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仔好听,生女好命”,现实中真是这样吗?听听网友怎么说

在中国人的日常聊天里,生男生女是经常被谈论的话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幸福的象征。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生儿子的确比生女儿意义大得多。这样传统思想至今仍在我国一些地方盛行。在广东,茂名和湛江是性别比例最失衡的地区,对生儿子也看得最重。

茂名湛江男女比例失衡全省一二名

在农村,生了儿子的家庭会在村里举行“点灯”仪式,全家都感觉到荣耀。一些传统观念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没儿子一生的失败,条条村都有样子了。”

“女儿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媳妇再坏,也是自己家的。外孙为什么比不上内孙,一个外字说明了一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你走了,世上没留一点痕迹,祖上清明没人来拜。”

“生儿子不是为了去过好的生活,而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和祖先的专业知识。女儿外嫁后,就把先人创造的东西都丢失了。”

“过年过节的时候,人家儿孙满堂,大吃大喝,热闹非凡,没儿子的孤零零,好凄凉。”

“生仔榕树头,这是指生了儿子在村里有面子,可以到榕树头吹水。生了女儿,只能自己花钱上茶楼饮茶。”

“女儿只是表面上,生活方面表现较好。而实质上,重大事情还是要靠儿子的。”

“我们这里,绝大部分的女儿都不会经常回娘家,同一个区的都不会。”

“如果父母身体不好,经常看病的话,医药费基本都是儿子出,女儿最多是慰问一下。再说按照风俗,临终前守在身边的都是儿子。”

……在传统观念的人看来,生儿子是非常必须的:一是可以延续香火,死后有人祭拜;二是儿子娶儿媳不离家,可以留在身边养老;三是儿子比女儿有能力,大事靠得住;四是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重,不会被人看不起。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并不认为女儿嫁出去便是外人,也不认为生女防不了老,他们是这样说的——

“我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外嫁后将父母接到身办,父母帮我带小孩料理家务,和我老公相处得很愉快。独生子女给父母养老责无旁贷。”

“没钱才是最大的失败,有钱大把男孩愿意当上门女婿。”

“什么临死时只有儿子?外公外婆过世时,我们都在。”

“这个要看儿子和女儿的经济实力。事实上,很多做儿子的没经济能力,还得靠女儿孝敬父母的钱来接济他们。”

“我几姐妹和妈妈住在同一城市,大家想过去就过去,甚至晚饭后散步去妈家。而弟弟和弟媳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要周末才能回家。”

“越生儿子多,越没钱供书教养,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还是那么封闭。”

“重男轻女的父母,女儿在家受尽歧视,为什么要来帮你养老?将心比心,你对女儿好,女儿才会对你好!”

……从上面这些网友的评论来看,虽然中国有几千年重男轻女思想,但这百年来的巨变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很多人的思想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城市有单位的家庭只能生一个,生到女儿的也当儿子培养。而随着结婚成本的增加,生儿子的家庭负担更重,而且儿子普遍没有女儿对娘家照顾得多,因此又有了“生仔榕树头,生女上茶楼”的说法。有些网友说得很中肯——

“无论生男还是生女,最重要的是大家生活的地方相近,有事可以在身边照应。如果相隔遥远,男女都一样,难得见一次。至于死后有人烧纸钱这个问题,生前对老人不好,死后烧纸钱也就是一种仪式罢了。”

“生仔生女都是碰运气,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每个人个性不一样。无论儿女,没有作为的都生活艰难。有作为的儿子又往往在外工作,跟女儿嫁出去的,有什么两样?”

“生仔生女,教育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女儿会找到更优秀的女婿,优秀的儿子不愁找不到媳妇。不好好培养,生儿生女都是生下一大堆麻烦!”

“生仔生女是一样的,自己多挣钱些,把身体保养好,不靠仔,不靠女,才是真正开心!”

……看来,这些网友才是真正活明白了,生仔生女不用强求,是天意,是缘份,但若是想安享晚年,不能指望儿女,而是要做好三点:一是父母自己要有出息,留下足够的养老钱;二是把子女教育好,不孝顺的子女不但不给你养老,还会让你晚年不得安宁;三是无论子女,都要全心全力去爱,一碗水端平,才会得到他(她)们真心的回报。

关于生仔生女的问题,你是怎样看的,欢迎留言讨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