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的手机有多脏?手机细菌培养72小时后,让人头皮发麻
现代生活中,手机与我们几乎是形影不离,很多人睡觉前看手机,上厕所也拿着手机。经过统计,我们每天触碰手机的次数高达150多次。但你知道吗?实际上我们每天捧在手上的手机可能已经堆满了细菌,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就曾在51个手机样本中发现了近7000种不同类型的细菌。

手机到底有多少“脏”?
我国对手机细菌的研究也并不少,其中曾有一项研究[1]对200名大学生的手机进行了细菌污染状况检测,结果发现手机上细菌检出率为100%,其中有55%的手机细菌菌落超标(手机表面细菌>10CFU/cm²)。另外研究人员还对手机不同部位的菌落数也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指纹区的菌落数最高,该手机位置大肠杆菌平均数量可以达到28CFU/cm²,而金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能达31CFU/cm²。

央视也曾经对手机的卫生情况进行了报道,检测人员首先利用无菌采样棉签分别收集了不同人员的手机表面菌落,这些手机有来自出租车司机,也有来自常用手机玩游戏的小朋友。
这些收集了细菌的棉签样本分别在培养皿中涂抹之后,再将培养皿放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在经过24小时,培养皿中出现了大量米粒大小的菌落;48小时之后,这些菌落变得更大了,甚至变成了硬币般大小;72小时后,画面就变得更加让人头皮发麻了,场面如图下所示。看到这里你就能想象手机到底有多“脏”了。



手机中都有哪些细菌?
一般来说,手机上携带的细菌一般分为4大类[2],分别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芽孢杆菌。其中携带最多的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正常存在于人的皮肤,一般认为是非致病性葡萄球菌,目前认为这种细菌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则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另外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也会伤害人体,所以手机上存在的细菌需要我们警惕。

如何避免手机细菌对我们的伤害?
1.手机消毒
细菌的繁殖速度极快,特别是在夏天这种高温天气下,手部容易出汗,给细菌提供了一个温暖又潮湿的生存环境。因此为了防止细菌在手机上大量繁殖,应该经常给我们的手机消消毒,我们可以定期使用酒精消毒棉片擦拭手机表面,或者直接利用棉布蘸上浓度为75%的酒精擦拭。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去除手机表面的污渍,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2.手机不要与食物放在一起
由于手机上很容易积累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将手机与食物放在一起,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毕竟我们也不知道手机中是否已经沾染了致病菌。另外在用餐过程中也应该避免使用手机,杜绝病从口入。
3.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手机上的细菌或许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就大量繁殖了,防不胜防,那么如果能时刻做到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也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的。
4.避免手机与面部或者口唇部接触
可能部分人面部长有痘痘,容易形成伤口,那么这些伤口更容易成为细菌的入侵渠道,因此在使用手机时应该尽量避免手机与面部接触。同时也应该防止小孩将手机放入口中,毕竟小孩本身的免疫力还不够强大。
[1]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消毒效果分析[J].科技视界,2020(03):136-138.
[2]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07):1507-1512.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