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给“十四五”定下目标 GDP要破6000亿
“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是2020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完成4222亿元,保持正向增长1.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完成2440亿元,更是创历史新高。”
3月1日,惠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举行,在当天披露的2020年政府公工作报告中,这座大湾区东岸的城市交出了这样一份2020年的年终答卷。
不止于此,在此次会议上,还对未来“十四五”期间设定了发展目标。未来五年,惠州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硬任务”,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软目标”。
2020惠州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完成42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
3月1日上午,在惠州市两会上,惠州市市长刘吉做政府工作报告。谈及过去一年,刘吉表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不仅有新冠肺炎疫情,还有世界经济下滑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惠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抢抓“双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重大机遇,突出“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夺取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国内一流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抗疫经受考验 经济实现正增长
刘吉介绍,2020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惠州在珠三角率先实现确诊病例动态清零,3月初62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与此同时,全年经济在疫情考验之下还是实现了正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完成4222亿元,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2.2亿元,增长2.8%。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 交通大规划打造湾区枢纽城市
2020年,也是惠州大项目逆势集聚迸发新动能的一年。在这一年惠州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新引进6宗百亿级引领性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920宗、竣工投产660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完成2440亿元,创历史新高。
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云开工”、中海壳牌三期“云签约”。两大科学装置场平工程完成,太平岭核电一期、省能源实验室建设提速。惠东、龙门的6个大数据中心项目签约、动工,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二期等项目投产。恒力、正威等一批百亿级大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动工,项目扎堆抢滩成为“惠州现象”。
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思路,2020年惠州还启动了“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金山新城。与此同时各县区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丰”字交通各展所长,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从而最终向着大湾区东岸交通枢纽门户这一目标前行。
水污染治理实现长制久清 脱贫攻坚圆满完成
2020年也是惠州环保治污攻坚的一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标志性胜利。七大江河108条主要一级支流水质持续好转,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淡水河、潼湖水、沙河、淡澳河、吉隆河水质均大幅改善。
与此同时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惠州全市46个省定贫困村及15188户355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3万元。
十三五总结:惠州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总结过去的五年,惠州保持着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十三五期间,惠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000亿元、400亿元大关。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14.3%。税收占比72.2%,提升了11.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惠州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4家,总数达10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100家、高企1376家。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4K电视机产量占全国1/3,惠州制造展现硬核竞争力,两大产业集群基础更加扎实。
不仅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而且过去五年,惠州城乡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4公里,总里程居全省第2。随着经济日益向好,惠州与国内城市之间互动更加频密,截至目前惠州机场已经开通47条航线,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55。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惠州过去五年生态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获评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评省优秀。
产业大发展,城市宜居指数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过去五年惠州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城乡低保标准增长49.8%。
刘吉表示,“十三五”期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危”与“机”的转换中找准了正确路径,在“稳”与“进”的开拓中提振了发展信心。惠州加速转型、逆势上升的强大动能不断累积,建设一流、竞逐一流的底气更足了!
“十四五”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硬任务”
在2021年此次惠州两会上,对于惠州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也明确了最新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惠州不仅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硬任务”,还有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这一“软目标”。
根据市长刘吉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到2025年,惠州综合实力要跃上新合阶,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十四五期间,惠州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5万亿元,其中针对两大支柱产业石化和电子,更是提出明确要求,要基本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产值达5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稳居全省前三,产值达6500亿元。
2021惠州新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目前惠州正逆势而上,发展呈现明显上升态势,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动工、投产。因此,对于2021年的工作目标,刘吉也提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产业集群、交通体系、城市品质、群众生活都有大起色,实现大提升。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2021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其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被列为最关键,按照规划惠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2900亿元,安排重点项目134宗、年度计划投资750亿元。为了推动投资更快落地见效,2021年惠州还将盘活土地3.4万亩,坚持70%以上用地指标用于工业,完成工业投资800亿元。
作为惠州的支柱产业,石化和电子在2021年也将向着产业集群的方向打造,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加快塑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2021年惠州将推动埃克森美孚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建设,启动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填海造地工程,中海壳牌SMPO/POD建成量产。除此之外还将有一大批石化能源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
另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2021年肩负着要做大做强,形成局部领先优势的这一重任。特别是在超高清视频显示、5G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从而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从上游材料、核心器件到终端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丰”字交通积极融湾入圈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背景下,紧邻广深莞的惠州发展迎来重大机遇。2021年,惠州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深化与港澳广深等大湾区城市合作。
“如何更好的融湾入圈?”加快建设“丰”字交通构建现代大交通体系,打造对外大连通枢纽门户。对于这样一个设问,在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给出了答案。
刘吉在报告中提出,今年10月将开工建设联通深圳的东西轴线、联通广州的沿江轴线。加快构建“五横五纵”快速路及五条联络线,推进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一期项目,动工建设国道G355线龙门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
与此同时还将打造对外大连通枢纽门户。建成赣深高铁惠州段及惠州北站;抓好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动工建设惠城南站及配套项目,推进莞惠城际北延线建设。按照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推进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建设。
加快建设“丰”字交通作为惠州2021年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也正是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并强化与深圳与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的主动作为,而深层次的含义则是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不仅要全力支持、积极融入,而且还要抢抓“双区”机遇,找准惠州在“双区”建设中的定位,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
采写:南都惠州两会报道组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