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历史上颇受争议的帝王,揭秘:他如何登上皇帝宝座?
朱棣这个人是很坏很坏的,通过发动了传说中的靖难之役最终把自己侄子的皇位给抢了,如果说用本国的军队那也就算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还联合了外族,就有点卖国的意思在里面,不过最终他还是完成了登基,还恩将仇报把外族给弄走了,看得出这人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目的什么都愿意去做的狠角色。

朱棣不敢称祖
朱棣在上位之后自己也是有点心虚的,因为他知道很多人不服他,特别是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还有以前朝中的那些大臣,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所以他也不会太高调,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将自己追封为明太祖。在古代庙号是非常重要的,规矩有很多,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打破的!
虽然一个是祖,一个是宗,但是这两个字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能够被称之为祖的,就是一个王朝的绝对开创者,之后继位的那一个人才能够被称之为宗。是一个0到1的关系,展开一个朝代被记载到史书上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就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就只有他一个人被称之为祖,其他所有人都是宗。

唐朝的时候,李渊被称之为祖,其他人都是宗,当然之后李渊也是很上路子,把自己的爹爹和爷爷都追封为祖了。相比之下功劳更大的李世民反而是宗,这个算是国内历史上少有的后面一代比前面一代强不少的例子,要不然也不会说李世民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传奇了。按照庙号的制度,朱棣想要称自己为祖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开国皇帝,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是篡位得到的皇位,还想加祖这个字就更不可能了。
要是改成祖那就代表着自己对父亲的不尊重,明朝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大家心里面都是有数的,要是谁敢在这方面弄文章,那些当政者是不会答应的!当时明朝的皇位传到了朱厚熜手上的时候,则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最终也改变了朱棣的庙号,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件事情。

朱厚熜智斗大臣
朱厚熜是一个非常传奇的角色,自己的身份就是一个藩王世子,继承皇位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他之前的那位皇上,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因为自己疯狂的作死行为,最终导致了自己年纪轻轻就去南天门当门卫去了,而且自己当时连一个孩子都没有,最有意思的就是朱厚照的老爹,也就是朱佑樘,他自己就朱厚照这一个儿子。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下一个皇上是谁呢?很显然就只能够从朱佑樘兄弟的儿子里面去选择一个了,这个决定权在于当时的朝廷大臣身上。大家想了想,最终明朝的首富大臣杨延和表示,那就让兴王的儿子朱厚熜来当这个皇上吧。当时的朱厚熜其实一脸懵,因为他当时还是非常年幼的,不过还好杨延和当时的能力比较强,一个人稳住了朝政,时间长了之后他心里的想法也变得复杂了起来,这个皇帝从小看到大,之后是不是可以自己控制了呢?可是这个老道的杨延和却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这个小小年纪的朱厚熜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虽然年纪小,但是城府很深!当时大臣们想着要把朱厚熜接到皇宫中,结果好不容易到了京城的良乡,一群礼仪大臣和朱厚熜爆发了冲突,当时礼仪大臣们觉得他应该以皇太子的身份去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却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等到了皇宫之后因为从哪个门进,两方又吵了起来。

礼仪大臣表示要从藩王那个门进入皇宫,随后继承皇位,但是朱厚熜却表示自己一定要从象征着继位之君的那道门过去。吵着吵着朱厚熜直接表示,要是不按照自己的方法来的话,那么这个皇位自己宁可就不要了,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不当了还不行吗?他觉得可以,但是别人觉得不行啊,这个国家怎么可以没有皇帝呢?
针对这个问题,当时的张太后站了出来进行了调解,希望两边不要因为这样的问题而搞得国家皇帝位置空太久。经过调解之后朱厚熜获得了胜利,他这样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他这时候其实已经知道了自己就是一个被控制的傀儡皇帝,自己只要在任何一个点上服输了,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在之后发生了一个非常搞笑的事情,就是大臣集团们让朱厚熜认爹!这个认爹的操作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大臣们觉得你现在都已经要当皇帝了,那么你就必须要按照之前的皇室身份来继承这个位置,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你不能把你自己原来的父亲当做是父亲了,你需要认谁当父亲呢?
认当年的那位朱佑樘作为自己的父亲,这个是当时的朱厚熜绝对没有办法容忍的一件事情,自己就只认传位给自己的兴王为父亲,不可能认朱佑樘为父亲。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一堆人在这里想着这个孩子应该认谁为爹,更何况这个问题还早就有答案了。最好玩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论题持续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这个真的就有点过分了。

