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戏有一对姑嫂英雄

上党戏有一对姑嫂英雄

刘乃崇

山西上党地区一二百年来形成的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过去很少到外地去演出。我第一次听到上党戏有个王聪文,是在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他在会上作了个题为《改革旧戏运动的几个经验与建议》的发言。我是大会工作人员,他的发言引起我的注意,还在他的发言中知道了上党梆子有个名角叫段二淼。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时,王聪文、段二淼来京参加观摩,我才认识了他们,但还没看过上党戏。我最早看到上党戏是在1954年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当时不仅又见到王聪文、段二淼,也认识了程联考、吴婉芝等。特别是第二年在山西省第一届戏曲编导讲习班上,与王聪文、段二淼在一起成天谈上党戏。

婉芝的《寄女杀家》、《坐山吵窑》,郝聘之的《茶瓶计》等戏。直到1962年重看《三关排宴》时,我知道了吴婉芝和郝聘之这两位女主角,是一对姑嫂。这对姑嫂是上党戏承上启下的一代名演员。

吴婉芝的身世是十分凄惨的,她从小就当了童养媳,14岁家乡解放,她冲出了枷锁,毅然加入了剧团演秧歌,随后又改学上党梆子,成为专演上党梆子的第一代女演员(比她早的女演员如齐桂花等都是落子为主兼演梆子)。1954年我第一次看她的戏,她那时已是上党地区很有名的演员了。

她争取解除过去那不合理的婚姻后,全身心地投入练功学戏。在剧团内找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爱人郝同生。郝同生是郝聘之的叔伯哥哥,是上党戏的有名须生演员,是段二淼的得意弟子,能戏很多。我在1955年山西省小型戏曲会演时,看过两出上党落子《跑沙滩》和《两兄弟》都有他的角色,传统戏、现代戏演得都好。他们结婚不到一年,正在夫妻、姑嫂共同钻研艺术以求进步的时候,郝同生竟被打成了右派。吴婉芝也遭到了厄运,人家要她离婚,她不肯她不相信自己的爱人反党,人家就说她划不清界限,不让她演戏,但是上党戏流行地区的群众不干了,没有吴婉芝不行,非让她唱不可,没法子,只能让她唱了。不让她演主角,排新戏让她排,可不让她演,给她安排个小配角,让她上台去露一下。

1961年可能是对郝同生解除管制了吧,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的时候,郝同生也一起到了长春。拍完电影到北京来演出,郝同生演的《徐公案》中的海瑞,演出了刚正不阿的性格,给我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1年上党梆子先后两次进京。前一次是张爱珍领衔,她是吴婉芝的弟子;后一次是吴国华领衔,她是吴婉芝的女儿,郝聘之的弟子。为了招呼着弟子和女儿,吴婉芝两次随团来京,两次来到我家畅谈了她的艺术成长及生活中不幸的遭遇。

吴国华为什么姓母亲的姓呢?郝同生被错划右派后,吴婉芝生了这第一个女儿可是因为是“狗崽子”上不了户口,吴婉芝只得把孩子寄养到自己的哥哥家里,起名吴国华,报了个农村户口。吴婉芝和郝聘之姑嫂二人合作演出《三关排宴》并拍成电影,声名大噪,郝同生也得到了演戏的权利。可是好景不长,郝聘之在1964年“四清"中,又因她是破落地主家庭出身等种种原因,受到了撤消剧团副团长、工会副主席和开除出共青团的处分。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他们三个人都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尽折磨,但是他们在失去演戏机会的时候,还是忠于自己从事多年的戏曲事业,郝聘之暗地还在练功练唱;吴婉芝把自己的女儿吴国华送到了戏校学戏。

拨乱反正以后,郝同生彻底平反了,担任了剧团团长。他拼命工作,积劳成疾,1984年他还不到50岁竟被癌魔夺去了生命。吴婉芝、郝聘之忍下悲痛,为培养上党戏的接班人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和吴婉芝一起来我家的还有张仁义(想不到他已离我们而去可伤也),他是名须生郭金顺的外甥。我们谈起我看过的郭金顺、吴婉芝合演的《混冤案》,在这出戏里郭金顺演一个告状的老汉牛万国,吴婉芝演他的女儿。有个武举要谋他女儿,害死了他女婿,父女县衙鸣冤,知县受贿枉斯,老汉又到府衙上告。武举等又换尸灭迹,被老汉父女识破,再上公堂,几次公堂令人激动。矛盾最强烈时,牛老汉发鬓蓬松,满脸油亮跪在台口,舞动双袖撩起了胡子,从左边跪步走到右边再走回来,一次一次,一边高喊,一面手指斥贼,昂扬激越,夸张地把那受屈遭难的痛心疾首、愤恨悲慨之情,尽都发泄出来。老汉看见尸体有假,下堂去找女儿,原来的唱有拖腔,一唱总有人叫好。郭金顺因为这里老汉应是急于找女儿不能拖,改成了末一个字跺住。有人认为他是图省劲,他解释说这里就应该是斩钉截铁一样的感情,人们都服了。找女儿上来,女儿认尸果然有假,把腰包舞起,口衔发绺,扑上公堂,也是强烈得很。

