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才是真“女神”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战争年代,一位又一位铿锵女子,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谱写了辉煌的历史。今天是妇女节,让我们一起追忆这些女英雄。

秋瑾
秋瑾(1875—1907),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她从小崇拜岳飞、文天祥、花木兰、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杰,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

孙中山为秋瑾题词
1904年夏,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作的《鹧鸪天》抒发了她立志为国牺牲的心声——“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5年,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她创办我国第一份宣传民主革命的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1907年2月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
为有效组织武装起义的力量,秋瑾整顿光复会组织,联络会党势力,组织“光复军”。她将光复会会员分成16级,以“黄祸源溯浙江潮,为我中原汉族豪,不使满胡留片甲,轩辕依旧是天骄”这首七绝诗中的前16字分别作为16级的表记。她还秘密编制《光复军军制》,将光复军全军分为8军,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8字分别作为各军的表记。
她与徐锡麟联系,制定了皖浙起义计划,“以安庆为重点,以绍兴为中枢”。大通学堂成为当时浙江革命的大本营。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怅恨自己壮志未酬,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刘志敏
刘志敏,1904年7月出生于河南罗山县。7岁进入私塾读书。后入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22年考入开封河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她阅读《共产党宣言》《向导》《苏联十月革命研究》等书刊,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坚定了革命的信念。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委派,以战区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在信阳县从事农民运动的宣传工作。同时,担任共青团的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学生和妇女工作。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刘志敏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同年秋,经上海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经曹靖华夫妇介绍,与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共产党员李翔梧结婚。
1929年秋天,刘志敏和丈夫李翔梧回国,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夏,李翔梧夫妇奉命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刘志敏先后任中共建宁中心县委常委、妇女部长,闽赣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闽赣省委常委、妇女部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刘志敏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在险恶的环境中,以顽强的革命意志、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其他同志一道坚持着革命斗争。
1934年12月底,刘志敏在棠地(今属宁化县水茜乡)战斗中被俘,先被关在福建宁化监狱,后被押到漳州绥靖公署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率领同监战友开展斗争达半年之久。1935年6月,刘志敏在漳州城西门外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吴富莲
吴富莲,1912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的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她幼年时被迫做了童养媳,饱尝疾苦。
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上杭,开辟了闽西根据地,吴富莲毅然摆脱家庭束缚参加了革命。由于表现出色,她很快就被吸收入团,不久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起,吴富莲先后在中共上杭官庄区委、上杭县委、中共闽粤赣省委工作,任区委委员兼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县委委员、省委委员兼省委妇女部巡视员。1933年4月,吴富莲到中央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调任闽粤赣省委妇女部长。
1934年10月,吴富莲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任红军野战医院政治处干事。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0月下旬,吴富莲调任红四方面军,担任妇女独立团第一团政委,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7月,吴富莲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妇女先锋团政委。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四方面军分兵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吴富莲被任命为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政委。
10月下旬,妇女先锋团随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西路军部队在河西走廊陷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等军阀部队的重重包围。经过3个多月的殊死血战,红军西路军及妇女先锋团在给敌人以重大杀伤的同时,自身也损失惨重。
1937年3月,吴富莲与团长王泉媛奉命率妇女先锋团女扮男装,改用红30军88师268团番号,接管268团阵地,掩护主力突围。妇女先锋团在甘肃临泽南部的梨园堡一带与敌血战三昼夜,完成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此后,妇女先锋团在祁连山中与敌周旋多日,4月上旬又被敌军包围。吴富莲与团长王泉媛指挥全团同敌军激战,终因敌众我寡,部队被打散。吴富莲与几名战士突出重围后在深山里坚持了几个月,不幸被搜山的敌人抓住。
吴富莲负伤被俘后,敌人以官位利禄诱惑,她丝毫不为所动。敌人又凶狠地用马刀对着她,胁迫她投降,吴富莲视死如归,坚定地说:“作为一个革命者,牺牲是早已意料到了。”敌人无可奈何,将她关押进武威监狱,企图以残酷折磨迫使她屈服。面对敌人的百般折磨,吴富莲以绝食斗争进行反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云周西村,她15岁的时候便担任村妇女干事一职。1946年10月,率军驻守在山西的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调集近万名兵力对晋中平原进行了疯狂扫荡。由于刘胡兰所在的云周西村靠近平原地区,因此成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目标。
在阎锡山和他军队的庇护下,云周西村国民党派来的伪村长石佩怀,与当地阎匪军对附近村庄的共产党员大肆屠杀。
1946年年底,在刘胡兰的放哨掩护下,当地武工队惩处了这位伪村长,而这一行动也招致了阎锡山部的疯狂报复。
不料,由于叛徒出卖,刘胡兰共产党员的身份不幸被暴露。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部72师215团1营纠集“复仇队”包围了云周西村。严禁任何人进出村庄,将全村百姓强制集中在村口观音庙的广场前,并在这里摆放了三口铡刀。
云周西村观音庙旁的广场上,此时已经有6名地下党同志被捕。这个时候,敌人队伍中有人指认出刘胡兰就是云周西村的共产党员,要刘胡兰去接受审讯。
刘胡兰从容地走到敌人面前,面对国民党军队特派员“大胡子”张全宝的威逼利诱,她丝毫不为所动。
随后,刘胡兰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与其他六位被捕的地下党同志一起慷慨赴死,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
来源:综合自人民艺术家杂志、求是网、人民日报、CCTV国家记忆
“红果记忆”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中内容与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