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让平凡岁月拥有意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还有7天就要过年了。贴春联,看春晚,吃团圆饭,是中国人过年最盛大的仪式。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政府提倡原地过年,云拜年、云团圆又将成为新的过年仪式。仪式感,源于传统遗风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出于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更是人们与现实世界深度连接的一种精神追求。当采访完这个选题,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始终萦绕在我们耳边: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礼仪大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坐标

放寒假回到家,泰州姑娘郭婷婷不出意外地看到一盆鲜丽的水仙花,亭亭玉立于家中的八仙桌上。每年临近过年,母亲就会早早地挑选出最茁壮的水仙花球,摆在干净的老瓷缸里,每天换一遍清水。“有了水仙,才叫过年!”母亲说。母亲还常对小郭说,四季不同的蔬果、花卉,什么季节吃什么、摆什么都有讲究,有仪式感才代表着这个家日子过得红火。“瓶里插红梅、盘中养水仙,这叫‘岁朝清供’。春节一过,菖蒲艾草、粽子五毒是‘端午清供’,月饼柿子、老藕老菱用来敬中秋月亮。古书上还说,以前的文人雅客,把砚屏、琴、石刻、古画等器物,当作‘文房清供’。”郭婷婷对节气最初的印象就来自于这些潜移默化的习俗,仪式的隆重感和暖融融的亲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俗话说,八节有常春之景,四时有不谢之花,这种家庭的仪式感代表着对生活的尊重和敬畏,重视仪式感,其实是对传统节日的认可和期盼。”

“春节、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坐标,它的仪式感,传达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营造这些仪式感,也是普通百姓自我犒赏的机会。”在南京机关干部高民凯记忆中,过年是乡村最重要的仪式。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过年了,准备年货、添置新衣、洒扫庭除,一直要忙到除夕当天。“在我的故乡,正式拉开过年序幕是腊月二十三送灶,就是把长年驻守人间灶房的灶王爷礼送天庭。家家户户在灶上贴一副千年不换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头天送完灶,第二天是小年。一件大事就是把列祖列宗接回来过年。先是在屋外燃放一挂长长的鞭炮,合族男女老少齐声吆喝: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啰。年三十的仪式最多,贴对联,打香石、拜菩萨、祭祖宗,接下来才可以吃年夜饭。” 高民凯说,过年是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是乡土中国的一次集体狂欢。中国人的年味从仪式中来,点缀曾经清贫的生活,期待漫长的美好未来。 正如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季中扬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正是通过种种仪式感,来表达对自然、神明的敬意,对历史和传统的珍视。

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每年都会为“小书生”们举行庄严的开笔礼仪式。“老师们笔染朱砂为孩子们‘点聪明’,孩子们一撇一捺写下第一个工整的‘人’字。有时是为满十周岁的孩子举办‘成童礼’,他们身着汉服,通过击鼓鸣志和诵读《弟子规》,品味国学经典,了解传统文化。”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教师陈荣荣认为,这样的“启蒙”仪式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回望守护,“循环往复中,传统与当下生活相互勾连,将仪式感带回日常,让文化记忆变得愈加厚重,也激活了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命力。”

而在日常生活中,“抓周”也是孩子成长一个重要的仪式。南京媒体人姚洋洋家刚满周岁的儿子刚刚经历了“抓周”。当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张开小手毫不犹豫抓了一支毛笔,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乐得合不拢嘴。“作为80后,我和老公本来认为这是封建迷信,是家里长辈强烈要求,好像不做这个仪式就少了什么似的,我才上淘宝买了这个‘抓周套餐’。”看着喜不自禁的长辈们,姚洋洋心里涌动着阵阵温暖:“听我妈说,我小时候也办过‘抓周’,这个仪式体现的其实是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希望这份祝福有一天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认真生活,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

现代社会,不再根据农历时间来安排生产生活,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渐渐式微。然而人们发现,时光流转,人们仍然需要用仪式感来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点亮平凡的生活。

在苏州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李玉玲,四年来每周都要抽出一整天时间去郊外写生。写生原是她学生时期的爱好,毕业后,虽然工作压力大,她仍然把这一兴趣坚持下来,将一成不变的日子点缀得与众不同。“以前看电影,《走出非洲》的女主角即使身处荒蛮之地,也会带上一套精致的餐具;《花样年华》里面的苏丽珍,出去买菜都要换一身和昨天不一样的旗袍。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仪式感。仪式感出于对自我的认可和热爱,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主动让自己发生惊喜的改变,让平凡的生活有一束光照耀。”不易保留的雪景、转瞬即逝的彩虹,十多本厚厚的画册上,李玉玲描摹下那些美好的景象,也获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愉悦。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也是一种仪式感。在南京一家国企担任部门主管的齐峰以前总觉得,生活应该简单点,随意些。但认识妻子吴娅后才发现,生活中有点仪式感,能更好地表达内心,增进和所爱的人之间的感情。作为时尚女性,吴娅绝对是精致主义者,每天早晨会精心准备早餐,当齐峰起床后,看到阳光洒在布置得一丝不苟的餐桌上,玻璃瓶里插着鲜花,白瓷盘里是精致的早点,下面垫着蓝白格子餐垫,让齐峰在惊喜之余十分感动。渐渐地,齐峰也有了改变。去年冬天,他在家里鼓捣了半天,做成一面“照片墙”,上面贴满了他专程去打印出来的照片,记录了两人相识相知后的美好回忆;今年吴娅生日,齐峰抽出时间,在一家酒店布置好场地,安排好庆祝流程才通知吴娅去现场。看着气球、彩带、浪漫晚餐,吴娅的眼中满是“小心心”:“心态决定状态。完美爱情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通过仪式感,我们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小小的浪漫,能让彼此变得更好,让人生有所回味。”

