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富人婚礼实拍——“黑富帅”迎娶“黑富美”
非洲社会精英人群,婚俗深受欧美影响,大多皈依基督教,遵循一夫一妻制。国内多数婚礼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接亲和喜宴两个部分,而非洲婚礼则少了隆重的接亲仪式,取而代之是宗教色彩浓厚,神父主持下爱的誓言见证环节,这种场景相信各位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定会在各种影视作品里见过。
《非洲婚俗系列》第一篇,我们现场体验下即便在电视上都很少见到的非洲人的婚宴场景。
大喜之日
今天是新郎Joel的大喜之日,他要迎娶黑富美新娘Danila。
Joel是就职于外资矿业公司的白领,在刚果(金)虽算不上富豪,不过作为“黑富帅”绰绰有余了。
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新郎新娘踩着红地毯款款而来。


▲ 新郎的小胡子颇有特点,新娘的身材很符合非洲人的审美
国内婚宴,都会设有主桌,非洲也不例外。主桌长长的桌台,以及摆放的位置不免令人联想到公司开会的主席台。


▲ 长长的主桌
银白色打底,蓝色、红色交织的幕布墙,串串彩灯点缀,铺着整洁考究桌布的长长主桌上,摆着大束鲜花,在众宾客的簇拥欢笑中,新郎新娘高居“上座”,一个靠背宽大的白色心形坐席,开怀畅饮。
亲朋好友、乡里乡亲在台下圆桌入座,热浪翻滚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爱意,营造出浪漫的气氛。
啤酒、饮料、果汁……各取所需,不用猛喝酒,互相也不劝酒。
司仪宣布仪式开始,首先开始为幸福“祈祷”。
接下来便是认亲仪式,之后双方父母轮流致辞,介绍家庭成员情况。
最后夫妻双方向对方许下诺言,为以后的幸福生活祈福。
要送红包吗?
专业的伴郎伴娘团队排着整齐的队形,负责开场舞、给新娘新郎伴歌伴舞,以及帮着搬运宾客带来的礼物。

▲ 伴娘抬玉米粉入场
刚果(金)的婚宴,不需要封红包,每位前来的宾客携带精美的礼物,可以是给新娘的化妆品、高跟鞋,可以是给新郎的腰带、领带,可以是扎着彩带的红酒、香槟,可以是大袋的玉米粉、大米、食用油。实用物品,皆可送。
沉甸甸的“厚礼”大袋玉米粉入场,伴郎伴娘帮忙把收到玉米粉送到礼品存放处,用玉米粉加水煮沸做成的糊糊状食物,是最受非洲人喜欢的主食——刚果(金)人称之为fufu(夫夫),刚果(布)人称之为bugari(布嘎力),赞比亚人、马拉维人称之为nshima(西马),津巴布韦人称之为sadza(萨杂),坦桑尼亚、肯尼亚人称之为ugari(乌嘎力),其实是同一种食物。
欢乐的气氛

▲ 宾客上前拥抱祝福
宾客们上前送上问候,握手、拥抱、行贴面礼,听不清宾客说话的声音,但从席间不时迸发出的阵阵欢笑和齐声应和中,依稀可辨是在送祝福。
司仪操着夹杂法语的斯瓦希里语,卖力地活跃着气氛。


▲ 秀个恩爱吧!
新娘推出精致的蛋糕,开始互秀恩爱。公公婆婆互喂蛋糕,新郎给新娘喂蛋糕,新娘给新郎敬酒,新婚夫妻与公婆分吃蛋糕。这也是结婚仪式的一部分。

▲ 互相喂蛋糕
婚礼即将进入高潮,台上的新郎新娘,公公婆婆走下舞台,和亲朋好友一起跳舞。

▲ 气氛搞起来
在伴郎伴娘的拥簇下,新郎新娘开始跳舞,这时整个餐厅里沸腾起来了,伴随着新郎新娘的舞步,现场庆祝的亲朋好友,连同餐厅服务员一起欢快的载歌载舞。
庄严的婚礼现场,被热情的非洲人民办成了劲爆的大型迪厅。

▲ 餐厅里大家欢快舞蹈

▲ 新郎新娘带头跳起来
“黑富帅”的这场婚礼包含租借酒店、置办婚宴、邀请专业伴娘伴郎以及专业摄影师,全套下来大概需要2000多美元的费用,这相当于当地普通人两年的收入,这笔婚礼开支普通工薪阶层是无力承担的。
真正的富豪场面则更加排场,有类似国内的豪华婚车巡游,专业乐队伴奏,外加晚上非洲特色的篝火舞会,从早到晚狂欢一整天。
一场劲爆动感,别具一格的非洲婚礼,白色系,浪漫时尚、唯美优雅的西式婚礼,红色调,热闹喜庆、典雅庄重的中式婚礼,对比之下,您更喜欢那种风格?欢迎留言讨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