最终获得胜利的角色还是朱厚熜,这几年可以说他过得不是那么容易,毕竟要和这么多大臣吵架,但也就是这个过程让他快速的成长了起来,从而获得了非常完美的经验,现在的这个朱厚熜通过两次不屈服,已经彻底的拜托了控制,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去说的话,他确实有点像是一个天才一般的角色,小小年纪就展现了超常的胆识,甚至还能够有不当皇帝就不当这样的气魄,真乃千古少有的奇才。
因为后辈,朱棣成为祖父
也就是因为自己成为了皇帝,在“认爹大战”中获得了胜利,他就将自己的生父亲朱祐杬,追封为明睿宗,母亲蒋氏追封为慈孝皇后。这个操作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自己当上皇上了,那么自己的父亲提个档次也是可以的。但问题就是太庙这个地方的牌位,不是说摆就能摆的,朱祐杬虽然是皇族人,但确实没有怎么为朝廷做出过贡献。

当时的太庙正殿里面一共是有九个牌位的,如果朱厚熜要把自己父亲的牌位给插进去的话,那就要把其中一个牌位给直接撤掉,要撤就要撤距离自己关系最远的那一个。朱元璋是亲手把明朝的江山给直接给打下来的,把他去掉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这可是老祖宗,自己没了老祖宗也要认!
从朱元璋往后的这个位置,那就是朱棣了,自己的父亲要坐在这个位置,就要把朱棣给放到偏殿里面去,这个很显然也是不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不是朱棣当时把自己侄子的位置给拿下来了,那么现在的朱厚熜是肯定没有办法当皇帝的,所以朱厚熜想了想,有一个办法挺好,那就是给祖宗改庙号。作为后辈要是把前辈往小了改,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我要是往大了改,既能够说明我对祖宗的尊重,也能够让我自己的目的达到,这岂不是一举两得!随后朱厚熜就开始操作了,把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都有一个祖宗的祖字了,那么肯定就在庙堂上不可能动了,之后动谁的庙号比较好呢?下面这个就是朱高炽了,这孩子是一个可怜的人,仅仅上位了几个月的时间,要说对朝廷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有点尴尬了。
朱高炽就这么直接被拉到了偏殿去,显得渺小又可怜。想一想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朱棣当时自己都不敢这么做,但是自己的后辈,或者说偏门后辈竟然帮助自己完成了这个操作。要说其中的原因时间线分为两段,一段朱棣时期,一段朱厚熜时期,朱棣当时不敢这么做,第一个原因是自己的位置是篡位过来的,要是改成祖,会被别人戳脊梁骨骂!

篡位了还这么嚣张,有种改朝换代,你不被世人骂死才怪!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朱棣确实要低调做事才能够稳住局面,自己能够拿到这个位份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不能够再奢求太多了,第三点就是自己当时确实急着稳固局势,没有什么心情去管这个位份的事情,管了自己麻烦更多,还不如安安心心当个皇上呢!
到了朱厚熜这个时代就又是另一个概念了,这一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朱棣要是不篡位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过了,所以对待朱棣还是保持内心的尊重的,时代的转换导致了人民观念的变化,认为朱棣的“罪过”其实没有那么的严重,把庙号给改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反倒是一种对前辈的尊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朱棣能够从宗变成祖的原因。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