有时,仪式感则是一种对自我的确认,对人生的重新启动。2021年元旦,南京媒体人王伟已是连续第五次参加 “跨年看日出”活动。为了争先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凌晨五点多,南京紫金山顶就被登山爱好者挤得满满当当。能在新年伊始观看一场盛大的日出,王伟对此十分迷恋。“此时拥抱日出,亲眼目睹一座城市的苏醒,见证新一年的喷薄而出,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删除上一年那些并不太美好的记忆,一切都重新开始,重新出发,人生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无限可能。”在王伟看来,经历这种仪式感好比一次充电,让人充满正能量,能用一种全新至净的眼光看待人生,欣赏生活,让自己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有时候,仪式感就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平凡简单的生活,让我们看见眼前的自己,更有诗和远方。

知觉共鸣,链接更高维度的世界

理想秩序的追求,自我实现的认可……具象的仪式却往往能给予人抽象的感受,让人联想、体验到自己所渴望的价值观,从而产生知觉共鸣。追求仪式感,如同给自我一个全神贯注的暗示,通过完成了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将自己与更高维度的精神进行连接。

对大学刚毕业的孟雨青来说,最近体验到的一次仪式感,是她职场生活中一次充满意义的出发。1月初,来自黑龙江的孟青雨在一家新闻单位结束了半年期见习轮岗,即将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内心难免有几分忐忑。让她没想到的是,入职前,单位专门为新人开了一个特别的入职仪式。“总编辑坐下来说的第一句话是,‘怎么只有我们面前有茶杯,快给年轻人也倒上!’瞬间让大家紧张的心情放松不少。”谈独立,谈梦想,谈奋斗的勇气,整整两个小时的“见面会”,全程气氛热烈、温馨,总编辑用16个字寄语年轻人,“坚持理想、热爱平台、珍惜同事、享受生活”。这样一个意料之外的入职仪式,让孟雨青感受到融入大家庭的温暖,更体会到所在集体对个体的托举和期望:“这种仪式感,让一种自豪、积极磅礴的力量油然而生,鼓励我用庄重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而未来的工作,对待生活里的每件事。” 而在去年七夕佳节,这家单位还特地为数十对新人伴侣、数十名新生宝宝举行七夕主题活动,两双印有报纸创刊号的银筷子,祝福新人成双成对,一只卷报状的黄金挂坠,祝福宝宝茁壮成长。这样的仪式和精心准备的礼物,给员工带来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活动现场,90后女孩徐丽说,“这样的仪式,让自己有一种成长得到了见证的获得感,特别想主动去建设、传播这样的企业文化。”

对很多人来说,仪式感还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升华,让自己自律、反思、有敬畏、有责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事业,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奉行人道主义精神……”今年33岁的陆可仍然清晰地记得,15年前,刚考入南京医科大学的他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班同学一起宣誓这段经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是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但宣誓的仪式和誓词所蕴含的深厚寓意仍牢牢镌刻在他心中。“读大五那年,我在医院实习,一天夜里,一位术后病人某项数值突然跌到很低。当时值班医生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发现后连忙汇报上去,最后挽救了这位病人。病人痊愈后,他的家属专门送来了锦旗,在接过锦旗的那一刻,我脑中突然回忆起那次宣誓,誓言声声,又在耳畔响起。”行医路上,陆可见过许多生死关头,面临过无数次巨大压力,每当默诵希波克拉底誓言,他愈发理解那句简简单单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寄托的勇气、信仰和价值观。

真切地感知生命,热忱地面对生活,仪式感让流逝的时光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让人生成为一种精神的沉淀。 对今年82岁的南京市民施顺才来说,拍照是他的家庭一个重要的仪式,每个节点的一张张照片,让他的家庭档案走进了南京市档案馆。“我这一辈子,最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拍照纪念,家庭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进步,我都会用相片记录下来。”1961年,施老结婚,花了一个月工资30多元,专门去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中国照相馆拍婚纱照。“那会儿经济不富裕,拍婚纱照和旅行结婚只能选一项,我们一合计,拍婚纱照是人生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必选项。”50年后的2011年,施老金婚,在子女们的簇拥下,他和老伴又拍了同款婚纱照,以这种仪式纪念他们历久弥新的爱情。

“我家有一个照片档案,里头有几千张家庭照。前两年,南京征集‘最美家庭档案’,我拍的一组照片入选了,那组照片里是我的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从堂子街买的二手自行车到助力车、小轿车,见证了改革开放后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在施顺才看来,照相作为一种家庭仪式,是一种无声的记录,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时代的脚步,不经意间就能鲜活地映射出国家和时代的风貌。”和儿孙们翻看这些相片,回忆过去的历史,谈谈今天美好的生活,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连接。”施老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吴雨阳

视觉中国供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