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惊到!美国孩子的历史作业,让我陷入沉思...




上周给大家推荐的《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拔草了。


这套书我们团队难得的齐刷刷都特有感。早在好几个月前,第一次测评讨论会上,我当时书都还没拿到手呢,就凭视频电话那头伙伴们的兴奋劲儿,已经完全能感受到跃然纸上的种种震撼: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改朝换代的惊心动魄、军事战役的恢宏浩大、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民生疾苦...


不过,欣喜于挖到好书之余,大家也隐隐担心,收回去的同学是否洞察了它的精妙之处?有没有和孩子好好用起来?有没感受到,当历史遇上地理所擦出的火花,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启发?......毕竟印象中我们以前学历史就是熟记朝代大事,理清人物关系即可,并没有学得这么融会贯通,这么“高级”啊~


不知各位能体会这种心情不,就像厨师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道好菜,自己也特别满意,就怕客人享用时感觉just so so,没有微微点头,发出“咂、咂”的赞叹声。


我说这好办,我给大家掰一掰逃逃正在上的历史课,估计不仅能体会,还会被“震惊”到。因为我第一次查看他们历史课的学习材料、作业时,就挺惊讶的。也深刻认识到,历史,真的可以学得很高级,也的确需要学得很高级,因为它是能帮孩子把人文知识都串起来,整体提高人文素养的一门学科。


国内初一的课表有历史、地理、政治,美国这边则全囊括在一门“历史”课上,但绝对的一门顶三门。看起来是学历史,但涉及地理、文学、艺术、新闻报道、辩论等等,准确地说,这算一门“人文”大课


以逃逃七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的课程和作业为例,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历史+地理


虽说是历史课,但没有哪一章哪一节的学习会脱离地理。任何一个事件,老师都会引导孩子在地图上做标记,和发生的地点对应起来;在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也需要考虑发生点的地理因素,比如当地的地形、地势、地貌、天气、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等。



比如在学习“大航海时代,早期欧洲探险殖民者到达美洲大陆”这段历史时,老师会要求孩子在地图上准确画出每一分支的探险路线。然后去分析,不同的探险路线是怎么影响他们的探险进程,包括所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损失、开拓的获得、和当地土著人民的交互以及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和灾难等等。



历史+文学


上图紫色那根线,表示由西班牙人Cabeza de Vaca带领的一支探险队。他带着大部队本来是要从佛罗里达一直探险航行到墨西哥地区的,但途中遇到很多艰难险阻,队员死的死,伤的伤,遇难得七七八八,他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后来回到西班牙之后,他把自己在美洲的这段探险经历记录了下来。


孩子的作业之一,就是把Cabeza de Vaca自述的经历转换成一个ballad。Ballad是可以诵唱出来的叙事诗,讲述一段故事,但要押韵和有节奏感,类似我们的乐府叙事诗,像“琵琶行”那样的东东。


这是作业要求,包括篇幅、主题、押韵和节奏、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每方面占多少分值,老师都标注清楚了:



贴一下逃逃完成的ballad,读一下还是挺有节奏感:



类似这样和“文学”结合起来的学习很多。比如在学习"民权运动"的内容时,有一个作业要求是这样的,分为几步:


创作:选择“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达“个人力量、人文艺术可以影响社会”这样的主题观点。“表达方式”可以是绘画、文章、歌曲、诗歌、漫画....

自检:做完第一步后,还要写一篇“自我点评”,说说我的创作为什么能表达这个主题;

反思:思考人文作品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想想你自己创作过的、或者你所见到过的人文作品,这些作品是怎么对全球、国家或地方事件进行回应或者产生影响的。


逃逃完成得比较浩大,我随便贴几张,大家大致感受一下:



历史+艺术


每个历史时期肯定会有不少对应的艺术作品,比如给后人留下的绘画名作。学习每一段历史时,孩子也需要去鉴赏和分析这些绘画作品。


比如,Alamo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有名的历史小镇,因为在那里爆发过得克萨斯独立战争。学习那段历史时,孩子需要去分析同期的绘画作品,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看法。



因为都是战争主题的绘画,所以老师给出了一些启发孩子去思考和回答的引导问题:


你对这幅画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这件作品准确地描绘了什么?

这件作品有哪些不准确的描绘?

你觉得绘画家对Alamo战争的看法是什么?

你认为绘画家支持哪一方?

有哪些问题在这张画里没有得到解答?


