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东部新城:春节话门神春联

春节话门神春联
(文)卫康世家
汉朝应劭的《风俗通》就记载了腊月除夕在门上装饰桃人、悬挂苇草和茭、画虎,来迎接新年、驱邪镇宅,这桃人的的原型就是郁、垒俩兄弟。
到了唐朝,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睡不好觉,常常做恶梦,不得已,令大将秦琼叔宝,尉迟恭敬德在寝宫大门值班守卫,居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后来人们就绘制了两人的画像,贴于门上,称之为“门神”。
春联的出现就比门神晚了一些。五代后蜀国王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后来的春联还加上了横批。

千百年来,人们过春节贴门神、春联都不曾中断,即使是在提倡新风尚的年代,春联也有它的时代特色。直到现在,乡镇上出售的虽然大多是印刷精美的门神和春联,但还是有人现场书写春联,只是写的人太少了,往往一个场镇只有一个人在写,个别传统的家庭,会自己书写,当然也是凤鳞毛角,稀罕得很!
古老的传统习俗,腊月三十上午贴门神和对联。先除去旧的,所谓“总把新桃换旧符”,再用灰面调好浆糊,将新的贴上去,看起来焕然一新。近年来,流行挂大红灯笼,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在配备了电灯的灯笼光照射下,一派红红火火,喜庆的气氛,这才是该有的年味的样子。

摄影:牧羊人 | 出镜:微妙的心灵
门神最常见的还是秦琼和尉迟恭,也有杨家将的,画像边署有他们的名字,也有简写的如“叔宝”“敬德”,但我们都知道是他俩。早年这是木刻的画像,刻在木板上,红色,一张张刷印的,笔法古拙,很有民族特色,如今虽然是印刷的,但是仍然保留了木刻的传统,所以,依稀还有那股古老的味道。
春联的讲究就更多了,大门,堂屋,厨房,猪圈等都有它的书写格式。我们先来看看早期的春联。大门的春联无论尺寸,还是书写的内容,都很大气,起到了统领的作用。如:“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 艰苦奋斗继承革命传统”。横批“形势大好”。堂屋联比大门联小一些,“社会主义金光道 人民公社无限好”。厨房的联突出了它的功能,“以粮为纲五谷丰登,全面发展百业兴旺”。猪圈联寓意六畜兴旺,“牛羊肥壮鸡鸭成群,竹林茂盛谷麦满仓”。这些春联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当然还有其它内容的春联,有宣扬国人传统美德的。如:“一年美景春为首,万载幸福勤为先”。有描写美丽家乡的,“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岁岁春”。有寄托美好祝愿的,“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是黄金”。也有雅致的,“休说飧蔬无兼味,须知菽粟有真香”。等等。
今年,你家的门神和春联贴好了吗?
——写于庚子年腊月28
—END—
编辑:傲剑藏锋
撰稿:卫康世家
审核:康君&倪志群
版权归作者所有!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