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做不了“亚洲蹲”?
“亚洲蹲”据说是一个只有亚洲人才能完成的动作,但是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不能完成“亚洲蹲”的人。那么决定能否做“亚洲蹲”的原因有什么呢?
“亚洲蹲”实际上是一个多阶段共同参与的复杂动作,需要腰、髋、膝、踝四个关节协作以及身体多块肌肉相互配合完成。
在动作过程中,要求腰椎要有相应的屈曲能力,髋关节和膝关节有很大的屈曲角度,脚踝也需要非常好的灵活性才能做到“亚洲蹲”。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肌、小腿三头肌也需要进行协同发力。其中任何一部分一块肌肉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亚洲蹲”功能的丧失。
此外,当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腰椎发生疾病,从而出现一些病理性改变,也会导致不能完成“亚洲蹲”。
在负重下蹲时,能够完成“亚洲蹲”的人到达的下蹲位置更有利于发力,从而更有效率地练习力量,同时预防损伤。
那么决定能否“亚洲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踝关节活动度
一些研究发现,不论人种,大部分儿童都能完成“亚洲蹲”这一动作。这是因为在儿童时期踝关节的活动度更大,同时肌肉的延展性也更好。同样,2009年的一篇文献也证明,一个人深蹲时的姿势和他的踝关节活动度密切相关。由于在亚洲,深蹲的习惯被保留了下来,所以儿童时期的深蹲能力被保留到了成年。
2、肢体比例
肢体比例可以直接影响到关节活动度。当一个人体重过大的时候,肢体变粗,各个关节的活动度都会减小,从而无法完成“亚洲蹲”动作。
同样,小腿和大腿长度的比例也会影响下蹲能力。如果大腿的长度长于小腿,做蹲姿时重心就会更靠前,做“亚洲蹲”这一姿势时就会更难。如果双腿较长而躯干短,蹲下后重心会更靠后,维持姿势时更容易跌倒。对于这些人来说,做“亚洲蹲”会增加难度。
3、动作学习
完成动作需要学习动作的过程。即使我们现在不能完成“亚洲蹲”,通过一定的锻炼后也可以完成该动作。
练习时,双脚应该自然站立,平踩在地上,下蹲时使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脚中间。同时可以在练习前按摩小腿,拉伸跟腱,并且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度练习。
使用“亚洲蹲”可以避免便秘,减少排便问题。能够完成“亚洲蹲”的人能完成更多深蹲发力的动作,能在蹲起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核心激活。同时,这类动作能促进下肢关节肌肉的协调能力。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