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三人花果山祭扫引发山火

昨日,连云港市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一场特殊的植树活动如期举行,兄妹三人填土、浇水……这是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失火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执行现场。事前,案件已在李集镇新民村司法执行基地开庭审理。庭审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数十名村民代表全程旁听,审理过程同步网上直播……

通讯员 李澄澄 孙鑫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事件突发 兄妹三人上坟引发山火

“花果山着火了!”2019年9月22日下午5点多,这条消息在朋友圈不胫而走。同一时间,连云港消防接到报警电话,称连云港国家级高新区辖下的花果山街道小村东侧的山上,有浓烟蹿出树林上方,能看到火苗,且火势有蔓延趋势。消防立即行动。此时,正在起火山坡附近公路执勤的连云港市交警开发区大队警员发现火情后也迅速拨打110,并按指挥中心要求采集影像资料。十几名消防员和民警赶到现场时,已有附近居民自发参与救火。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山火被扑灭,消防员及民警撤离现场,无人员伤亡。

这起突发的山火引起当地各方高度关注。

这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火灾发生的当晚,涉案人员仰某梅就主动投案自首,被连云港警方以涉嫌失火罪立案侦查。后查明,2019年9月22日下午,仰某梅和姐姐仰某霞、哥哥仰某文,到花果山街道小村东侧山上祭祀烧纸,不慎引发了山林火灾。经司法鉴定,该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接近2.5公顷。根据法律规定,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的,涉嫌失火罪。

损失严重

大火烧死树木1138棵

祭祀的火苗如何演变成山林大火?提前介入案件后,开发区检察院了解到,最初兄妹三人对点火分工叙述不清,据他们供述,当天风大,三人在烧纸时引发周围灌木燃烧后,采取衣服扑火、浇水等方式灭掉了明火,这才离开现场。然而不久后,暗火复燃引发周边大面积山林起火。为进一步查明责任,检察院针对涉案人员携带火种、点火、分纸等操作分工情况及主观过失认定等方面提出了引导侦查建议,后经警方查明,仰某梅在这起失火案件中承担主要责任。2019年9月30日,开发区检察院依法对仰某梅批准逮捕,同年11月26日,受理审查起诉。

“这起祭祀引发的山火导致20多亩杂竹林过火,烧死树木一千余棵,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我们当即针对生态资源损害启动了公益调查。”案件承办人董月明告诉记者。

在案件审查起诉环节,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查明,该案过火面积达2.4693公顷(37.04亩),烧死树木1138棵,过火杂竹林21亩,且过火区域为国家级公益生态林。董月明带领的专案小组同步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针对失火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害提出了民事赔偿请求。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出具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报告认定,“仰某梅失火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及生态修复费用共计78.6万元”。

法院判决

被告人获刑+赔偿+种树+道歉

开发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积极进行普法和警示教育,详细说明失火对周围人居环境造成的潜在危险和生态损害,最终被告人积极认罪认罚并主动承担赔偿责任。2019年12月31日,开发区检察院依法以失火罪将仰某梅起诉至法院,2020年4月,以仰某梅、仰某霞、仰某文三人为被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依法判令三被告共同赔偿因失火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393000.78元,同时共同承担生态修复责任,即通过补植2000棵指定树种并保证成活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者承担生态修复费用39.3万元,并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道歉。

灌南县法院当庭宣判,以失火罪判处被告人仰某梅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支持检察机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求。

来源: 扬子晚报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