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章为何拒绝虞啸卿,不当主力团团长?你看在祭旗坡他说了句啥
一、炮灰团和主力团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孟烦了,给自己所处的“川军团”起了一个“炮灰团”的别称。其实想想也对,所谓的川军团,就是以“十二条好汉”为骨干,组建起了的。
而这十二条好汉,却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比如损人不吐核的死瘸子,没救活过一人的兽医,就知道喊饿的吃货,没上过战场的空谈家等等,来自五湖四海,各说各话,也难怪虞啸卿看不上他们。
就说炮灰团的小太爷孟烦了,烦啦老弟,自缅甸逃回找小醉时,手里拿得是“美国罐头”,还觉得自己特有面子!可你瞅主力团的张立宪他们去找小醉时,手里挥舞的都是大把票子——这才是土豪,妥妥的土豪!
从这一个细节中,就能看出炮灰团和主力团的差距不是一般大。从物质基础到精神面貌是一目了然。
但即便如此,孟烦了称自己所处的川军团是炮灰团,也明显有贴金嫌疑,太看得起自己了。因为真实情况是,虞啸卿几乎都忘了他们。也就是说,他俩这些人连当炮灰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虞啸卿看得起“炮灰团”的团长龙文章。对龙文章,虞啸卿一直是爱恨交集。
爱,是因为龙文章人才难得,是坚定的抗战派,心中始终有家国大义,被虞啸卿认为属于同类,精神上相通。
恨,是因为龙文章,比泥鳅都滑溜。所谓“左边不要脸,右边二皮脸”,针扎不进,火烧不透,小算盘扒拉得噼里啪啦,一个不小心,还把虞啸卿给算计了。
但最关键的一点,其实就是因为龙文章拒绝虞啸卿,去出任主力团的团长,反而自甘堕落,跟这群炮灰混在一起。这实在让虞啸卿感到既愤怒,又很没面子。为此,虞啸卿不止一次提醒龙文章:来主力团吧,我把最精锐的部队给你!
比如,虞啸卿大义灭亲,杀掉临阵脱逃的弟弟后,对龙文章的那番话,就是这意思。
可哪料即便这样了,龙文章却还是装傻充愣,打死不咬钩。其实,只要龙文章松口,并要求带上这“十二条好汉”一起去主力团,虞啸卿也是不会拒绝的,可为何龙文章,却这么抗拒去主力团当团长呢?
二、妖孽和演员
一提龙文章,就会有个标签:妖孽。他太多变,连通灵跳大神这事,都能信手捏来。但龙文章却不复杂,因为他执着于把事情还原为“本来的样子”,这是他妖孽性的来源。
为此他假冒团长,他骨子里就认定了,并不是我们中国人不行,而是“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只要用尽一切手段,激起国人斗志,认清真正的安逸,是靠打和拼,争出来的,一切就必然还原该有的样子。
这也是为何龙文章,冒着被虞啸卿枪毙的危险,非要留几位渡河的日本兵充当“闹钟”。结果虞啸卿却不答应。因为全歼来犯日寇,对他来言意味着“风光”,而对唐基来言,则意味着有了“物资倾斜”(邀功)的筹码。
从这一事件其实就能看出来,虞啸卿是一位演员,虽他一直不认可,因为他太投入了,早已分不清戏内戏外。直到“攻击立止”的那一刻,他才认清了自我。
也就是说,龙文章的妖孽性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个“演员”,分得清戏内戏外。因此他总能依据不同环境和情况转变角色,并死乞白赖要活下来。
而虞啸卿却一直投入在自己的壮怀激烈之中,一口一个“中国军人都该死”,也包括他自己,却从来没想过:死了,就意味着尽责吗?
龙文章的答案是:未必!活着是因活人才有未来。因为他欠南天门三千座坟,不还清这笔债就死了,完全是不值得,故而妖孽般在夹缝中求生。
虞啸卿则是,死要死得好看,让后世敬仰,总之就是要轰轰烈烈。也就是说,以死为炫耀,却不懂得死的价值,故而演员般的投入戏内。
于是,虞啸卿动不动就吼:“袍泽兄弟!”
龙文章却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个流于表面,一个生死与同。在这种精神和认知鸿沟下,龙文章岂能当虞啸卿的主力团团长?若当了,就意味着龙文章,丢弃了自己的灵魂——他要让事情变回本来的模样,而不是变化自己,去适应被扭曲的环境!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龙文章和孟烦了,在祭旗坡上的一段交谈。
三、祭旗坡的悲鸣
那是庭审完龙文章,让他当川军团的团长后,上使陈大员要授川军旗。哪料龙文章却带着这“十二条好汉”去了祭旗坡,给迟到了。让虞啸卿、唐基和陈大员,在风雨中是凌乱不堪。
可想而知,这次授旗会是啥模样,陈大员明知“十二条好汉”都不是四川人,却故意找茬,非要授予“西川人”。亏得董刀牺牲的弟弟是原川军的(四川人),这才救了这个场。
同时龙文章的迟到,也让虞啸卿几乎是七窍生烟。等这些大佬都走后。孟烦了第一个反应过来,意识到现在这个所谓的“川军团”到底是啥作用,如下:
川军团早打没啦,可又重组啦,重组拉缅甸去啦,拉缅甸又被虞啸卿拉回来啦。咱们还在南天门找死呢,东岸固防的功劳成老虞的啦,成全一个师座啦。老虞成师座啦,他拉回来的川军团就编到主力团,编到特务营啦,都成虞家军啦。可对上有个说法呀,正好有个管袜子的拉回一队鬼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儿,老虞把死人布塞给他,说你就是川军团啦。移花接木的功夫呢。
虽说了很多,意思就一个:如今的这个川军团,无非是虞啸卿和唐基,向上面索要军需物资,趁机壮大自己的借口罢了。
随后孟烦了又说:“我就有一点儿不懂,干吗不告诉虞啸卿你带我们上祭旗坡干什么去了?就他的作派,一准儿就要击节赞叹,你用不上得罪他。”
龙文章有些悲哀,说道:“我怕的就是他击节,唐副师座再激昂,陈大员再议论。人死了就死了,死人尸骨都寒啦,用不着活人心里发寒!”
龙文章为何怕虞啸卿击节?因为他清楚,虞啸卿就是靠这种“壮怀激烈”,统领着虞家军。如他的亲信张立宪、何书光等,无不如此。但这种壮怀激烈,却经不住现实的碰撞。
龙文章恰好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看透了“击节”如戏,是给活人看的。
所以,他不需要击节,更不需要“壮怀激烈”的主力团。他深知自己的根,应该扎在“十二条好汉”这个群体中,因为这些人都懂得活着,是为了活人(也包括自己)而奋斗,不是为了聆听一声“击节”。
因此龙文章拒绝虞啸卿,不去主力团当团长,无非是他明白,自己的根在哪儿,懂得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