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赚特赚的春节档,其实不香

文 康斯坦


大概就类似我们对春晚的态度?食之无味,还伤钱包。


今年春节,你还有去电影院为中国票房贡献力量吗?


“正在出发看《唐探3》,还好提前买了票。”


“这两天连看了三部,累了。”


“我看一部,就已经累了。”



“其实一部都不想看。”


“过年谁有空看电影啊?”


“基本不看国产电影,因为国产电影多多少少,打心底里瞧不起观众。”


“今年电影票贵得离谱!花100块钱最后竟是去影院玩手机?”


上面是否有你的心声?



套路多年,春节档早就和看电影关系不大。当它逐渐成为社交刚需,电影更像是将艺术套进变现公式/互联网算法的某种“技术变形”:创作者为捕获观众的喜爱而妥协,精明的人甚至早就开始流水线操作,一锅乱炖、添油加醋。


而影院则需要在这段“躺赚期”尽可能多地完成KPI,毕竟线下艰难,春节档简直生死攸关。


面对今年春节档总票房超过78亿、观影人次1.6亿的新高,面对豆瓣平均分高于往年的好消息,你真觉得今年春节档很香吗?



票价死贵,

都市男女没有电影自由?


总票房超过 78 亿,比19年同期增长超过30%,说是质的飞跃都不为过。背后除了那增长的 3000万观影人次,还有一个更显而易见的动能:


飞涨的票价。


选购《你好,李焕英》和《人潮汹涌》的时候,我都蒙圈了:


广州热门商圈(交通便利之地)的票价70元起步,而那些设备新靓正的优质影院还需再加价;如果还想要在黄金时段观影,不好意思,动辄上百。


确定咱安排的是一部2D电影吗?


怎么刚想表扬国产电影没通过强制3D化逼迫我交智商税,下一秒就发现还是我太天真了?



过年期间,M夫妇选择看电影作为“逃离带娃”的放松方式,他们陆续刷了5部片,财力可谓不俗啊。“平均票价50元,每次100块就会觉得还好。但现在算算,也蛮贵了。”M女士感叹道。


不过,也几乎没有比看电影更合适的消遣了:在家的不远处,就可以完成逃离两三个小时的愿望,看完回家正好和婆婆接力带孩子……


M女士表示她在影院看到还是“以合家欢为主,其实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夫妇过二人世界的。这个价钱算相对友好吧,毕竟和市中心相比,被笑称为大乡里的番禺可谓质朴又良心了。”



我们一起来算下账。


2019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大概45元,而今年均价近49元,每张票涨4块钱,就能为总票房多贡献6.4亿元——这部分已经占到了今年总票房8%。


还因为“就地过年”的政策,今年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都得抓,往年时常会有三四线城市票价直接翻倍的新闻出来,而今年一线城市不遑多让,涨幅飙升超过20%。


这其中,北京更是一骑绝尘:根据灯塔提供的数据,北京票价涨幅为35.9%,均价去到72元。紧跟其后的是南京、天津、上海和乌鲁木齐,涨幅都高于24%。



“家门口平时看电影40元左右,大年初一开始突然全部提价到120元。”北京的网友如是说。


“初三之前没有一家有60元以下的票,80元都买不到热门影院的非热门票,排头两位的影片在普通厅黄金时段票价都摸高到100元以上。”而这,还只是五环外的物价哦。


说好的“成年人不做选择,我全部都要”呢?抱歉,我要不起。


而且,大几率还抢不到票(orz)。



撇除票价和一票难求的问题,出门看戏还需要完成网上实名登记、扫码测温等等手续,面对疫情也无法完全放松警惕。一番操作下来,换谁都会怀疑人生:家里充值视频网站看到饱,又或者任天堂/索尼游戏直落通关,再不然想约剧本杀、线上线下均可,这些难道不香吗?


在北京一场剧本杀的人均消费大概在120 – 250 元之间,差不多的价格我还可以做自己故事的导演,最起码不用如坐针毡地看着银幕里的工具人摆烂。


与上文呼应的一个有趣数据是,今年80%的观众在春节都只看了一场电影,观看两部或以上的观众占比较往年降低约5%。票价太贵、抢票太难,这无疑让本就艰难的打工人更添堵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小岳岳那样拥有“电影自由”的,一天就完成了春节档所有电影的打卡和集赞,他在微博凡尔赛说“我今天太累了”。


而只看了一部电影的我,也真情实感地想说“累了”啊。


电影内容很“单一”,

除了说看过,还有啥好聊的?


