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把孩子的旧衣服、玩具送人,这不是存心添堵吗?

图片源自网络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对于所有的老百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这段时间,不管距离多远,也不管回家的路多艰难,大多数人一心想着、盼着要回家、回老家大团圆的。
不过,今年因为回老家过年这件事,我的一位朋友和自家先生发生了一些争执,本来是“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喜庆,变成了“相看两厌”。

图片源自网络
争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朋友和她家先生都是从小山沟里考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在这个省会城市奋斗拼搏,十几年过去了,也终于能够生根发芽,建立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很是温馨。
这些年下来,朋友和先生也没有忘本,总是想方设法补贴各自的原生家庭,既是对父母的反哺之情,也是对多年兄弟姐妹情的延续。

图片源自网络
今年本来是疫情的缘故,他们原本计划是就在小家里过年好了。临近放假,小两口又忽然觉得还是有必要回家看看的,因为去年也没有回老家,今年本来两地都是低风险,若是再不回去,总是止不住对老家父母的挂念。
于是他们就匆匆忙忙地为回老家做各种准备。
比如给亲人朋友买过年礼物、为父母兄弟姐妹添置新衣、为小字辈准备红包……小两口虽然是瞬间开始变得忙忙碌碌,但是也都是幸福的憧憬着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念叨着想念老家的小吃、老家的朋友,计划着如何高效率的走亲访友。

图片源自网络
这时,朋友拿出自家儿女的一些小衣服也往行李箱里塞,认为这些衣服还都是新新的,没有怎么穿孩子就长大了,正好拿回老家去,看谁家孩子能穿就送了。举手之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而朋友的先生却非常不赞同:大过年的,拿回家一些旧衣服送人,这不是存心给别人添堵吗?过年,要不就都送新的,要不干脆就不送。
朋友很是奇怪,老家里生活条件本来就不算太好,而这些小孩子的衣服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有质量保证,怎么就不能送人了?
后来,先生恼怒地说:要送就送你家人吧,反正是不能送给我家人的。
然后家里的气氛就变了,本来是什么事情小两口都是有商有量的,最后变成了各自整理,互不干扰。要不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牵绊,朋友说差点儿就不想跟他回他家过年了。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我个人觉得,若非赠与的对象是真的生活非常艰难、举步维艰,那么在过年期间,还真的是最好不要送一些旧的、自己不要的东西给别人的。
毕竟现在市场经济下,商品本就琳琅满目,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电商,活动也多,孩子衣服的价位从高到低也都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经济购买需求,逢年过节,谁家不给自己孩子添置新衣呢?
若是觉得自家孩子的衣物真的很新,当初买的时候又价格不菲,扔了着实可惜,不妨采取捐赠的形式,把衣服洗晾干净之后,通过正规渠道送给真正需要的人,多好啊!
现在很多社区都有类似的旧衣回收处,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方便。

图片源自网络
另外,虽然现在你是好意地去送,别人也不见得就是“稀罕”地来接受。
所以,即便是想要把孩子的旧衣服、旧玩具送给别人,也要先判断出双方的关系亲疏程度。
比如的确是至亲的人,也提出了相关的请求,这样送出去是双方开心;若是别人本就没有需求,你却把衣服直接拿了去,对于受赠方来讲,不过是占了地方的“垃圾”罢了,哪里感受到你的“好心”?
我曾经见到过邻居家好心把一包孩子7、8成新的小衣服送给了门卫夫妻,结果门卫直接大着嗓门拒绝了,说这些衣服不适合她家的小孙子穿了,都给孩子买新的。
邻居尴尬一脸。

图片源自网络
还有就是针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青春期)的旧衣物,就最好不要再送给别人了。
因为能够穿上这些衣服的孩子,差不多是同龄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基本的审美观和羞耻感,也正值青春期的敏感,若非是逼不得已,他们会认为检别人穿过的旧衣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前段时间,我家姑娘的姑姑把自家女儿穿着小了的衣服送给了姑娘穿,当时我就看出姑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等到拿回家之后,她就直接塞进了衣柜,看都不看一眼。年前我做大扫除,她就把那两件衣服拿出来直接给我,让我当垃圾丢了去。

图片源自网络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本是自己的一份好心,但是总要有人真心愿意感受到这一份好意才是,否则不就是好心办了坏事吗?
过年,你会想着送别人一些孩子的旧衣物吗?你会接受来自亲人赠送给孩子的旧衣物吗?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