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最近,马龙接受了央视《面对面》节目的采访,被问及自己和同伴的比较时,他说:“可能某个阶段的时候,也会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但慢慢觉得,不要因为别人的好,而忘记自己的好。”
这句“不要因为别人的好,而忘记自己的好”让很多网友深受鼓励,也许,所谓清醒,就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目空一切。每个人都自有光芒,你要做的是接受自己,成为自己,毕竟,别人都已经有人做了啊。
关于“做自己”
你可能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01
做自己之前,
弄明白自己是谁
当我们说“做自己”“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认识自己是一个复杂艰深的过程,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得其解,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准则,我认为其中一条是:多注意我们所拥有的,但同时接受自己的无知和有限;少去想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但同时接受世界的深广和无限。
用这样的心态去建造自己,去看待世界,去充实每一天,去做好该做的事,就已经是走在了“做自己”的路上。就算路途中内心偶有波动挣扎,也不要紧,只要始终向着善良和光亮的方向就好。
——@李也
02
做自己,不等于任性
任性和做自己的第一个区别在于,做自己是呼应自己内心的原则,而任性多是对外界的反应。任性的人的内在话语是——让我证明给你看;做自己的人的内在话语是——我不介意你怎么看,我按照自己的内心原则生活。
第二个区别,做自己是一个人深度思考了状况,充分体验了情绪,长期浸泡之后的选择;而任性似乎是仅凭短期感受做出反应。
最后一个区别在于,你是否能够而且乐于担当你自己的选择。能独立担当的任性,就是做自己;你把控不住你的选择,那就是任性。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之所以难,是因为“自己”本身在不断地发展:一件事到底是欲望,还是追求?你也许只有获得或失去了才知道。
在这种来回纠结和困惑的过程中,人开始越来越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喜欢自己;基于自己的天赋和原则,以独立的个体的身份真正开始生活,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做自己是件挺难的事,但是每个人都说,是件值得的事。
——古典《你口中的“坚持做自己”,其实大多是任性》
03
越是做自己,
越是坚定和幸福
做自己带来的最好的一样东西,我觉得是内心的坚定。
因为太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绝对不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精神是如何丰富,知道自己在作为现在的这个自己时是多么快乐,所以在面对身边那些物质上远甚自己,名声上远盖自己,成就上远超自己的人时,既不会觉得羡慕,也不会觉得失落,更不会陷入纠结和比较的漩涡,因为我自己也好好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着呢,我也在发着光呢。
我做好了自己,成为了哪怕不那么成功但还算特别的我自己,我就是幸福的。
不是自我安慰,更不是精神胜利,是真正的纯粹的幸福。
——@汶淇
04
自爱者才能爱人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为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
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这个更高的自我知道: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周国平《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文/央视新闻《夜读》采写、整编
图/视觉中国
愿你 努力去做
愿你 去争取也坚持
愿你 去尽力且磊落
愿你 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你自己
你觉得什么是真的“做自己”?
【写留言】分享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