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暴雨引发纠纷,怎样依法解决?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近期,我省多个地市遭受极端暴雨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极端暴雨天气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甚至造成受灾地区人员伤亡,从而可能引发一些纠纷。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暴雨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显现,亟须依法处理。本报将读者、网友普遍关注的因暴雨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由河南瀛豫律师事务所律师钟钦才进行专业解答。
1. 特大洪水属于不可抗力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举例来说,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现象,以及战争等社会现象,均属于不可抗力。特大洪水是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属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火灾、暴风雨、雪灾、海啸等;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战争等。
2. 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自然灾害没有加害人,没有责任主体,不产生赔偿问题。台风、暴雨、地震之类的灾害,更属于非人为的不可抗力,由此带来的人员和财产受损,没有赔偿问题。若受损一方此前购买了商业保险,则可根据保险法及保险合同,申请保险理赔。此外,政府实施救援,社会各界对受灾人员施以援手,均属于救济而非赔偿。
3. 散布谣言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发生洪涝灾害的同时,社会上有一些谣言、假消息出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4. 洪水过后捡到遗失物、漂流物,可以据为己有吗?
洪涝灾害过后,各主要街道、场所散落了大量物品,甚至还有遗失汽车的情况发生。捡到不属于自己的遗失物,不能获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5. 无主物、遗失物如何处理?
在搜救过程中,搜救人员会拾到大量物品,处置这些财产也是一个大问题。灾害后,会形成大量的无主物,但是并非所有一时找不到主人的财物都是无主物。只有那些无法确定究竟是谁的,也无人认领的财物,才可能成为无主物。我国民法典没有规定无主物先占取得制度,故不适用先占取得规则,拾得人不能取得无主物的所有权。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拾得人应当将拾得物交还失主,或者交给公安机关。
6. 洪涝灾害中,权利凭证丢失,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
存折、银行卡等储蓄凭证丢失,房产证等物权凭证丢失,并不会导致权利人权利丧失。权利人可以通过身份证明及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储存的信息,依法行使权利或重新办理相关凭证。
7. 路边或停车场的树木压坏汽车,谁担责?
此次暴雨导致许多树木倾倒,压坏了很多车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因林木折断、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林木折断致害责任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如果停车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8. 哪些单位有权发起募捐?如何避免被骗?
暴雨发生后,全国人民、社会各界为郑州举行了各类募捐,新型募捐方式频出。需要提醒的是,慈善法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因此,向灾区捐款捐物时,最好直接向合法的募捐团体,如民政部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国家机关和合法公益性团体进行捐赠,避免陷入骗局。
9.旅游期间因暴雨发生伤亡,景区或者旅行社是否承担责任?
景区或者旅行社对游客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如果旅行社或景区对游客发生伤亡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暴雨属于不可抗力,游客在旅游期间因暴雨发生伤亡的,旅行社或者景区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游客自己或者旅行社为游客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则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10. 因发生洪灾、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当事人能否解除合同?
洪灾、雪灾、台风等超出了社会一般大众的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属于不可抗力。由此造成一方当事人履约不能或失去预期合同目的的,可单方解除合同。
11. 洪涝灾害中紧急避险过当,责任怎么承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侵权人若未提供证据证明紧急避险未超过必要的限度,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对其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12. 抢险志愿者造成受助人损害,是否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因此,抢险过程中,如抢险志愿者无过错,一般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13. 暴雨后,车辆损失如何理赔?
正值汛期,全省不少城市遭到暴雨袭击。因自然灾害造成车辆损失,保险公司会不会赔偿?如何主张赔偿?近日不少读者、网友纷纷向本报咨询、求助。为更好地解答大家关心的法律问题,记者采访了在保险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律师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玉丹,请她为大家答疑释惑。
A. 车险类型及主要险种有哪些?
李玉丹介绍说,车辆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交强险。交强险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主要是赔偿在交通事故中给他人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
二是商业险。商业险是以保险合同形式确定的在保险期内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进行赔偿的保险,车主可以自选。商业险主要有几下几种:
1.车损险
2.涉水险
3.玻璃单独破碎险
4.第三者责任险
5.车上人员责任险
B. 理赔前需要注意什么?
2020年9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9月19日开始实施。《意见》指出,引导行业将机动车示范产品的车损险主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等保险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
李玉丹说,暴雨后,针对车辆的不同损失是否能够获得理赔,就要以是否购买新条款保险为分界点区别对待:
1.在2020年9月19日前购买的保险。根据购买险种的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障范围进行赔偿。其中车轮单独损坏、玻璃单独破碎、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新增设备损失,以及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等,不在车损险的赔付范围内。
2.在2020年9月19日后购买的保险。因新条款保险里面包含有玻璃单独破碎、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等,只要车主购买有车损险,暴雨后的车辆损失保险公司基本都会理赔。
C. 如何申请理赔?
车主切记不要慌,更不要试图移动车辆或发动车辆,李玉丹建议:
1.立即拨打投保的车辆保险公司客服进行登记备案。
2.准备好相关证件,保险公司人员现场勘验会要求出示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银行卡等,并确保证件在有效期内。
3.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拍下现场照片和车辆受损情况照片,以便车辆定损。
4.拨打专业救援电话,保险公司、4S店、专业救援公司都有拖车救援服务。
5.保留一份报道了当日暴雨的报纸或者可以说明当日已达到暴雨标准的天气证明,以便后期理赔。
D. 现场帮办以案释法
典型案例一
市民刘先生:因突发暴雨造成涵洞积水,我的车辆经过积水路面时被淹产生车损,针对案涉车损是否由于暴雨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与保险公司产生争议。
李玉丹律师: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适用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对因突发暴雨造成的直接损失,应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车辆的损失与因暴雨导致的涵洞积水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之损失系因暴雨产生的损失,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
典型案例二
市民王先生:我的车辆在暴雨中行驶,导致车辆发动机进水后熄火,发生事故,针对车损险中暴雨所造成的损失范围与保险公司产生争议。
李玉丹律师:第一,在暴雨情况下车辆涉水行驶,发动机损坏通常系由暴雨、涉水行驶共同作用所致。保险责任中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当遵循近因原则。暴雨系推动其他事件发展之主要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之原因,故暴雨是引发事故之有效近因。第二,保险条款规定:“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下列原因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四)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热带风暴。”保险条款还规定:“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十)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虽然上述两个条款将因暴雨导致的损失与因车辆进水导致的发动机损失,分别约定为赔付范围和免责事由,但保险事故发生时,暴雨不仅可能导致车辆其他部位受损产生损失,也可能导致发动机进水进而产生损失。第三,在暴雨导致发动机进水产生损失的情景下,车辆损失是暴雨所致还是进水所致,会产生理解上的分歧。案涉保险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按照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可以认为车损险中暴雨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暴雨导致发动机进水所造成的损失。
挺身而出!难忘这些泪目的瞬间
是他们!是河南政法人!
灾后重建中,那些让人心疼的面孔...
泡水车还收停车费?官方回应
转发扩散!河南多地因暴雨遭损失可申请赔偿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岳明
编辑:杨淑芳
“河南法制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
河南法制报
法直播
抖音官方号
河南法制报
微博官方号
河南法制报
头条官方号
河南法制报
学习强国号
河南法制报
顶端新闻号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