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终灭亡:跟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一个错误决策有很大关系

明朝持续276年灭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跟明初太祖朱元璋的决策失误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错误的决策为后来满洲八旗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定都江苏南京。此时元朝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明太祖派大将军徐达率军北上攻打元大都(北京)。临行前,徐达拜见皇上说:“陛下,北方防务空虚,我军攻入大都,元主必然率众北逃,我军是否要穷追不舍,赶尽杀绝?”


李成梁

太祖朱元璋不假思索地回答:“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不必穷兵追之。”——《明太祖实录》

当时徐达没有提出反面意见,依照皇帝的命令执行,夺取大都后,元主果然率众北逃。

朱元璋的决策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气候。蒙古族北回,在适应自己的气候条件下休养生息,势力必然会越来越强大。当时明军连年征战,也需要休整。

为了防止北元蒙古势力南下,明初修筑长城,设立辽东、蓟州、大同等九个军事重镇。辽东镇分设路、卫、所、堡等防御体系。成祖时迁都北京制四夷。


三娘子

尽管明朝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且天子亲自守国门,蒙古势力还是经常南下侵袭。如: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军队攻打河北怀来,俘虏了英宗皇帝,史称“土木堡之变”;明世宗二十九年,(1550)蒙古俺答汗军南下攻打京师。

由于蒙古各部时常南下侵扰,加之明军作战能力下降。隆庆年间,皇帝把自己的外孙女三娘子许配给蒙古俺答汗首领,通过和亲取得了暂时的和平。而其他蒙古势力又率骑兵十几万杀入村落,抢掠财货。

直到万历年间,朝廷启用铁岭人李成梁守辽东,才逐渐遏制住了蒙古势力。

李成梁祖上曾在朝鲜,明初为避战乱,逃到辽东居住。他自小家穷,无缘科举,喜好武器。直到42岁依旧一事无成,后得地方官推荐,受首辅张居正赏识,派他守辽。自此,李成梁的出现成了蒙古骑兵的噩梦。成梁守辽30年,立下赫赫战功,朝廷赐给他大蟒袍、建石坊。

《明史》载:“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22年,后8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蒙古势力在北方遏制着女真族,当李成梁削弱了蒙古的势力后,崛起的女真势力比蒙古更加强悍。明朝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蒙古人

女真在明朝时,东北势力分为四部分,即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李成梁在打击海西女真势力的时候,相传建州女真人努尔哈赤为了讨好李成梁,便把自己兄弟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了李成梁儿子李如柏。

由于两家和亲,李成梁偏袒建州女真人,专注打击海西女真。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州女真猖狂,朝廷再次起用76岁高龄的李成梁镇守辽东,坚守八年,竟以宽甸六堡孤悬难守为由而放弃,迁徙居民到内地。任其建州女真肆意横行。满族的力量在这种意想不到的条件下悄然崛起,成了晚明致命的飞刀。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