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8互换事件简单和复杂那些事之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关注28互换事件始于一个偶然:时间是今年的3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推送的一条消息:每经24点丨“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逝世,生父发声: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一个问号迅速浮现?何德何能之人?了解梗概后,觉得“逝世”用在这个早逝的青年男子身上实在是言过其词。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就是一个死,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婴儿死了称“夭折”,年轻人死了称“走了”,老人死了称“驾鹤”,病人死了称“病故”,和尚死了称“圆寂”,军人死了称“牺牲”,普通人死了称“去世”,伟人死了称“逝世”。


搜索词条“28年错换人生”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事件?2020年4月24日新某报一篇题为《母亲想“割肝救子”发现非血亲,两孩子错换28年人生》首次报料,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此后众多主流媒体、自媒体、公众号等密集报道转载讨论,时至今日依然是一场公众事件的“饕餮盛宴”。

2020年4月30日,新某报,澎某新闻全网直播28年后的首次认亲,全国网友第一时间目睹认亲盛况并送上美好祝福。从陌生到熟悉,或是相见恨晚或是不如不见,也为从熟悉再回到陌生埋下一个伏笔。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浓墨重彩到轻描淡写的偏移

28互换事件事件之所以受人关注,

亮点是割肝救子——舐犊情深的慈母大爱,

热点难点是揭开28年前俩孩子错换真相之谜,

同情点是正置风华正茂却身患绝症的青年。

事件的报料始于割肝救子而非亲生感天动地的情怀,而后续报道主题主线发生偏移,患病青年的缺少医疗费,医院赔偿官司及家长里短成为浓墨重彩的高光时刻,曾经28年的恩重情深、倾家荡产为其治病的养父母却淡出了视线,也成为日后受到网暴的最大受害者。

各种群——一个看不见的推手

一个群就是一个圈子,一个群就是一个江湖,一个群就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信息爆料群、募捐群、亲友群、粉丝群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群滋养了一种生态和土壤。后来从这些大大小小的群里暴露出:当事人与爆料人,当事人与大药房,爆料人与大药房,隐秘战线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利益关系,这些群成为传递负能量,阻碍找真相,网暴善良妈妈的幕后推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成也是群败也是群。


妒忌贪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西方人性的七宗罪包含:厌恶、懒惰、嫉妒、贪婪、恐惧、怀疑、傲慢、享乐。

对嫉妒的一种说法是,神先创造了天使,之后又以土块创造人类,然而神宠爱人类甚于天使,把人类放置在高于天使的地位上。堕落天使不满能力低劣的人类较受宠爱,而群起反叛。

贪念,但丁的观点是"过度热衷于寻求金钱上或权力上的优越"。

患病青年,28年万千宠爱于一身.养父母的娇宠,家族的团宠。28年后,曾经的爱和一切雨露均沾,嫉妒贪婪成为心灵的野草,妨碍健康的思想生成,嫉妒长成荆棘,扎伤了别人,也会刺伤自己。

曾经的不劳而获,养尊处优,曾经拥有的房子、车子和票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生活被打破。为了一丝利益,降低尊严;为了占点好处,丢弃情感。曾经沐浴的爱,曾经精神的抚慰和物质支助,近视到用100倍放大镜都看不到你的好。

立人设 —“圣母”和“悲情弱者

起初,一些人对28互换事件俩个母亲的定位:一个是“圣母”,一个是“悲情弱者”。


一个母亲,28年的恩重情深,变卖家产割肝救子,她是个普通母亲,她为母则刚,善良仁爱,她有喜怒哀乐,也有财米油盐的烦恼。为了拯救养儿子的生命,倾家荡产,居无定所。某些人为了满足私利的膨胀心,便于打压攻击这个善良妈妈,将其设定为“圣母”。


另一个母亲步入老年,身患癌症,女儿残疾,家穷又逢遇连天雨,28年错换的儿子即将离世,砸锅卖铁也要救病儿,是悲情弱者的人设。通过编排“悲情”故事博取同情,干着牟利的事。

儿子患病不仅没有砸锅卖铁,而且成为28互换官司侵权案的受益者。给养儿子办的假出生证假准生证,即使强者都未必这么神通。后来的事实证明,“悲情弱者”是多金多房的实力派,也是当地的“小能人”

维持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自我克制,人设与本性发生背离,人设就会翻车。自认为很精明,其实结局很惨!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