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身材矮小,被战友称为“矮班座”,周恩来:你比拿破仑强多了
在我军开国大将里,粟裕排名第一。说起打仗,粟裕是我军名副其实的战神。但说起身材,粟裕的身体却与战神的称号并不匹配,他不但身材较矮,而且十分瘦弱,看上去弱不禁风。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院校,却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关于粟裕的身材,还有一个笑话。在他加入叶挺24师教导队之后,很多战友因为他个子较小,给他起了一个“矮班座”的外号,后来周恩来知道之后,就安慰粟裕说“你比拿破仑强多了”。
没有想到,周总理一句话,竟然一语成谶,后来粟裕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当年,粟裕“矮班座”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周总理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安慰粟裕的呢?
1924年1月8日,粟裕离家出走,行前他没告诉父亲,只是在得到录取通知书后跟母亲打了一个招呼,可当他步行一百一十里来到湘西水陆码头洪江,打算在这里乘船去常德村,这才知道所带的钱连买张船票都不够。他只好给家里写信,表示如果家里不寄路费来,“讨米也要走”。
粟裕的父母亲见了这封信之后,十分着急,立即回信,答应给他筹措路费,让他先回家 “从长计议”。粟裕也明白筹措这笔钱,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得到父亲不再阻拦的保证后,回家等待。
不久,父亲果然尽力为他凑足了几十块银洋,临行前,父亲郑重其事的请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为他送行,老人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很动感情,老泪长流,果然这一别,父子两人便永无相见之日了。粟裕离家不久,父亲便去世了。
1924年3月,粟裕才到达常德,这时考期已过,他通过亲戚的关系,进了常德二师附小,插班在高小三年级。
1925年春,粟裕终于考上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由于学习紧张,自己又比别人用功,竟累出一场大病来,咳嗽、吐血、脱发,此后他的头发再也没有浓密过。
这一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军以破竹之势进入湖南,湖南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第二师范的党团员们积极凑钱购买枪支。粟裕和另外两个同学合着买了支驳壳枪,200发子弹。
北伐军到达长沙不久,蒋介石便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接着许克祥在长沙也发动了“马日事变”,血腥镇压工农群众和革命力量。第二师范的进步校长也被国民党中央军杀害了,大批反动军警包围了学校,但外界传出第二师范拥有七八百条枪,军警们信以为真,一时便不敢闯进校门。
面对这种局面,党组织决定立即组织进步学生,迅速分批撤离学校。
粟裕是最后一批撤离的,他们揭开校内地下水道的铁盖子,猫着腰,踩着污水,顺着下水道摸黑跑到城外,在洞庭湖畔跳上一条预先准备好的小船。小船横穿洞庭湖,行至岳阳与长沙间的铁路边上,一行人在夜色的掩护下爬上了开往武汉的火车。
他们身无分文,又怕被别人发觉是逃亡的进步学生,只好藏在座位底下过夜,直到第二天清晨,火车进入湖北境内后才敢出来,不久便到达武昌。
当时武汉的汪精卫政府还没有公开反共,粟裕在武汉很顺利地接上了组织关系,被党组织安排进入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
那年粟裕20岁,一连串革命斗争的血的教训,已经使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推翻旧世界,只有拿起枪杆子,组织起革命武装。
教导队的生活非常艰苦和严格,周恩来来教导队长作形势和任务报告时,曾关切地问粟裕和他的同学们:“你们都是些学生,怕不怕苦?这种严格的军事,吃得消吗?”
粟裕和同学们立即大声回答:“为了革命,什么都不怕”!
周恩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又告诫大家:“你们这支队伍,全是党团员,是建设红军的基础,一定要肩负起阶级的重托,将来你们要到部队中去,到士兵中去,掌握革命武器,学习打仗,用革命的军队去战胜反革命的军队!”
教导队开学不久,师长叶挺便专程来看望同学们,他走到站在队伍排头的粟裕面前,问道:“这位同学,你说说看,艰苦与死,何者更难受”?
“死者难受!”粟裕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对!”叶挺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是艰苦比死更难受。死只是一下子的事,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碰到的。如果你们能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在叶挺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下,粟裕的脸红了。他领悟到叶挺的话里包含的深刻哲理。
二十四师教导队的训练生活,不像一般军队通行的“三操两讲”,而是“四操三讲”。“ 四操”是:早晨一次跑步,上、下午各一次军事操练,黄昏一次军事体操。“三讲”是:上、下午各一次政治课或军事课,晚上一小时点名训话。早晨起来号一响,立刻跳下床铺,穿衣、洗漱,整理内务完毕,照例是十多公里的跑步,而且还抢占一座百多米高的山头,并在山头集合,先到者站排头,后到者站排尾,用以激励学员的自尊心。
列队完毕后只休息五分钟,立即跑步带回,不解散就直接带进饭堂,吃饭时也很紧张,要狼吞虎咽,长官有时故意在饭中掺上头发和砂子,要挑挑拣拣,就吃不饱。
很多年后,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粟裕笑着说:“那时苦哇,可大家心甘情愿,为了培养意志和战斗作风,我学会了吃砂子和头发”。
不久,粟裕被擢升为班长。
有一次讲完课,周恩来坐到学员中间,同他们聊家常,恰好就到粟裕所在的班,这时候粟裕虽然已经是班长了,但由于当时他的身材比瘦小,班里又大多是北方大汉,所以有人爱在背后称他为“矮班座”。
周恩来无意中听到这个绰号后,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样不好,革命队伍不应该给同志们起外号。”又对粟裕说,“我看你不矮嘛,你比拿破仑高多了。就是矮点也不要紧,历史上有很多伟人身材都不高”。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粟裕为周恩来的风趣幽默所感染,也开玩笑说:“我人矮志不矮。矮有矮的好处,打起仗来目标小,穿起军装省布料”。
粟裕的回答,也让周恩来非常高兴,两人从此以后,在革命的道路上成了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粟裕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高而自卑,而是不断磨砺自己的革命意志,不断地学习军事知识,在进步中不断成长,最终由一个“矮班座”的年轻小兵,一步步成为新中国开国大将第一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