵就是方片饼干,类似钙奶饼干,一包一斤,包成方形纸包,外用纸线绳子缠好系好。四方篮子里放进馒头,两头各放上一包点心,外面用一块布盖上,鼓鼓的,满满的。走亲戚的时候,有时胳膊挎着篮子,有时用一根木棍儿挑着扛在肩上。那时候走亲戚一般都好有孩子跟着,扛篮子的活就交给孩子,叫撅搭篮子。小孩子跟着走亲戚,一方面是为了挣点压岁钱,一方面就是为了到亲戚家能吃顿好饭。所以,小孩子都喜欢跟大人走亲戚。
那个年代走亲戚,有串亲戚的现象。一家来了客人,这家人就忙着做菜打酒招待客人吃饭。同时让自己的家人拿着客人带来的礼物,原封不动地再去走个亲戚。到了下一家,还有可能再原封不动带着礼物去走亲戚,直到传过两三家。到了中午头上,各家有来走亲戚的客人,基本上都要开饭了,就不再往下走了。凡是一份礼物串着走的亲戚,最后一家招待客人吃了饭,压上回礼给客人带回,带回回礼的人家,再把回礼原封不动地一家家倒着压回去。就这样,一份礼物一天之内转好几个村子,走好几家亲戚。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走亲戚带的礼物除了馒头、饼干、酒,还兴过拿罐头,橘子罐头、苹果罐头,也有梨罐头,玻璃瓶装,显得上档次,这样的礼物因为放不坏,不拆封,更方便串亲戚,往往是两瓶罐头从开始到最后,不知串过几家亲戚,随着一次次串,几经辗转,最后还有可能从第一家走亲戚开始,转一大圈再回来。
在早肉稀罕贵重,走亲戚拿肉作礼物的不是很多,随着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后来才逐渐增多。拿肉走的亲戚都是比较重要的亲戚。肉的斤量一般4斤左右,超过五斤的不多,割成长条块,叫礼条肉。一般人家走亲戚,不拿肉。如果客人拿来一块肉,自家舍不得吃,要整块留下,拿着再去走亲戚。有的人家自己买不起肉,也曾出现借肉走亲戚的现象。比如说,一户人家需要去走个重要的亲戚,不拿肉觉得不好看,拿肉自己又没有,于是就到有亲戚拿了肉来的人家借一块肉,事后有了肉再还给人家一块。
那一年,正月初六,我们家来了一个亲戚,拿来一块肉,家里留着没动,就想抽一天去走个亲戚。第二天,邻居吴大娘知道了,便来借肉,说要去走亲戚,就借给了她。借肉都是要当面过一下秤的。过秤的时候,我仔细地看了看那块肉,也看了杆秤的星花,记住了肉的斤两。
从正月初二开始,各家各户整天忙着走亲戚,忙着做菜厚客(也可能是“候客”,土话读hou kei,即招待客人,没找到是哪两个字),整个村子里到处空气里飘着酒菜饭香的味道,其中混着放炮仗的火药味,这就是乡村特有的春节的味道。
过了正月初十,该走的亲戚基本上走完了。没走完亲戚的已经不多,要么是时间没赶过来,要么就是有的亲戚家贫寒,自己买不起礼物,专门等来了客人,有了东西再走亲戚,就会慢一点,晚一点。
到正月初九这天,我们家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该来的亲戚只剩下最后一家。正月初十,最后一个该来的亲戚来了,拿来一块肉。
“反正不用再拿着去走亲戚了,”第二天,弟弟对父亲说,“咱切切煮点吃呗,啃个骨头也行!”
“那好吧,”父亲对弟弟说,“让你哥切肉,待会你去烧锅,煮点肉,你啃骨头!”
弟弟就忙着找柴火,准备去烧锅,等着啃骨头。
我拿过那块肉来洗了洗,放案子上开始准备切。
当我翻过那块肉来,看从哪里下刀的时候,猛然间感觉这块肉好眼熟,第一根肋巴骨中间,有一个半寸多的三角刀口,我清楚地记得这个刀口,因此记得这块肉。
“爹,这块肉是初六那天咱家亲戚拿来的!”我对爹说。
“你怎么知道?”
“初七那天吴大娘从咱家借走的就是这一块!”我说:“过秤的时候我看着来,肋巴骨中间这个刀口我记得很清,就是这一块!”
“哦,”父亲过来看了一眼,说:“串了好多家亲戚,这块肉又回来了……”
————
(网络配图)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