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张韶涵张信哲都给比下去,唐汉霄靠的是什么?

文丨亦茗 图丨来源于网络


最近一直在追综艺《为歌而赞》,这个周末已经更新到第二期了。


虽然还是第一期的原班人马,但“新歌阵营”和“热歌阵营”的爱乐歌手身份互换。


这一换,爱乐歌手们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了。

上一期已经拿过第一的唐汉霄,在第二期里又是排名第一,而且分数(音符值)高达93。


而《青春有你》出道的女团THE9,现场只得到了30(音符值),连唐汉霄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心里不禁打了个问号:高人气当红女团的票数,竟然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唱作人低,是因为“百赞团”不够专业、随意给票?


第一期播的时候,我心里就有这样的困惑了。


张韶涵当时改编了抖音热门歌曲《心恋》,专门找了舞台剧演员做搭档,上台后气氛格外活跃,连“多余和毛毛姐”也跟着跳了起来,“百赞团”里也有不少人跟着舞动。



而“情歌王子”张信哲更是拿出了“杀手锏”,唱了和国际知名音乐人合作的英文歌《A Matter Of Love》(中文名《当年那份爱》)



可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俩人唱完后的成绩都只有50多(音符值),连及格线都没过。


那么,问题真的出在“百赞团”身上吗?


其实仔细听听他们对歌手的现场评价,会发现他们这票还真不是胡乱投的。


像女团出身的THE9,她们的优势,其实更多体现在唱跳方面。



没有了热舞的加持,她们单纯唱歌,就很容易把小问题暴露出来,每个人唱得不是一个味道,也很容易被听出来。


而且,这一期节目她们选择的新歌《凌晨一点半》,是一首很安静的歌,并不能很好地调动现场气氛。



这一点,“百赞团”在点评的时候也提到了,团里的每个人都挺有记忆点,但放在一起,就显得很平淡,不容易被记住。


这是一首很私密的歌曲,很多人在一块唱,各唱各的,很难有共鸣。



而得到高票的唐汉霄,虽然是“孤军作战”,但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绿色》这首歌曲。


浅吟低唱的歌声,不经意间的细碎舞步,萨克斯的配乐,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仿佛置身在“草莓音乐节”的现场。



从“百赞团”成员们的评价就看得出,唐汉霄是真的把歌唱到了他们心里。


有个姑娘本来害怕失恋,但听了唐汉霄这首歌,竟然想去体验下失恋的感觉。


有人说,之前对这首《绿色》其实有着自己的期待,本来以为会是深情的绿色、感动的绿色,没想到最后会是娇嗔的绿色,让人耳目一新。


她觉得,在《为歌而赞》的舞台上,不同的歌曲,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是有不同的情绪和感受的,而唐汉霄表达出了节目的宗旨: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唐汉霄最后能得到接近满分的音符值,是实至名归的。


换个角度看,其实“百赞团”也是很看重这些爱乐歌手在舞台上的成长,如果他们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会被“百赞团”的成员看到。


上一期音符值不太高的几个爱乐歌手,在这一期其实都有做出新的改变,而且也得到了“百赞团”的认可。


张信哲选了一首女生唱的《你啊你啊》,现场改成了更适合男生唱的版本。



现场“怼”的声音少了,更多的是夸赞。


“百赞团”里有人说,这是在《过火》、《爱如潮水》之后,张信哲唱得最好的歌了。


连“多余和毛毛姐”都毫不掩饰地说,张信哲这次唱得很有代入感。



他最后的得分,直接从51个音符飞升到71个音符。



张信哲看到分数差点蹦起来,嘴里还大喊着:终于及格了!


而这次和张信哲对战的张韶涵,也是拿出了看家的硬本领。


带来的新歌《念念》,和以往的风格都不太一样。



“百赞团”的成员会觉得,张韶涵这首歌穿透力太强,“直接打入心脏”。



上一次音符值只有40多的马思唯,这一期不再担心上台忘词,还邀请了好朋友龙猪,做自己的帮唱嘉宾。



马思唯这次全新的Rap改编,也让“百赞团”欲罢不能。


有的创作者说,马思唯身上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游走在全身的每个细胞。


宝石老舅这次也尝试了更多元的摇滚曲风,让“百赞团”的成员都跟着一块嗨起来。



看完这一期节目,能充分感受到,其实“百赞团”的存在并不是凭空虚设的,他们在节目里的存在,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不懂Rap的人难道就不能听Rap吗?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难道就不配在台下做听众?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多歌手自己在家里对着镜子唱就好了,干嘛要发专辑、开演唱会呢?


其实,歌手们是需要“百赞团”这样一面镜子的,就像唐汉霄在节目里说的,来这个节目最大的启发,就是可以直面大家所有的反应,如果只是在家自己摸索的话,是很难有什么提升的。



而张韶涵也曾在节目里说过,参加这个节目的目的之一,是更想知道当下年轻人在想什么。



歌手们开诚布公,愿意接受批评,而节目组的“百赞团”也不嘴下留情,唱得好的,可以夸得天花乱坠,唱得不咋地的,照样敢直接开麦怼。


“百赞团”中的很多人,只不过是热爱音乐的普通人,并没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所以他们的想法,能更真实地反映大众的态度。


而且,他们也不会像粉丝一样,盲目跟风站队,他们其实也是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把自己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而已。



看起来,爱乐歌手和“百赞团”好像是水火不相容,可实际上,这两方不管少了哪一方,节目都不一定有那么精彩刺激了。


如果只有爱乐歌手在台上干巴巴地唱,底下也没人点评,唱完就完了,那估计很多人歌没听完,就会直接关掉吧。


可是如果只是“百赞团”在唇枪舌剑地挑刺,而不是听完歌曲后,才抒发真实的观感,那还不如去看脱口秀来得过瘾。


迎合大众和保持自我并不冲突,爱乐歌手可以有自己的坚持,就像张信哲一样,觉得“碎片化”会打破歌曲的完整性,而坚持去唱一些更完整的、更高格调的歌曲。



但“百赞团”的草根创作者们,也有自己的态度,他们中的更多人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碎片化的,很多歌如果听了几秒觉得不行,可能就切歌了。


而张信哲在上次表演中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期就加了全新元素去做改编,保留了自己的声音特色,又让歌曲更能被大家接受,这样岂不是一种双赢?



之前有些打歌节目,只是打着支持好音乐的旗号,实际上不过是拼歌手的人气和粉丝量,不过一场纯粹的作秀,但《为歌而赞》这个节目就很不一样。


不仅让THE9这种流量很高的艺人团体和唐汉霄这样寂寂无闻的歌手有了同台PK的机会,而且“百赞团”的加入,也让节目碰撞出很多新的火花。


《为歌而赞》本身就让不同的音乐形式融入进来,满足大众本身对音乐的独特偏好,和当下那些拼流量拼人气的打歌节目对比,哪一种更能走进大众心里,显而易见。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