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福田-和平:22载帮扶 消灭了贫困 播下了希望

5月20日,河源市和平县举行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县级)交接仪式,福田区派驻和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就对口帮扶、扶贫资金资产、办公财务资产、扶贫档案台账、防返贫监测对象等工作向县扶贫工作局交接。这标志着福田驻和平工作组圆满完成历史、组织赋予的使命。

1998年始,深圳市福田区开启了长达22年对口河源市和平县帮扶工作。回望过去的22年,尤其是最近5年来,福田区对和平县的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可圈可点。福田区始终把帮扶和平县脱贫奔康当作份内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对口帮扶各项工作。2016年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7.1948亿元(财政资金6.7367亿元,自筹资金4581万元),选派90余名帮扶干部驻县、驻村,聚力打造脱贫攻坚“联手工程”、产业协作“造血工程”、文化资源“培元工程”、社会帮扶“凝心工程”,顺利完成扶贫协作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和平县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到2020年底,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的3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标,1799户5671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脱贫退出率实现两个100%。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5945元到超过1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不到3万元到超过30万元,涨幅10倍以上。

建立两地联动机制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建立福和两地协调联动机制,是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取得成效的组织保障,据介绍,2016年以来,累计召开两地党政领导联席会议13次,福田区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33次、对口帮扶一区三县视频调度会10次,累计选派90余名干部驻县、村。福田区领导到和平县共开展对口帮扶工作88次。

与此同时,福田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驻村第一书记(队长)的头雁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个作用”。打造决战决胜的坚强战斗堡垒。2016年以来,每年组织和平县各级各类干部前往深圳培训,目前已超过1000人次,引导各村把农村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先锋队;在广东省首创省定贫困村党建标准化建设和“微党校”,引入福田区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坚持“配齐硬件”与“充实软件”相结合,赋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教育功能;力推党支部“1+1、N+1”共存新模式,由各帮扶单位下属的一个或多个支部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集中力量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生活、基础生产工具、安全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新建、修缮38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以党建促进精准脱贫任务落细落实,将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创新构建扶贫产业体系

构建精准长效脱贫机制

精准扶贫,更要长效脱贫,福田区助力和平县加强产业支撑,构建“固本+开源”“绿色+长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固本——培育壮大传统农业产业。结合贫困户意愿和需求引导种植养殖,培育壮大百香果、猕猴桃等传统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腐竹、醒狮、德福花卉等优势产业,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开源——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做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品牌。引进不同企业多元项目,比如,引入深圳市阳夏水产有限公司建设对虾养殖基地,引入和盛集团投资发展禽畜一体化养殖项目,引进深圳益嘉数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茶油深加工基地,引进食用菌种植企业投资4000余万元在下车镇投资建设示范基地等。绿色——培育和引入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下径、石井村发展蜂蜜产业,年产量达100吨、产值约1000万元,在兴径、雅水、超田开展南茶园玫瑰花种植,在苏光村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长效——提质培育新型农业,发挥产业集聚作用,着力构建多元长效产业链。通过推动和平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投资收益性分红、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或资产有偿出租等模式,培育“造血”产业。

据统计,2016年以来,福田区共支持福和共建产业园区专项资金2.5亿元,累计启动472个产业项目,种植面积达58352亩、养殖数近300万只,打造猕猴桃、百香果、蜂蜜等农特品牌,对口帮扶实现由“扶生存”向“扶发展”转变。

“消费返还”模式全国首创

消费帮扶,如今成为帮扶的一项重大举措,殊不知,是福田区在全国首创“消费返还”模式。消费扶贫成为助力和平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016年以来,福田区着力培育“福和直通车”消费扶贫平台,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方资源,以市场化运作巩固对口帮扶成效,促进和平县与深圳市、福田区共200余家对口帮扶单位(其中福田区42家)签订消费扶贫供货协议,通过各村专属端口消费扶贫总金额的10%返还给对应帮扶贫困村,打造贫困村“产业基金”,销售订单3089万元(福田区1489万元);率先投入1000万元建立河源市首个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带动446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在深圳市率先建立对口帮扶产业产销中心,筹建福田区第二消费扶贫中心,搭建产销平台;组织望家欢、绿然农业、中农网等3家企业赴和平县签订采购农产品订单协议1000万元;组织和平县参加深圳文博会、绿博会、慈展会等大型展销活动,销售农特产品2000余万元。

民生帮扶 文化共生

一个都不能少

民生帮扶向来是深圳对口帮扶的重中之重。据统计,2016年以来,福田区投入6000万元资金全力支持福和小学、华强中学、福和幼儿园、福星中学、上城幼儿园、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按义务教育3000元、普高职高5000元、大专8000元补助标准足额发放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与和平县签订《教育对口帮扶框架协议(2019-2021)》,选派25名优秀教师赴和平县支教,推荐41名和平校长及骨干教师到福田跟班学习;动员学而思教育集团、明德实验学校结对帮扶,开启线上线下双模共建。

与此同时,福田区还开展“文化扶贫”“旅游扶贫”探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和平县文化资源,提供100万专项配捐资金,引入“古村之友”为大坝镇水背村、合水镇中和村、彭寨镇马塘村等5个省定贫困村打造古村客厅,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新标杆;自筹250万元资金,打造融合民宿及现代化元素的长塘镇黄沙村“古村客厅”,通过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和平乡村文化遗产,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等。

梅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国洪称:“五年来,我们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和村干部、村民一起把贫困消灭了,村容村貌和村集体收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会永远记得和平,希望和平越来越好,和平人民生活会越来越红火。”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福田—和平:22载帮扶 消灭了贫困 播下了希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罗诚 桑晓 朱洪达 文/图)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