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1)」“把这个家扛起来!”

来源:海外网

黄昏时分,夏热消散了些。

浙江杭州临平区东湖街道新塘社区的一栋三层民房前,陆建法坐着轮椅,出门遛弯。妻子戴利雅倚在门前,静静地择菜,等他回来。

经历过生活的惊涛骇浪,夫妻俩现在过着平静的日子。

31年前,陆建法在工作中被钢架砸到,伤及坐骨神经,导致下肢瘫痪。“要一辈子躺床上了。”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眼泪哭干了,日子还得过。27岁的戴利雅毅然决定,“把这个家扛起来!”

她辞去纺织厂的工作,在家里专门照顾丈夫。每天,戴利雅都要帮丈夫洗脸、洗澡、喂饭、吃药、疏导大小便,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了避免丈夫生褥疮,她每天30多次为丈夫翻身、擦洗,随时为丈夫按摩。戴利雅心中有一个信念:希望能够唤醒丈夫的肌肉,出现奇迹。为了贴补家用,辞职后的戴利雅借钱买了一张织绸机,在照顾丈夫的间隙,一直做着加工丝绸被面的活计。

繁重的工作,让本只有100斤的戴利雅,瘦到只剩70多斤。陆建法心疼不已,他默默地告诫自己:“不能当个废人,不然对不起妻子。”

8年后,“奇迹”发生了。在戴利雅的精心照顾下,陆建法可以慢慢自己用手支撑着坐起来。戴利雅为丈夫买来轮椅,一有空就推着丈夫出去走走,和村民们聊天。“可不能整天待家里,要闷坏的。”这是戴利雅的心思。陆建法也尽量让妻子少操心。他托人为自己定制了两个长条凳,条凳高至自己腰部。每天,他都要试着从轮椅上站起来,双手扶着条凳,慢慢往前移,当作上肢训练。

虽然丈夫身体比以前好了不少,但下肢无法动弹的境况仍无法改变。时光如梭,转眼30年。如今,戴利雅一家苦尽甘来——儿子搞运输,家里还添了辆小轿车。

在社区推荐下,戴利雅最近有了新工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当助老员,一个月也有3000元钱。时间还自由,不耽误照顾他。”

如今,她的体重涨到80多斤,头发也染了,白发不那么明显了。“多亏了她,如果没有她,我早就没了。”陆建法说不出多么动听的话,但众人都明了:这是他的心里话。

本报记者 方 敏《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9日 第 01 版)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系列报道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0)】冲在第一个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9)】“懒汉”种埋汰地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8)】排雷英雄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7)】鞠躬尽瘁黄诗燕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6)】钟扬进藏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5)】诚信之约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4)】无悔的沉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3)】这个保安有点儿牛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2)】“‘十二’永远是咱的家人”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1)】东海边,有群姑娘叫“海霞”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0)】“手心手背都是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9)】夏森的“华服”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8)】“青稞博士”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7)】袁占彪的二次选择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6)】父女接力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5)】“我正陪你回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4)】新疆有个“瓜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3)】“只要奋斗日子就不会差!”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2)】草原额吉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1)】“这是李保国在笑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0)】警报器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9)】英雄拉齐尼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8)】溜索不见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7)】一诺千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6)】“我们一起干!”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5)】“你瞧俺这好家风!”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4)】“买断”外公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3)】特殊旅客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2)】诚信奶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1)】127本“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0)】泡菜传奇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9)】“春运母亲”,找到你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8)】尕老汉种树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7)】眼睛长在心里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6)】父亲的心思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5)】爱情天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4】110面五星红旗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3)】“义马”引出的故事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2)】10万颗红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1)】1元厨房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0)】李子走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9)】“人家老张做得对啊!”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8)】这个温暖的家!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7)】雷锋存折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6)】不一样的脚步声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峡谷里那盏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4)】六老汉治沙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3)】中国石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1】接力“兰小草”

责编:王西洛

本文来自【海外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