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吃了发霉的花生,会黄曲霉素中毒吗?3个动作可快速缓解

“完蛋了!我刚不小心吃了几个霉变的花生!听人家说霉变的食物里有黄曲霉素,会致癌,我不会中毒吧!”小A惊慌失措来找P教授,害怕自己的大意导致健康受到威胁。

“只是吃几个花生而已,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如果真的黄曲霉素,你现在可没这么精神,别担心。”P教授安慰小A。

其实,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其中,黄曲霉素被科普较多,它也逐渐成为“洪水猛兽”。但是,提高防范心的同时,P教授也注意到,现在网络上很多关于黄曲霉素的“常识”其实多多少少存在误区,容易误导大众。

发霉的花生是否一定存在黄曲霉素?

发霉的花生不一定存在黄曲霉素,假如花生是被污染上根霉而产生霉变的,那就没有黄曲霉素。

不过,上述情况属于低概率事件,发霉的花生的确有很大可能存在黄曲霉素污染,肯定不能吃。如果不小心误食,但没有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可以多喝水,多吃些蔬菜水果类食物,促进毒素的排泄。

此外,黄曲霉毒素热稳定性较高,一般加热无法有效降低其毒性。发霉的花生即便是榨了油,在未经处理的土榨花生油中也依然存在黄曲霉素。因此,如果是已经发霉、变黑的花生,就不要食用了。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黄曲霉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孢子可在空气中传播。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的黄曲霉菌,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就会附着在一些植物上生长,产生菌丝,并代谢出有毒的化学物质黄曲霉素,毒素通过种植、储存、运输等环节,就会污染到食物。

霉菌的生长有一定条件,黄曲霉菌产毒也要有一定的条件,温度要合适,还要有一定的湿度。具体来讲,除了要控制湿度和酸碱度外,黄曲霉菌生长繁殖的温度也很重要,一般温度范围在8℃~42℃,而最适宜的温度为32℃;产毒的温度范围是12℃~40℃,最适宜温度为25℃~35℃。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植物都有可能成为它的寄主,其中,最容易招惹黄曲霉素的当属花生和玉米,其次大米、大麦、小麦也比较容易受污染,大豆一般不易受到污染。

注意:黄曲霉素不止“藏身”于食物中

近年来,黄曲霉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备受社会关注,已成为环境毒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已分离鉴定出AFB1、AFB2、AFG1、AFG2、AFM1、AFM2、AFP1、AFQ1和AFH1等17种该类毒素。迄今为止,该类毒素在全球范围广泛检出,存在于粮食、饲料、干果、调味剂、油料作物种子、奶制品以及酒类等多种介质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到的避免黄曲霉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素。

首先,在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其次,购买坚果类食品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此外,筷子、案板等经常接触食物的物品,用完要及时清洗干净并晾干,绝不为黄曲霉菌营造适宜的滋生环境。

黄曲霉素的危害有多大?

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可以抑制细胞合成RNA、DNA以及高分子蛋白质,并阻止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质的代谢。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于多个系统,主要包括对血液、肝脏、生殖、消化以及免疫系统的毒性。摄入过多会导致急性中毒,并对人体肝脏以及脾脏造成巨大的损害。

而长期、小剂量摄入这一毒素,则可引起慢性中毒症状,例如生长迟缓以及体重的减轻。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砷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

另外,早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把黄曲霉素划定为致癌物,1毫克就能达到致癌的剂量。

这一切表明黄曲霉毒素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少量误食黄曲霉素怎么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误食含有黄曲霉素浓度超过1毫克/千克的食物,有可能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是不会引发黄曲霉素急性中毒的。若不小心误食,出现了中毒症状,则需根据临床情况来进行救治。

如果少量误食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可以通过催吐、多饮水、适当饮用牛奶的方法,使其尽快从体内排出。如果中毒症状较为明显,则必须及时送医,以免病情恶化。

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污染严重影响食品的质量危害人体的健康, 有效预防黄曲霉素的产生至关重要。除了避免食用发霉的食品,还要注意常用餐具、厨具的卫生,从源头杜绝黄曲霉素产生。#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从黄曲霉毒素污染说开去》.中国科学报.2018-06-15

[2]《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预防措施》.食品安全导刊.2020-02-25

[3]《黄曲霉毒素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1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