我看过的《寄女杀家》《徐公案》《三关排宴》等上党梆子戏,出出在表现激情时都是强烈的,看来正是这个剧种的特点。

我还看过吴婉芝演的上党梆子《坐山吵窑》那是《双龙剑》中的前半部分,吴婉芝告诉我这戏中的皮秀英原是踩跷的,她演时已不踩了。这戏写猎户之女皮秀英在山上遇见老虎正在扑倒一位有病的青年,青年命在旦夕,秀英冲过去,打死老虎,救了青年。秀英看这青年品德才貌都好,要把自己的终身许他,她的父亲不同意,父女在窑内吵了起来。据说这是元代的故事。那青年名叫吴桢,不知是不是后来在百凉楼救驾的朱元璋手下老将吴桢。

剧中这个猎户的女儿是十分泼辣的,是个山野的姑娘,她力能打虎,追求自主的婚姻,是很有性格的。剧中有一处表演,令人难忘当皮秀英打死老虎之后,扶起那有病而又受到惊吓的青年,青年走不动了,皮秀英便把青年的臂放在自己的背上,青年在左边使他的右手扶在了她的右肩上。她左手环在青年的腰后,然后用左腿顶着青年的右腿,往前移一步再用力一搬;青年的左腿跟上来,她再用左腿顶着青年的右腿往前移一步。就这样一步步从山上走向自己的窑门。

在那“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里,竟有这样的动作,那真是山野的劳动妇女的特有性格,合理而又有特点,优美而又动人。

非常熟悉上党戏的赵树理说过:“我以为上党戏的好处是激烈痛快,我爱那种痛快的气氛。”他说到上党梆子和京剧有的剧目很接近,后来京戏在音乐唱腔、作派方面都向柔和处发展了,而这种戏却却还保存着它原有的强烈风度。”

吴婉芝、张仁义告诉我上党戏里杨家将戏是丰富的,现在除《三关排宴》外,只有一出《雁门关》。我记起过去王聪文、段二森,给我介绍上党戏的300多出传统戏中,有30多出杨家将戏,很有些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内容,丢掉了是很可惜的。

上党戏中的落子也是很有特点的。在《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上党落子”记载着清道光25年(1845)后“又从武安落子移植的《王定保借当》《吕蒙正赶斋》及《红灯记》《跑沙滩》......等戏”。这里,可能不对了。据我所知,《王定保借当》和《跑沙滩》是同一个剧目,我在1955年山西省小型戏曲会演时看过这出戏。这戏的情节与评戏的《王定保借当》((三节烈》)完全相同。这戏除去在唱上很有特点以外,张春姐、张润姐姐妹二人,闻听王定保被官府抓去,急忙离家奔赴官衙前去鸣冤。途中路过一片沙滩姐妹二人跑过沙滩,又是唱又是演,是很有分量的一场戏,因而剧名又叫《跑沙滩》。

这戏是郝聘之的拿手戏。郝聘之自幼学戏,在学演秧歌之后,专工上党落子,拜胡天保为师。胡天保演小生,兼演旦角,久在晋南活动吸收了不少蒲剧的艺术改进落子。郝聘之不仅向老师学戏还学他吸收兄弟剧种的做法,把蒲剧《红罗山》、《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成上党落子演出。又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戏曲演员讲习班向梅兰芳、程砚秋等学习。她曾在京剧班里练过功,腰腿底功深,因此戏路宽、会戏多,无论青衣、闺门旦、小旦刀马旦武旦、老旦都能演。她演《跑沙滩》,“跑滩”一场的表演很吃功夫,演得非常精彩。

1956年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在北京演出时,萧银宗由吴婉芝扮演,佘太君是段二淼的大弟子温喜云演的,取得了很大成功。拍电影时要求由女演员演佘太君便从落子剧团把郝聘之调来扮演。郝聘之是会唱梆子的,又经温喜云师傅的悉心教导,郝聘之的这出戏也获得了成功。

郝聘之的《灵党计》也是很有名的。这戏是《铡赵王》中的两折她扮演包公的夫人,“定计”和“灵堂”都有繁重的表演。包公要诓残害人民、炙手可热的赵王过府,假装病死,赵王果来吊孝,被拿归案。设灵堂要夫人戴孝,夫人本不愿意,为了给人民伸冤才答应了。可赵王又是好色之徒,灵堂上调戏包夫人,这许多过程都要这位诰命夫人做戏,煞是好看。郝聘之已把这出戏传给了她的得意弟子郭明娥了。

今天在舞台已看不见这对姑嫂的演出,可是她们继往开来的功绩,人们将永远记得。正是:

上党地区戏不同,

一双姑嫂逞英雄。

承前启后呕心血,

德劭艺高建大功。

原载《戏剧电影报》1995年第21-24期是《爱戏如命》中的一节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