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独生子女”已到40岁,现状如何?3大“难题”重压在身
过去,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多生孩子?一个是受很多传统观念影响,“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四代同堂”,讲究的是大家族思想,人口越多,代表着香火越旺盛。另一个是为了家族强大,在一些地方,子女少的一般容易受欺负,特别是没有男孩子的家庭。所以,子女越多,别人就越不敢欺负。
但时代在变化,这种思想也要逐渐转变,特别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各方面的资源压力非常大。于是国家就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生一个,这就有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不知不觉,计划生育执行已经近40年了,首批“独生子女”也已经40岁了,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呢?

据了解,当时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执行违反政策就下岗的措施,以及对愿意只生一个的家庭颁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近40年来,诞生了大约1.8亿的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多美好啊”,很多拥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对独生子女非常羡慕,特别是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更是羡慕不已。在当时来说,独生子女确实是非常幸福,因为他们收获了唯一的宠爱,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他一个人,衣食无忧。而多个子女的家庭,孩子还要争抢。对于父母来说,只养育一个子女,压力是非常小的,也很轻松。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子女都是很幸福的。

然而,40年过去了,首批独生子女也当上了父母,他们的家庭形成了“421”结构,也就是上面有4个老人要赡养,下面有一个孩子需要养育。总的来说,面临3大难题,重压在身,令他们喘不过气来。
首先,时间成本很高,令人心力交瘁。此前,有一张名为《独生子》的照片很火。照片中一名男子守着2个老人,也就是自己的父母。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4个老人,一旦有2个同时生病了,或者是轮流生病了,就得不断地请假,势必耽误工作。还要接送孩子,根本就顾及不过来。

即使是老人健康,他们也有精神需求,希望子女能有时间陪陪自己。现实是不太可能,在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世界乒乓球冠军张继科的妈妈就说:“我们就是留守老人。”由于张继科常年都在训练和比赛,能陪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其次,金钱成本也很高。有人说父母生病了,如果没有时间,那就花点钱请护工照顾。但现在的护工工资可不低,小城市100一天,大城市两三百,一个月下来就要6000元到9000元。最关键的是护工还不一定认真照顾,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没有那么尽心尽力。
另外,虽然说现在老人都有养老金和医保了,但如果是得了重病,还是要靠自己。人们都说一场重病可以让一个中产家庭迅速变成贫穷,而独生子女家庭上面有4个老人,如果有多个生重病,那就更难办了。

第三,没有人可以分担和商量。家里出事了,父母生病了,没有兄弟姐妹来帮忙分担,出事了也只能自己来扛,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子女多的家庭,可以轮番照顾,在金钱上,还可以分担一些,让自己的压力减少。这就是独生子女和多个子女家庭的区别,之前享受了独生子女的所带来的好处,如今就要承担起重任。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非常大,背负着巨额房贷,工作不敢懈怠,也不敢辞职。职场内卷还很严重,35岁现象突出,夫妻双方有一个失业了,那家庭很可能就陷入困境。
首批独生子女有多难?做不成好儿女,也做不成好爸妈。在这样的压力下,还有时间、精力、金钱去养二胎吗?但如果只生一胎,未来他们的子女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此反复循环,让一些还没结婚的年轻人,有了恐婚恐育心理,于是,单身族是越来越多。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