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个厨房的人间烟火,感动了整个中国

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

一条小巷不起眼,却人声鼎沸。

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

排队做饭的病患家属,

他们互不熟识,

却都在这里吃上“家”的味道。

寒来暑往十七载,经过千千万万人,

最是人间烟火气,等闲常抚凡人心。

这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一元抗癌厨房”的故事。

视频加载中...

2003年的一天,

在医院旁经营油条摊位的万佐成和熊庚香,

遇到了一对夫妻。

对方小心翼翼地询问——

能否借炉灶一用?

因为,生病的孩子,想吃妈妈做的饭。

这一借,就是十七年。

从十几个人,到几十上百人,

来这里借火炒菜的病患家属日渐增多,

每天需用掉100多个蜂窝煤,20多元水费。

夫妇俩一直坚持免费提供炊具和调味品,

炒一个菜收5角钱,

直到2016年才涨到一元钱。

番茄炒蛋、炒青菜、红烧鱼、猪蹄汤……

“抗癌厨房”的家常菜里,

有着父母之爱、子女之孝、夫妻之情,

更寄托着人生无常的家庭

回归平常生活的希望。

“有饭吃才是家”

这里,

成了无数身处至暗时刻的人们心中,

那个短暂的“家”。

每天凌晨四点,

年逾六旬的万佐成

都会为前来做饭的客人准备炭炉。

炉火燃起,便有了温暖与希望。

从凛冽寒冬到炎炎酷暑,

炉子上的炭火始终不灭。

“不熄”的炉火,给了病患及家属“生”的希望,

“抗癌厨房”,也成了无数人的“生命厨房”。

温暖在人间,

更在人心。

媒体报道以后,

许多好心人为“抗癌厨房”捐东西,

捐米、捐面、捐佐料……

在网络上,

受到全国多地的网友点赞:

这里有着欢声笑语,也有着生死离别。

厨房墙壁上,写满了客人留下的电话号码,

既是向彼此告别的仪式,

也是在未来重聚的邀请。

也有一些放弃治疗的病人临回家前,

会到这里和夫妇俩打个招呼。

“抗癌厨房”给人的治愈,

用的不是药物,而是温情。

谈及以后,

夫妇俩表示,能坚持一天就坚持一天。

他们坚持的原因,简单却难得:

“我们不要赚那么多钱 ,

也不要存那么多钱。

我们帮助别人,人家感谢我,

我就感到很快乐。”

熊庚香说,

有一天病人不到这里来了,她就退休了。

朴素的话里,有着最善良的愿望——

“没有病人就好了。”

作为熊庚香夫妇事迹的报道者,

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胡晨欢和温美良这样说: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贫富论友谊,

心存善念的凡人英雄,

更能激励绝境之人勇敢前行。

生死是人生大事,

吃饭也是。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里升腾的烟火气里,

飘散着人间百味

……

万佐成夫妇被评为

“中国网事·感动2020”年度网络人物。

拍摄/胡晨欢 温美良 王晓震

文案/王晓震

剪辑/王晓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