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简史,海纳百川,数千年的民族融合,终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汉族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至2021年,汉族人口为12.8631亿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族的形成与发展是数千年以来多民族融合的结果。

汉族的主体前身为华夏族。

在远古“华”就是“夏”,“夏”就是“华”,二者同音同义,相互通用。大约从《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就已开始把“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即“夏”。

“华夏”一词究竟为何意?

“夏”字本义为雄武之中国(中原)人,这从其甲骨文及金文字形都可以看出。

而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则更赋予“华夏”一词深刻含义:“中国(中原)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即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此为内在之美;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此为外在之美。

“夏”字演变

依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可以基本推测出华夏族的远古先民大体生活在中原地区,而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华夏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至于中原地区之含义,也应时代变迁而改变,在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

众所周知,华夏人文始祖是黄帝。

当然,依然众所周知,黄帝属于传说中的人物,继黄帝后,又有尧、舜、禹等传说人物,之后,又出现了渐近信史的夏商周三个王朝。

很奇怪,无论尧舜禹,无论夏商周,竟然都是黄帝的后代。

而据记载可见,舜出自东夷,禹出自羌、戎,商也是出自东夷,周人则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之后的楚人祖先祖先祝融也是黄帝的后代,其实楚人和炎帝、蚩尤、刑天等出自苗黎。

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集团,生活区域差别也很大,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

历史与传说存在着诸多矛盾,黄帝为什么可以成为各族共同的先祖?

最大的可能是——黄帝是创造出来的。

当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同一个族体时,追溯并创造一个各民族所共同的始祖——“种族的偶像”很有必要。

黄帝像

而“华夏”一词发端并形成于周朝,更准确点说,应当形成于春秋时代。而华夏民族的形成,应当是在春秋战国之际。

西周立国之前,常自称“有夏”,“有”为助词,是词头。

诸如《尚书·周书·君奭》有云: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再如《尚书·周书·立政》记载: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周人自称为夏,与夏朝并无关系。《左传》明确记载周人称自己与夏不是一个族类,称夏的后裔为“夷”。

而在《尚书·太甲上》中又有记载云:“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

有人认为此处“西邑夏”是夏朝,这是出于证明夏朝是信史的目的,而就现有证据而言,此处“西邑夏”更似是商朝人对西部小族周人的称呼,意为西土之人。

周人代商建立周王朝后,实行分封制,把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侯国也称作夏,即“诸夏”。

如《诗经·周颂·思文》云:“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处即称分封的诸侯为“时夏”。春秋时期,文献里对诸侯换了一种称呼,叫诸华。

这就是华夏族称的来历。

之后,又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泛指中原地区。

而自身出自西戎的周人东进中原后,自然成为天下的主人,成为“诸夏”之首。

为了区分贵贱尊卑,除了称中原地区“诸夏”为华夏以外,又将周围外族称之为西戎、南蛮、东夷、北狄。

华夏和四夷

而自华夏族诞生起,便极具包容性,先由血缘族群解体转向地缘族群,而自春秋以后华夷之辨更是基于文化差异或礼仪之别。

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

故此,“华夏”和“蛮夷”的主要区别为礼仪、风俗、服饰、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等文化层面的差异,而不再是依于血缘和地域。

诸如《孟子·滕文公上》云:“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此文中的陈良虽然是个楚蛮,但是通过学习“华文化”,变为了“华”。

又如楚国王族的先人,西周初受封于荆蛮之区,春秋初诸侯称他们为荆蛮;后来楚王争霸中原时,以维护华夏礼制自居,又被尊为华夏。

再如秦人的祖先本是东夷,后重兴起于渭水上游,与戎、狄杂处,春秋时期,诸侯一般把它看作西戎。而至战国,秦则与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

鉴于华夏文化的先进性,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大多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诸夏强国,战国七雄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进而南征百越,开拓西南。

此期“华夏”的族称仍然沿用,而中原人又多了一个称呼“秦人”。

秦朝国祚短暂,仅存在15年,但是其一统天下,又施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这对民族融合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华夏族”转称为“汉族”的关键时期则是汉朝。

两汉共存在405年,国祚久远,更兼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

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便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为西汉名将陈汤发出的汉人最强音。

西汉疆域

汉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若自220年曹丕代汉起,至589年隋灭陈终,整整370年。

这370年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

但这个时代也是民族大融合时代,更多的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起,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

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而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北方的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称“衣冠南渡”,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而正是此期,“汉人”之称得以流行。

西晋灭亡,“五胡”先后在中国北部先后建有十六国,成为统治民族。

而那些原称为“华夏”的西晋中原遗民依然行汉礼仪,服汉衣冠,渐渐被称少数民族统治者称为“汉人”。

而其后的结果则是,经过300多年的融合,北朝迎来了汉化的具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王朝,而在南朝中的南方大多数民族也与汉人融合。

唐朝时期,国人改称“唐人”,此期则是汉人对前期民族大融合的消化期。

如高仙芝、王思礼是高句丽人,尉迟恭、屈突通是鲜卑人,李思摩、哥舒翰是突厥人,李光弼则是契丹人。

东晋十六国时期

唐朝结束,历史进入宋元时期,这是另一个较为显著的民族融合期。

两宋共319年,其中北宋主要与契丹族的辽国对峙,南宋则与女真族的金国对峙。

对峙的结果是辽金契丹女真两族先后被汉化。

但是因三百多年的分隔繁衍,辽金两代的华北人民和南宋统治区的华南人民隔阂较深,分别称对方为“汉儿”和“南蛮”。

元朝建立后,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第一等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享有各种特权。

第二等为色目人。多西域人,部分契丹人被划入色目人。

第三等汉人,概指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

第四等南人,概指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

而元朝后期又把“南人”并入“汉人”。

“四等人”的划分既是元朝统治者对五代宋辽金时期族群融合成果的一种承认,同时也为明朝将“汉人”和“南人”融合为一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宋金对峙

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明朝是汉民族的复兴期,此期“汉人”和“南人”最终融为一体。

为了恢复华夏传统,明太祖朱元璋还"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人”“汉人”“华人”等称呼均见于《明实录》,成为官方对明朝主体族群的称呼。

清朝建立后,将国民主要区分为“满人”和“汉人”。

与汉人相比,满人有诸多特权,诸如“满人”在朝堂里做官要向君王称“奴才”,以示亲近,而“汉人”在朝堂里做官要向君王称“臣子”或者是“外臣”。

而至乾隆十七年,皇帝在接见盛京笔帖式永泰和五达二人时,发现他们“清语生疏”竟然已经到了“不能奏对”的水平。此期,几乎所有的满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再使用满语。同治以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重要应用,连公文也被汉文所取代。

虽然历代清朝统治者严加防范,但汉人与满人最终还是实现了融合。

而“汉族”之名则得自于近代,约19世纪20年代,“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明代女装汉服

举报
评论 0