票价上涨,那影片的质量提高了吗?


答案见仁见智,但肯定是要打个问号的。


先撇开今年几部电影的质量不谈,我觉得最值得警惕的问题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提炼于生活、但又可能高于生活的娱乐方式,却变得单一且无聊,就是那种你看完之后零想法,居然没有思考、甚至没有欢乐能带出电影院的那种无聊。



最多不过在群里吆喝一句:“《xxx》你看了吗?挺好/挺烂。“就再无延展话题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聊和单一感?


我很明白创作的艰辛以及环境的残酷,但不好听的话还是要说——创作者有义务去寻找到内容上的某种平衡,传递一些意义或者信念,尤其是在当下如此风云变幻、如此面目模糊的现实中。如果说这个要求太过强人所难,那最起码需要和时代并进。


完成了上面的基准,如果可以突破瓶颈就更令人钦佩。



何况,我想不到任何一个比春节档更适合、更有义务要求创作者去打磨好故事和内容的档期了——毕竟这是一年电影最最刚需的时刻,不是吗?


但事实上,这一档期越来越多地蒙上了投机取巧、和稀泥、割韭菜的油腻。



《人潮汹涌》是今年春节档我个人最不能接受的电影。通篇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创作者和时代的脱节,关键创作者还是以一种“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腔调来完成作品的。


讲述一个无名之辈的童话爱情肯定不是问题,刻画两个底层人物的“二次人生”更是极好的选题,但怎么就通篇都是老掉牙的窠臼了呢?玩飞了就用“人潮汹涌遇见你”这样的鸡汤匆匆掩盖,圆不回来了就让角色不知所踪,又或者抛出八点档的烂俗情感戏码来藏拙?



如果创作者认为但凡套上“黑色幽默”“荒诞喜剧”这样的高级词汇,算计地铺排好反转、管它是软是硬,就足够交功课了,反而不思考自己创作的本心和主题,那可能你确实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和鉴赏能力。


翻拍或改编,甚至都不需要讨论。影片充其量不过是Idol天王刘德华的致敬混剪。那我为何不去重刷一次《天若有情》呢?



《你好,李焕英》因为贾玲的纯粹和真挚,成为了档期内最佳。不管你是否喜欢一身刻板印象的妈妈李焕英,都不会妨碍你又哭又笑。可是,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当我们谈怎样的电影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时候,答案竟是:真挚和纯粹就足够了?


我竟一时无言以对。



《你好,李焕英》的故事非常简单,是单一输出的小品电影,它只讲一件事:“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更爱你”。


但关于母爱、关于原生家庭,或艰深或温馨的故事还有很多,对于贾玲来说这是她私人的“抒发”,她也明确说再拿导筒会谨慎三思(基本上就是不考虑了,可以说是对创作的尊重),但对更多行业内的创作者来说呢?



对比下来,尽管《刺杀小说家》不完美,甚至BUG到暴雷而引发观众犀利吐槽:“还不走?等什么彩蛋?是导演要出来道歉啊?”


但不可否认,路阳导演的孤勇和魄力,值得钦佩。他将一个严肃文学拍成了一部略中二又热血的特效大片,人物虽有沦为工具人之嫌,但好歹不忘初心、不舍信念。


在同名短篇小说的开头,作者双雪涛通过描写并想象那两扇紧紧关闭的门,开启一段文学和现实世界的联动冒险。这个小说有作者自己的投射,里面谈到了小说家的自觉,或者说是某种“别无他选”的无奈——只能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存在了。


这句话大概也同样适用于路阳作为创作者的信仰。那么,他需要面对的问题将是如何突破瓶颈。


这里需要带出另一个话题:对票房数据的疯狂迷信,而导致市场排片的势利和单一。



春节档最火爆的两部影片,在档期后期、包括现在,占据了超过 65%的排片。相对弱势的影片甚至很难安排上黄金档期,只能辛苦影迷赶早场或夜场。这种单一,也很让人感到无趣。


《唐人街探案3》就不具体说了吧,对于没有诚意的宇宙作品,我都会建议毁灭吧赶紧的。


当我们如火如荼过春节的时候,地球另一边的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发出了关于电影艺术的呼吁,他依旧用他广博的知识、经验和阅历,去温柔地娓娓道来,却那么振聋发聩。



在此附上这篇文章的链接电影永不投降,老马永不投降以方便各位阅读。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这句话虽然老土,但也曾在不久前的电影作品中震撼过我们,也激励过无数内容创作者。


记得,“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