类似的“艺术”分析学习有很多。比如逃逃在分析一些描画了“布鲁斯音乐演奏”的绘画作品时,



写到他自己的观察:“绘画中的演奏者要不是用色暗淡,要不是带着帽子低着头,而艺术家往往把'光'打在乐器上,突出'音乐',表达了音乐能让他们暂时忘却外面正在发生的事,而音乐本身的调调,则表达了演奏者的忧郁情绪。”



历史+新闻报道


在学习一些历史事件时,老师会把同学们会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做一个“新闻报道”节目。小组里会有一名在新闻演播厅的播报员,还有一名事发当地的前方记者,另有1-2位时政评论专家。


我觉得这个形式特别有意思,也非常有挑战。尤其是,这一年因为疫情,娃们都是在家上学,沟通全在线上,要合作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还是蛮费劲儿的。


每个孩子除了各自准备自己那部分的内容、录制,还要安排彼此间的互动、插入一些史料视频图片片段,最后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报道视频。像我们平时在新闻报道评论节目里看到的那种交互也得设计好,比如:


“现在把话筒交给前方的记者***”

“谢谢主持人”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这边观察到...”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



要注意的是,这几个角色的讲述角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偏客观,有的偏主观,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孩子就需要转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历史+辩论


说到“看问题的角度”,另一个做得很多的训练就是辩论,重新反思一些历史事件。我没有现场观摩过,不过单看他们准备环节的作业要求,就已经不明觉厉。


比如针对“历史上的某场战争该不该打”的辩论话题,在辩论前,得先做好以下这几步:


阅读当时参加了这个讨论的每一位议员的发言,标注出他是"亲战派"还是"反战派",哪句话能强烈表达他的观点;

选定一方立场。整理出至少3个代表你方立场的论据和支持理由,以及至少2个对方立场的论据和你的驳斥理由。

制作一份表达你方立场的宣传材料,可以是海报、传单、横幅、歌曲...

写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说明为什么你的立场是对的。


我数了一下,单是步骤四的那篇文章,逃逃就写了足足8页,这里就不贴图了~


EASTWEST


看完上面这些作业例子,不知你感觉如何。我第一次见到时,还是有点被惊到的,也理解了为什么逃逃有时写个作业都要忙到三更半夜。这种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要想做得更漂亮一点,自己再满意一些,真是多少时间都耗得进去。偶尔一次两次当做小项目的话并不困难,但整个学年一个接着一个地这样学,的确不容易。


细看这里面体现了一“纵”一“横”两个特点,都挺值得我们思考:


先说“横”,指的是学科融合,强调知识的跨度。虽说是历史课,其实已经把很多其他学科的内容都囊括了进来。这和孩子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非常类似和吻合。在学生时代,做作业、考试时,会区分这道是语文题、那道是历史题、地理题......但当我们面对一个真实问题,分析一个现象,需要从中去理清一些事情,做出判断、抉择时,肯定需要综合所有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


而另一点,“纵”,则是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点很有意思,我得和大家好好讲一讲。


先从小学低年级讲起。美国小学总体来说比较轻松,学校留的作业真心不多。尤其一、二年级的作业,我印象中每周加起来不超过一小时。上周末我们在“逃逃同学”视频号推了一个逃逃二年级时录的小视频,视频里他用“六顶思考帽”来分析“今天该不该做作业”,我猜大家看到最后肯定会笑,原来他说来说去搞了半天,就只有10分钟的作业啊!


逃逃同学

看更多 #逃逃读书会


但是,一到初中画风骤变,你看上面的那些历史作业,都挺大的。有没感觉到这之间的“落差”?小时候那么稀稀拉拉过来的娃,凭什么一上来就开始讨论人文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辩论历史上的事件、分析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社会状态......?


其中的“落差”怎么补?——答案是靠阅读,靠一条从小到大拉通了的阅读线。


因为作业量不大,孩子在校内校外都有时间读大量看起来有用的、“没用”的、经典的、大家的、通俗的、流行的、Fiction的、non-Fiction的...书籍。


就说历史类吧,他们从最早的绘本、分级读物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不少经典分级读物到了某些级别后会大量引入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到了初章,又有很多专门讲这方面的书,比如企鹅兰登的Who/Where/What系列;中章后就更多了,一些表面看起来是探险系列的故事书,实质是跟着主人公在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游历,在不同的时代穿越,去探访当地的文化,深度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逃逃小时候很喜欢读的“39条线索”,就属于这一类。更别说还有很多童书大品牌如DK、国家地理、Usborne 出版的non-fiction历史书籍,多不胜数...


这样的学习真的很像刷墙,是一层一层地“刷”起来的,同样一段历史故事,同样一篇文学作品,孩子可能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版本,不同难度,不同角度的书籍里读过很多轮,一开始是薄薄的一层,然后在那上面一轮一轮地再刷,再刷,每一轮都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一轮一轮地加深,孩子的知识体系、思辨能力就是在这样大量的阅读中一层一层地构建起来。


了解这些背景之后,你就会理解,在孩子开始思考分析一些“大话题”之前,已经有了很厚的铺垫,而不是等到七年级,pia地一下冒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大语文”的趋势也很类似,说是语文,但越来越像一门“人文”大课,同样讲究“横向的知识跨度”和“纵向的阅读深度”。你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为与有为”“论生逢其时”“谈得与失”“谈时间与价值”“根据‘人’字漫画谈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没点文史哲打底,思维深度不够,很难写出彩拿高分。虽说现在的语文学习还是有点“套作”,但我敢斗胆预言,有高考这支“指挥棒”,这门“人文”大课也肯定是越来越拼知识跨度、拼阅读积累了


作为家长,我想在孩子的人文素养培养上,无论是美国的“大历史”,还是咱们的“大语文”,最能帮得上忙的,就是给孩子保留更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了吧,你说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