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所穿龙袍制作工艺出自保定?近30位驻保学子探访背后秘密

3月30日,由共青团保定市委、河北青年报联合主办的“走进第二故乡”活动第二期在定兴京绣研究院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河北金融学院的近30名学子参与,他们走进京绣的世界,亲身感受传统刺绣工艺的非凡魅力。

据了解,京绣,又称宫廷绣,简称宫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它以选料讲究、图案精美、针法多样、色彩鲜艳、绣工精湛而著称,是中国刺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京绣主要是绣制龙袍、凤袍。定兴京绣作为京绣大家族中的一支,早在清朝年间,梁氏民间工艺大师即参与宫廷绣品制作。

活动现场,京绣大师田丽向学子们详细介绍了京绣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在宫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据介绍,定兴京绣绣品有千余种,有传统题材式样的龙袍、朝袍、凤袍、慈禧服、清代文武官补子、唐卡、吉祥题材绣片等,其中许多精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学子们参观了研究院内的展品,欣赏到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京绣绣品,无不惊叹于京绣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其中,一件京绣龙袍尤为引人注目。其线条流畅、图案生动,充满了宫廷文化的庄重与典雅。据介绍,展出的京绣龙袍是由经验丰富的绣娘耗时两年完成,其价值可达数十万元。

活动当天,学子们除了欣赏绣品外,还在专业绣娘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京绣的制作过程。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针线,尝试着绣出简单的图案。虽然初次尝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感受到了京绣技艺的博大精深。

活动结束时,学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京绣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保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表示将把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带回校园,与更多的同学分享。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走进第二故乡”活动将继续带领驻保高校学子走进更多的文化场所,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等形式,让驻保高校大学生深入了解保定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经济发展。

据悉,河北银行保定分行赞助了“走进第二故乡”活动第二期,该行一直致力于支持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赞助此类活动,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主办方表示,保定是驻保高校学子们的第二故乡,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一同了解保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地理名胜,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赵野

■见习记者:褚梦月

■编辑:葛博雪

■责编:刘浩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