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到底招惹了谁?(下)

文:奥可Q特派
封面图:CGTN
前文《导盲犬到底招惹了谁?(上)》讲述了导盲犬的基本知识、历史和各国的立法情况,本文重点叙述导盲犬在中国的情况。
06
导盲犬在中国
数量稀缺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截至2020年4月,中国只有大约200只导盲犬在服役,比大熊猫还要稀缺(截止2019年中国约有1864只大熊猫)。根据中国盲人协会和世卫组织的数据,中国有超过1700万视障人士,其中完全失明的人数有800万。
按照这个比例,即使只考虑完全失明的人数,导盲犬配比率也不到十万分之三。相比之下,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视障人士与导盲犬相伴。在英国,总共有三万六千名视障人士,而每年有超过一千只导盲犬接受培训。

视障人士杨康带着妻子和导盲犬坐火车 / 图:CNN
中国导盲犬学校
中国目前有两家国际导盲犬联合会 (IGDF) 认可的培训中心,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和上海而行导盲犬学校。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成立最早也是最大的导盲犬学校。不同培训阶段的导盲犬保持在100只,每年约有35名毕业生。截止2021年4月,毕业的导盲犬有224只,分布在全国的的25个省。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 图: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官网
上海而行导盲犬学校成立于2018年。此前,上海市残联一直委托南京市警犬培训中心为视障市民培训导盲犬。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陆续开设了一些较小的导盲犬培训中心,但是因为很难获得启动或继续运营的资金,都无法通过IGDF严格的评估过程。
高淘汰率和成本
导盲犬在毕业前会经历一个严格的培训和挑选过程,在此过程中,大约60%的小狗将被取消资格并被收养为宠物犬。取消资格的原因可能包括表现出攻击性、精力过剩、对压力过于敏感、缺乏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晕车等。
合格的导盲犬在通过所有评估后,将与主人配对,再进行40天的联合训练,才能跟随主人回到新家。
根据核算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训练每只导盲犬的成本约为20万,成本包含犬粮、医疗人员等等。
07
为什么需要导盲犬?
不友好的基础设施
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有30%的视障人士很少离开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经常独自外出,其余的大多由家人和朋友照顾。究其原因,对于盲人来说,在城市中穿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但城市发展还远未达到对残疾人友好的程度。无障碍设施发展有待完善,并非所有的人行横道都有盲人可以听到的交通信号,盲道被占用或者直接通向树木、灯柱或消防栓等“死胡同”还有被盗的井盖没有及时被覆盖等对视障人士来说危险重重。

被网友戏称“盲道很忙”的盲道 / 图:百度
在即将施行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无障碍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条款无疑是全国城市学习的榜样。
高科技导盲技术发展不成熟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导盲导航技术如各种电子导盲装置,电子信标、红外电子盲杖、超声波手持式的向导装置、眼镜式超声波装置、电子动物型手杖、电子人造眼、电子“导盲犬”等应运而生,但是现阶段科技产品还不能取代导盲犬,特别是在安全避障方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类在相关技术方面研究的发展,会为盲人出行带来切实的帮助。

电子盲杖 / 图:万图壁纸
而导盲犬在避障方面表现如何呢?通过强化记忆形成的习惯,导盲犬看到沟或者坎儿、下台阶会条件反射地停下来,遇到上台阶还会将前掌抬起搭在台阶上从而通过身体扬起的高度让视障人士感知到台阶的高度。
难以替代的情感陪护
前文《导盲犬到底招惹了谁?(上)》讲述了导盲犬物对人类的意义,如有助于减少焦虑、抑郁、孤独、减少压力,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视障人士的自信心、带给视障人士友谊、安全感和独立感。
从视障人士的角度讲,导盲犬是出行比较理想的陪伴,它们的情感陪护对于主人来说不可替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
陈燕是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她认为有时候导盲犬要比人带她走更安全。因为跟朋友聚餐的餐厅拒绝导盲犬进入,她由朋友左右搀扶行走时被地上的一个坎儿绊倒摔伤至骨折,朋友们并没有意识到健全人几乎不会在意的坎却能成为视障人士真正的“绊脚石”。

陈燕和她的导盲犬萌萌在地铁里 / 图:红星新闻
08
社会的误解和歧视
免费使用
导盲犬的培养成本虽然不低,但却是免费给盲人使用的,需要使用导盲犬的视障人士可以免费申请导盲犬。
而导盲犬的养护与普通的宠物犬并无不同,喂食、医疗与免疫的成本和普通的宠物犬没有什么区别。
而被网友误解的只有少数人使用的原因除了导盲犬数量少,背后的原因则是我国导盲犬的培训主要依靠社会公益资金,导盲犬机构的发展还面临很大的困难。
养犬规范有待完善
还有一部分对导盲犬的误解则来自大众对不文明宠物犬行为的认知,虽然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养犬应当定期免疫接疫苗,申请登记,佩戴犬牌,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但是不文明养犬行为还是随处可见,如遛犬不铲屎,养犬人没有引导和纠正犬的不文明行为,弃养、虐待宠物等。
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有更多的导盲犬和其他服务型动物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尊重。
09
展望
中国的导盲犬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包容。导盲犬能无障碍出行,标志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包容和谐。
如果路遇工作中的导盲犬,除了尊重,我们还应该做到“四不一问”:不呼唤,不抚摸,不喂食,不拒绝,及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最后,通过残障群体常的一句话与君共勉:
“不是不人道,只是不知道;不是做不到,只是想不到。”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