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iPhone12Pro、11Pro!再次祝贺,iPhone13Pro

3C毒物独家报道:iPhone13Pro、iPhone12Pro、iPhone11Pro这三款机型一直都备受关注,因为在售价方面相对于ProMax版本要更加便宜,而且在相机方面要比标准版更加强悍,而且机身尺寸方面也更加便于携带。那么iPhone13Pro、iPhone12Pro、iPhone11Pro这三款机型,到底该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呢?

本篇文章将会在多个方面,对iPhone13Pro、iPhone12Pro、iPhone11Pro这三款机型进行对比,希望能够帮助小伙伴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三部手机之间的区别,并且能够很好的在购机方面做足功课。

屏幕硬件参数对比

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这三部手机均搭载了OLED材质屏幕,不过iPhone11Pro的屏幕尺寸为5.8寸,分辨率为1125X2436像素。iPhone12Pro和iPhone13Pro的屏幕尺寸为6.1寸,分辨率为1170X2532像素。

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三款机型中,只有iPhone13Pro的屏幕刷新率为120赫兹,iPhone11Pro和iPhone12Pro的刷新率为60赫兹。iPhone13Pro的屏幕刷新率为智能识别刷新,所以对于电池的续航表现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显示效果也更为出色。

相机系统配置对比

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的相机模组都是采用的三颗1200万像素的镜头组合,不过iPhone12Pro和iPhone13Pro额外增加了雷达激光扫描镜头。而且iPhone13Pro的三颗相机镜头在光圈方面均有变化,除了长焦相机镜头光圈为F/2.8之外,广角相机镜头和超广角相机镜头的光圈均增大了,这也就意味着进光量更多,拍摄的照片更加清晰。

除此之外,iPhone13Pro的长焦镜头也从原来的2倍光学变焦,升级为3倍光学变焦,拍摄的能力大大增强。当然长焦镜头变焦能力升级,换来的代价是光圈变小,不过苹果在发布会上却表示iPhone13Pro的长焦相机拍照效果比上一代更好,看样子经过了全新的优化。

性能参数配置对比

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三部手机分别搭载了苹果A13仿生处理器、A14仿生处理器、A15仿生处理器,这三款处理器分别采用的是7纳米工艺、5纳米工艺和5纳米工艺制造。虽然iPhone12Pro、iPhone13Pro都是搭载的5纳米工艺芯片,但是iPhone13Pro搭载的A15芯片晶体管数量达到150亿,比iPhone12Pro搭载的A14芯片晶体管数量要更多,所以性能的表现要更好。

在GPU的核心数量上,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三部手机也有着巨大的差异,iPhone11Pro、iPhone12Pro的处理器的GPU核心数量均为4颗,而iPhone13Pro的处理器的GPU核心数量为5颗,在图形处理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存储规格对比

iPhone11Pro的存储规格分别为64GB、256GB、512GB,iPhone12Pro的存储规格分别为128GB、256GB、512GB,iPhone13Pro的存储规格分别为128GB、256GB、512GB、1TB,iPhone13Pro的存储规格可选择余地更大,而且1TB的存储更大,可以拍摄更多的4K视频。

电池续航及充电规格对比

iPhone11Pro的电池快充规格为18W,iPhone12Pro和iPhone13Pro的电池充电规格为20W。iPhone13Pro的视频播放续航时间为22小时,iPhone12Pro的电池续航时间为17小时,iPhone11Pro的电池续航时间为18小时。音频播放续航时间方面,iPhone11Pro、iPhone12Pro、iPhone13Pro分别为65小时、65小时、75小时,无论是视频播放还是音频播放,iPhone13Pro的续航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点评及小结

iPhone13Pro目前来看是最值得入手的机型,在相机配置方面和iPhone13ProMax一致,机身更加小巧便于携带,性能配置和电池续航能力都比iPhone11Pro、iPhone12Pro强太多,所以如果有购机计划的小伙伴,iPhone11Pro、iPhone12Pro不建议入手,直接选择iPhone13Pro即可。

举报
评论 61
  • 还在用11pro

  • 昨天中午充满,亮屏7个小时电量还剩50,真的屌,13pm

    长图
  • 我还在用8p 等你们用16了我再用13

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 9 条更新

执、仗、亮、击!现场感受陆军火箭军远程打击时效度
最新!特朗普称稀土问题已达成相关协议,泽连斯基:不涉北约问题!知情人士:俄美高层本周或会面
42岁男子确诊脂肪肝,天天吃番茄,2月后复诊,医生:不懂就瞎吃
男子酒后参加聚会开车掉入鱼塘溺亡,家属起诉聚会组织者和鱼塘承包者,索赔122.96万元,法院判了!
烧了个大洞,20多万没了!上海女子回家后惊呆,这个细节透出蹊跷
缅甸曼德勒废墟附近弥漫浓烈腐臭味,救援队称天空公寓等三处已无生命迹象
昨天02:08

美国认为只要我不降息,中国就要爆雷了。中国觉得只要我忍一忍,美国就该降息了。那么,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究竟谁能站到最后?   这场博弈,说白了就是比谁能撑得久。美国从2022年3月开始连续加息,一口气把利率从接近零提高到5.25%-5.5%。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压制国内通胀,二是给其他经济体施压,特别是中国。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我加息,美元走强,其他货币贬值。资金往美国跑,新兴市场就得捉襟见肘。中国要是跟着加息,内需就会受压;不加息吧,人民币贬值压力又大。总之,我不动,你就得难受。   可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美国的加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稳汇率。通过调节外汇市场供求,设置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其次是降准。通过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再次是定向刺激。比如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定向降息,既保证了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又避免了大水漫灌。   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从数据看,还真不赖。2023年中国GDP增长5.2%,超过预期目标。外贸总额突破4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1万亿元。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比美国人想象的要强得多。   反观美国,现在可是骑虎难下。继续加息吧,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赶紧降息吧,又怕通胀反弹。最近美联储的表态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会儿说要谨慎,一会儿又暗示要降息,摇摆不定的样子看得人直着急。   为什么中国能扛住压力?关键在于经济结构和政策灵活性。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这就给了政策调控更大的空间。再加上中国政府的决策效率高,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这些都是美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变化已经很明显了。IMF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18%,而美国只有15%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东移。   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在哪里?关键词是创新和可持续。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实已经指明了方向。美国也在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谁能在这些领域占得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回到中美金融博弈这个话题。说实话,这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而是一场持久战。美国想通过金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这种想法本身就不现实。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需要做的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美国则需要正视中国崛起的现实,放下零和思维,寻求合作共赢。   最后,给那些总盼着别人"爆雷"的人提个醒:与其整天盯着别人家的门口看,不如好好扫扫自己家门前的雪。经济发展不是比谁先倒下,而是比谁能走得更远。在这条路上,中美两国与其斗来斗去,不如携手同行,共创繁荣。   总的来说,这场金融博弈的结果,不在于谁能"熬"到最后,而在于谁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布局更有前瞻性。但美国的创新能力也不容小觑。未来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世界经济都将受益于中美两个大国的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