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纳师能治疗我的囤积症吗?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如今,随着劳动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可以说是越来越多样的。

如今,不少人一通畅快的“买买买”之后,家里物品堆积,甚至是杂乱无章地堆积,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人都想再下一单,购买“整理收纳师”的服务。

整理收纳师一般都是从事规划储物空间,利用收纳工具摆放并便捷获取物品。近日,更有报道称,有些整理收纳服务一单就价格上万,甚至一单几十万元。

为什么有人不愿“断舍离”?这种“囤积欲”合理吗?别人来整理收纳能缓解自己的囤积焦虑吗?

7:07

人的本质是仓鼠?

有网友调侃,人类的本质可能是仓鼠。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义诚表示,几乎每个人都有囤积的倾向,我们都喜欢保留对自己有意义的物件,而很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囤积。比如,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次创伤经历会导致囤积行为;有患者会以囤积行为作为排解精神痛苦的一种方式;还有人会对杂物投注强烈的情感或情绪能量。此外,根深蒂固的完美主义倾向,高标准、优柔寡断、控制需求,对保留物品重要性的强大信念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而对于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人而言,其囤积行为是一种补偿,比如,小时候生活不理想、贫困,长大后可能用囤积对峙内心的不安全感。

除此之外,也有人是为了情感需求而舍不得扔东西。比如,人际关系的缺失也可能会导致人们用物品作为替代,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个物品还可以成为自我延伸的一部分。

唐义诚介绍,2013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当想象一件属于自己的物品时,此时激活的脑区与想象自己的时候是相同的:“有些人会为自己喜欢的物品命名,比如称自己的摩托车为小蓝,那么,在命名的过程中就给物品灌注了自己的一些品质,所以,他们的囤积行为其实是去保持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触点,也是去做了一个自我的延伸。”

既然几乎每个人都有囤积倾向,那么,是不是就不用特别去关注人们的囤积行为了?

还真不行。

过度囤积就需要警惕了,甚至,可能是囤积障碍。

过度囤积是病

唐义诚表示,当囤积行为严重到已经开始让人无法在家中舒适、安全地生活,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了,它就变成了问题。

2013年,“囤积障碍”被纳入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的“强迫障碍”中。诊断标准包括:第一,没有躯体和脑部疾病;第二,不管事物有没有价值,丢弃的时候总是感到很困难,很痛苦;第三,困难和痛苦往往源自于强烈的囤积欲望和存储困难的矛盾冲突;第四,由于囤积量过大,使生活或工作场所变得混乱;第五,囤积的物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第六,刚才提到的这些行为引发了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导致出现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针对囤积癖的治疗,唐义诚介绍,早期大多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此疗法用来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或者强迫性人格障碍有效:“事实上,大多数寻求帮助的囤积者也表现出了一些强迫的关联症状。”

一次专业、彻底的整理收纳服务能够帮助有囤积障碍的人解决问题吗?

整理收纳师能治疗我的囤积症吗?

对此,唐义诚指出,他人的整理收纳可能有助于囤积者改善生活状态,但是,不会对囤积者产生任何治疗作用。因为囤积症患者和物品的关系往往代表着他和他人之间的一些关系和连接,这个时候物品可以帮助囤积者建立一种和他人的关系,甚至说代替那个人。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囤积其实有不可替代的情感含义。这个时候,解决囤积背后的情感冲突才是根治这一障碍的有效方法。这个时候,仅提供收纳服务是无法在长远意义上改善症状的。

收藏本文不算囤积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信息时代,囤积行为可能变得更加隐蔽。

关注了上百个创作者,把所有收到的邮件都保存起来,收藏几百条文章或视频但从没点开过,或者说,电脑桌面上摆了各式各样的文件却从不整理,唐义诚指出,这些都是囤积:“有一个专有名词——数字囤积症。数据囤积者,其实心理健康状态往往还可以,他们对自己的收藏品津津乐道,相比于现实中的囤积者,数字囤积者较为隐性,常常不会显著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长期进行数字囤积也会带来一些整理压力。

数字囤积行为和正常的收藏信息有什么不一样?

唐义诚指出,关键在于对保存的数据是否有掌控感。

“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教授奥拉维茨的一个看法是,囤积并不是说我们储存了多少信息,而是我们对于这些储存的数据有没有一种切实的掌控感。如果,我们对这些数据有掌控感,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来说真正是有价值的,那就不叫囤积。而如果没有掌控感,这些数据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那么,这个就叫数字囤积症了”,唐义诚说。

和数字囤积类似,人脉也可能被囤积。

 

监制|梁悦

记者|刘飞

编辑|杨扬

举报
评论 4
  • 每月底定时清理物品,无用的东西立马断舍离。

  • 我有

  • 每天扔一件东西,让房间有更大的空间,心情比购物还愉悦;心理老师的话,我照做了,真的收获了快乐。“小仓鼠”们可以试试。

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 9 条更新

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巴西向中国毛遂自荐替代美国
中方回应美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绥靖换不来和平 妥协得不到尊重
全美首例 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
白话拆解|美国政客“旧事重提” WTO掌门笑答“五年一次”
某机关工作人员违规使用扫描软件,造成重大失泄密事件
美对华频繁加征关税,记者探访义乌:多数受访商户表示,合作客商遍布五大洲,关税战影响可控
6年前那个诬告朱军性骚扰,让朱军丢掉工作的弦子,现在如何了?
玉渊谭天丨七年见证中美大豆贸易攻守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