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厌男吗?"

晚上打开实时热搜榜的时候,赫然在目的是“下水道发现无名女尸”、“男子当街强奸未遂”这一个个骇人听闻的字眼。
每一条,都让女性群体,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惧。
一桩桩,一件件加害者是男性恶性事件,都让女性们无法避免地产生“厌男”甚至是“恐男”情绪。

回顾这一阵子发生的事件,霍尊对女性的恶评和打压,阿里女员工事件,吴亦凡对未成年女孩的强奸和侵犯。
桩桩件件都在告诉我们女性在这个社会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让人难以安心。
基于此,微博里关于男权和女权的讨论又开启了新的一轮。
于是,我在和朋友讨论这些事的时候问他:“为什么受伤害的都是女孩子啊?为什么你们男生要这么对待女生啊?”
他等了好一阵子才回复我,一扫之前玩笑的模样,认真而又严肃地对我说:“我没有做过伤害女孩子的坏事情。”
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尴尬地笑了笑了笑说:“我知道你没有啊。”
“那为什么你还要用‘你们男生这个称呼’?”

他的反应让我觉得有些不正常,一问才知道,他是在网络上被一些言论伤害到了。
“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
“别说了我真的是厌男了我!”
“天啊,这个世界上还有好男人吗,我还能相信男的吗?”
一句句话尽显女孩们对那些伤害女生的男性的愤怒。
因为长期处于被伤害的位置,所以愤怒爆发的时候很容易就上升到整个群体。
也因为这个原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恐男甚至是厌男,开始害怕身边遇到的男生,甚至是自己的另一半。
也有更多的女生开始相信女权主义,或许女性这个群体变得更强大了,才能让更少的女生遭受伤害。

可是好像对女权主义的追求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性别的对立。
我想起了很多曾经遇到过的男生对女生的态度。
他们中,有的男生坐电梯或者地铁时会把角落留给我,然后自己挡在我的身体前,以隔开我和别的异性。
有的男生在系鞋带的时候遇到穿裙子的女孩子,起身时会很小心地低着头。
也有人只是因为走在了我后面,就要一阵快步超过我后才能安心赶路。
还有的男生,即使是打游戏开麦,也会提前让女生把麦关一下,他说那些不好听的脏话还是不要让女生听到。

因为知道处于弱势中的女孩的不容易,所以即使一部分男生在制造黑暗,也还有很多男孩子在尽己所能为女孩制造光明。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男生值得被好好对待。
说到底,我们的敌人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恶意本身。
坏人和性别没有关系。

可是甚嚣尘上的男权女权之争却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两个性别之间的对立。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男权女权之争。
例如因为让孩子跟随父姓而饱受争议和很多女权主义者的质疑的papi酱,质疑她到底是不是一位女权主义的信奉者。
再例如因为秀身材而被嘲讽“媚男”的女明星。
这一切举动都像是我们把男性当做了对立面和敌人。

有时候我们也要思考一下,是不是隐形的资本为了利益,通过引导性别矛盾,来掩盖阶级矛盾呢?
所以我们提倡女权的目的是什么?
到底是为了是为了平权,让女性能够获得应有的公民权利?
还是要在女权和男权中选择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主张?
当人权被细分了男权和女权,就注定了两者的矛盾对立。
比起这些,我们更想要的是女性能够被认可,能够增强影响力,能够打破这么久对女性的一些固有认知,能够平等地享有作为一个人的公民权利。
不要让女权成为了资本的“流量密码”。

我们的敌人从来不是和我们性别不同的男生们,而是那些对女孩施以迫害的人。
因为女权的支持者中也有很多男性,因为有很多男性知道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
如果说“Girls help girls”是女孩子们的抱团自保,那么男生对女孩子们的帮助则是我们同生为人的人性使然。

“男性”和“女性”是社会用来区分我们的标签,不是让我们成为对立面的沟壑。
男权和女权打到底,并不会有一个多让人满意的结局。
女孩多一些信任给男孩,男孩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偏见给女孩,或许,能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不要厌男啦,善良的男孩们和女孩们,值得被理解、被善待。
我本来谁也不厌,但自从微博女拳无止境的扩张后,我开始厌年轻女人了
我现在真的极其厌男,不打算谈恋爱结婚,自己一个人挺好的
有些男生也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