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老中医第一批非遗传承人名录,嘉兴父子双双入选
文 | 巢松良

1
2018年,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联合公布了浙江省名老中医第一批非遗传承人名,嘉兴已故著名老中医余叔卿和他的儿子浙江名老中医余晓龙双双入选,成就了嘉兴中医学界的一段佳话。
余叔卿、余晓龙父子在不同的时代从事着相同的职业,他们一生追求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医德,怀揣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为广大患者消除病痛。

2
余叔卿、余晓龙父子出生名门望族, 他们的先祖余煌是明末状元。
据史料记载,余煌曾任翰林院修撰,南明鲁王政权的兵部尚书,绍兴著名乡贤。余煌自幼怀有大志,一生爱国、爱民、爱家乡。时逢连年灾荒,余煌为民请愿,使朝廷成功减免灾区赋税。崇祯十一年,他见三江水闸年久失修,水患严重,便四处筹资修闸,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在闸上为他立祠。
崇祯十七年(1644),鲁王政权定都绍兴,诏令闲居在家的余煌出任礼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余煌一概坚辞。后清兵长驱直入,遂又下第三道诏令,任命余煌为兵部尚书。至此,余煌深明大义,毅然就职抗清。
顺治三年六月,清兵直逼绍兴,鲁王渡海而逃。余煌见大势已去,为保城中百姓和老弱残兵性命,他果断下令大开城门,让军民出城避难,自己投江自尽,慷慨殉国,享年59岁。
余叔卿的父亲余干臣是晚清时期江西水务部门的副统管,相当于现代的水利厅副厅长,49岁辞官置房定居凤桥梅花洲。

3
余叔卿1909年出生于凤桥石佛寺梅花洲,1926年,在父辈“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思想的影响下,时年17岁的余叔卿拜王店镇名医潘韵泉为师,开启了他漫长的从医经历,直至1978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余先生一生潜心研习中医药学,从医五十余年,熟读各类医药经典,深谐岐黄要义,声誉远播江浙沪一带,很多患者慕名从上海、江苏等地远道赶来就诊。
1964年起,他倾其所学,历时三载,精心整理编撰了《嘉兴梅洲余叔卿医案》,为后世中医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1962年,嘉兴专区卫生局授予余叔卿“嘉兴著名中医师称号”。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连建伟教授对余叔卿评价甚高,他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医药学报》第3期上这样写道:已故浙江嘉兴名医余叔卿先生业医50余载,以擅治内外科疾病闻名于浙北,余先生博采众家之长,医案简炼,组方严谨,堪为后学楷模。
据传,余叔卿拜师学医期间,勤奋好学,潜心钻研,对医药学兴趣深厚,他天资聪颖,许多医理他一看就懂、一点就通,碰到复杂医案病例他定会刨根问底,直到弄懂。在拜师的4年里,余叔卿从最基础的望、闻、问、切学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为今后独立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空余时间,余叔卿更是刻苦研读医学百家,对《脉诀》、《中药方剂》、《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医药经典烂熟于心。
余叔卿不但从医书上学,向历代名方学,还向现代名医学、在病人身上学,日积月累,视野逐渐开阔,不知不觉中汇集了百家医师之长。
这段发愤努力的经历对他日后在临床上治疗疑难杂症大有益处。名师的指点,自己的努力,再加上他超人的悟性,余叔卿医术精进,显现出非凡的医学天赋。
1929年,余叔卿满师出山,在梅花洲石佛寺一号开设“芝田医室”,开始为周边民众行医治病,时年21岁。在漫长的临床中,余叔卿医术医德与日俱进,名声越来越响,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但余医师从不以“名医”自居,他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常常解人于危难之时。行医中,看到病人痛苦,他会暗自心酸,遇到特困患者,他会免去患者医药费。在病人心里,余医师就像自己的亲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深受患者及家属的爱戴。在余医师眼里,病人都是亲人,他精心医治,爱护有加,经他治愈的和帮助的患者不计其数。

4
余晓龙,1952年出生,是余叔卿的儿子,1971年起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自学中医学,父亲在家休息免费为乡亲诊疗时,余晓龙便帮助父亲抄写中方。
他1976年开始到曹庄公立医院工作,继而毕业于嘉兴医学院。1979年,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师兄连建伟(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送他整套的中医本科教材供他学习,后又参加了《健康报》举办的中医学刊授,使他医术和见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4年,他被调到凤桥中心医院工作。在凤桥中心医院的十五年,是余医生事业的黄金期,业务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87年还入了党、升任了医院内科主任。
1989年,在嘉兴郊区医师知识竞赛中夺得了第一名。
1999年6月,他再一次被调往曹庄卫生院工作,这一次是去任院长。虽说是院长,事务缠身,但他始终未曾荒废过业务。
2006年,余医师被嘉兴南湖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书香门第”称号。
对于中医学,余晓龙虽非科班出生,但却得了父亲的真传,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他行医几十年,最擅长的是呼吸科、心脑血管、肾病、肝病、颈椎、腰椎病等中医内科治疗,在嘉兴市一带小有名气。
2012年余晓龙光荣退休。退休后的余医师并没有赋闲在家,他接受了凤桥卫生院领导的邀请,继续留在凤桥卫生院工作。
最近几年中,又有几家医疗单位慕名而至,相继邀请他去坐堂行医。现在余医师每周五、周日去月河中医馆坐堂,每周二、四、六下午去固生堂门诊,每天在家与诊所间来回奔波,生活、工作都很充实。
2019年5月4日
--END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