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已成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医保落地重庆至少可报销40%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例,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在重庆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4万例,HIV感染率在全国排名第五,感染人数在全国排名第六。如何让HIV感染者活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成为当前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临床医生开展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和持久的病毒抑制降低病毒载量,恢复免疫功能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从而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HIV的传播。针对这一目标,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主任陈耀凯从HIV传染途径、感染群体和抗艾创新药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最新的艾滋病防治趋势。

HIV感染者年龄两极化 性传播所占比重最大

对于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感染者情况,陈耀凯主任介绍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理论上是三个: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以前血液途径是传播的主力军,那是由于吸毒共用针头导致的。现在一次性注射器很容易得到,所以就降低了这一途径艾滋病的传播。其次,我国母婴传播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播率控制在5%以下,所以现在新增的感染者基本上95%都是通过性传播。

“感染者的年龄层是偏两头,一个是老年人,重庆市老年感染者很多;另一个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多为年龄偏低的男男同性恋。”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陈耀凯主任分析道:“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同性恋的艾滋病传播案例比以前多了不少,而且多为年龄偏低的男男同性恋。”“为什么老年人多呢?这原因很复杂,我个人分析有几点:第一老年人有时间;第二他们也不缺钱;第三现在手机这些社交软件比较方便发达;第四低档暗娼的现象在农村还是有的,在加上老年人本身也不懂,所以很容易没做保护措施就被传染了。”

HIV抗病毒治疗新趋势 有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共识指出,选择适当药物并规范进行治疗的HIV感染者能持续并有效地抑制艾滋病毒,如病毒载量持续保持低水平,检测不到病毒,理论上就不会将HIV病毒感染给性伴侣,即“U=U”(持续监测不到=不传染)。“现在我们觉得艾滋病已经变成一个可以治疗和预防的一个慢性的疾病。打比方说,它就跟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肝差不多。”陈耀凯主任说到。

“像过去的话,抗病毒治疗就是一些很基础的很普通的国家提供的免费药,从06年开始国家才大范围地提供。这些药第一是副作用比较大,第二是药片比较多,患者用药负担比较重。还有的药容易耐药,药效不是特别好。最近十几年新药方面研制的进展非常快,陆续出现了一些单片复方制剂,几合一的药,病人每天只需要吃一片药就够了。药效也非常好,副作用也低,过去吃了以后很难受,头晕、恶心、多梦、抑郁、消化道反应这些都很轻了。”

抗艾创新药物医保落地重庆 居民或职工医保均可报销

由于艾滋病治疗需要感染者终身服药,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尤为重要,但在临床上,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90%-100%的仅占67.51%,且用药频率越高、依从性越差。而目前抗艾药基本需要每天服药,终生服药治疗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0年,抗艾创新药艾考恩丙替片医保报销政策在重庆落地,据悉,艾考恩丙替片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批准的基于TAF/FTC、用于治疗HIV的单片复方制剂,能够快速、强效、持久抑制病毒。“以我们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为例,如果是居民医保,可以报销58.5%至64.8%,如果是职工医保报得高一点,最低可报72%。如果是居民医保,起付线后,患者每月需支付的费用大概为300至550元不等。“陈耀凯主任补充说到,“艾考恩丙替片最突出的好处就是一天只需要吃一片,而且减少了很多不良反应,与传统的老药相比,病人免疫力恢复得好,疗效方面也会更好。”

上游新闻记者 周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