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幅著名的“鬼画”,阴森诡异,沉睡在故宫多年,无人读懂

据说在故宫博物院里,藏着一幅阴森诡异的宋代图画,画中藏着许多恐怖的秘密!这幅画的名字叫做《骷髅幻戏图》,出自南宋著名画家李嵩之手!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着古老的绘画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来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发展,中华绘画工艺日趋成熟,独树一派,出现了不少旷世之作,比如宋朝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今天说到的《骷髅幻戏图》也是作于宋代,《骷髅幻戏图》这幅名画是一幅“鬼画”,内容阴森诡异,沉睡在故宫多年,无人读懂其真实含义!

这幅“鬼画”的内容十分独特,让人捉摸不透!图中一个流动提线木偶(傀儡)艺人,席地而坐,用旋丝来操纵着一个小骷髅!而骷髅的身边有一对担子,担子上放着凉席、草鞋、雨伞等生活日用品!单看这些物品,觉得必然是艺人在外的全部家当!大骷髅裂开着嘴,好像是在说笑,坐姿看起来也十分的舒适,左腿曲着地,左手放在坐腿上,右腿弓起,右肘支着右膝盖,不过大骷髅的右手却提控着一个小骷髅。

与两个骷髅相对应的,是一位妇女和一位儿童!儿童在地上欢快的爬向小骷髅,眼神中充满着好奇与顽皮的感觉,仿佛觉得小骷髅是个很好玩的玩具,想要一把抓住它!在儿童的身后,则是一位妇女,她神情恐慌,看起来十分焦虑,伸出双手想要阻拦地上的小孩!而小骷髅此时的模样,是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扬起,双手举成一幅招手状,看起来十分活泼!

大骷髅的身后,一位妇人袒胸露乳,哺育幼儿。她的神色相对对面的妇人而言,显得十分淡定!她神情安详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与画幅右边神情恐惧、伸手阻拦趴地小儿的另一妇人组成对照,呈现出了一种思与行、静与动的鲜明对照!

纵观整幅图的内容,无论是小孩、大小骷髅,还是两位妇人,都刻画的栩栩如生、细致生动!尤其是骷髅的行为举止,以及身体构造的细节,刚健凝重!其实整幅图最阴森诡异之处,就是操纵小骷髅的并非街头艺人,而是一个大骷髅,至今无人能懂!

有人说,大骷髅可能是一位因为某种原因去世的艺人!因为他觉得不能就这样走了,对于家里的妻子和待哺的幼儿很是放不下,于是就以鬼魂的形态返回家里,继续从事演艺工作!对于流浪的艺人而言,天地为被,四海为家,所以担子里的草鞋、雨伞、凉席就是全部家当,街上是市井之地,同时也是自己家!

此图读不懂其内涵,主要是因为存在三重幻戏结构!第一,为什么操纵小骷髅的是大骷髅,而不是人?其实在画中隐藏了一个人,而他正在操纵大骷髅!第二,为什么左边哺乳的妇人眼神如此淡定,好比一个一无所知的旁观者,而右边得妇人面色恐惧,完全乱了阵脚!这两个妇人的神色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这又说明了什么?第三,仔细看这幅图,并不知道它究竟想要表达的寓意!唯一给你明确的一点就是,这幅图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南宋一幅著名的“鬼画”,阴森诡异,沉睡在故宫多年,无人读懂!《骷髅幻戏图》与我们眼中那些儒雅、含蓄的中国画很不同,不过作为南宋图画的杰作之一,还是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小伙伴们,你们能读懂这幅画吗?

本文为『柚姐说娱』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引用至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